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结构突变模型检验,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是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决定因素。在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过程中,宽松的货币政策起到的只是推动作用。因此,要杜绝地方政府债务的盲目扩张,最根本的出路还是要进行财政分配体制、官员考核机制等长效机制的建设,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经历了一个从从紧到宽松的突变。但目前的货币政策不但无法解决危机之前就已逐步暴露出来的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反而使问题更加恶化。笔者试图从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存在问题入手,综合分析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提出短中长期相结合的货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经历了一个从从紧到宽松的突变。但目前的货币政策不但无法解决危机之前就已逐步暴露出来的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反而使问题更加恶化。笔者试图从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存在问题入手,综合分析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提出短中长期相结合的货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韩阳 《云南金融》2011,(9X):68-68
货币政策对于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是十分重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也具有决定性作用。首先概述了相关理论,接着分析并介绍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运作及特点,然后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列了我国货币政策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货币政策对于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是十分重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也具有决定性作用。首先概述了相关理论,接着分析并介绍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运作及特点,然后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列了我国货币政策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在反通货紧缩中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不够理想 ,主要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问题。在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央银行和各经济主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以及金融市场和相关政策因素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从而对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提出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甘肃金融》2001,(2):46-49
伴随着我国经济整体市场化程度的加深,通过货币政策手段调节经济运行以实现国家的经济发展意图成为经常性的经济行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而受到普遍关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作为货币政策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当前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的是中央银行的政策引起经济过程中各中介变量的反应,进而影响实际经济变量的方式和途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信贷渠道为主.本文通过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验证了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渠道的信贷渠道具有地区差异性.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地区差异性的根源在于我国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标准,提出推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有效抑制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惟一的,股票市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就具有其独特的规律.在不与银行信贷的创造机制相连的前提下,信贷资金和股市资金的沟通是合理的.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与信贷市场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并没有为货币政策传导创造更加有效的机制基础,股票市场还不能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渠道.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所产生的影响正在一步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10.
贺璟 《中国外资》2013,(18):72-72,74
在我国经济政策中,货币政策一种扮演者无可替代的角色,是我国对经济展开宏观调控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它的作用非对称性特征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识别与检验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与惰性,对加强我国货币政策机制的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简述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规则性的基础上,已线性指数损失函数为依托,并增加通胀与产出缺口两项指数项参数,基本构建了一种货币政策的反应模型,并对这一模型参数进行了约束,进而对货币政策的惰性行为以及非线性规则性进行识别,以期对货币政策的有效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经济政策中,货币政策一种扮演者无可替代的角色,是我国对经济展开宏观调控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它的作用非对称性特征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识别与检验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与惰性,对加强我国货币政策机制的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简述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规则性的基础上,已线性指数损失函数为依托,并增加通胀与产出缺口两项指数项参数,基本构建了一种货币政策的反应模型,并对这一模型参数进行了约束,进而对货币政策的惰性行为以及非线性规则性进行识别,以期对货币政策的有效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以来的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国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通过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两次金融危机期间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影响,但长期来看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对产出的刺激作用逐渐减弱,效果有限。利率变量短期内会加剧通胀压力,长期对CPI的影响则不确定。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应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时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以此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促进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区域间经济和金融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统一的货币政策在各地区的执行效果中产生了地区差别。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地区差别,是造成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地区差别的根本原因。要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需要着力加强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操作工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革与完善是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必要保证。本文介绍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操作工具 ,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操作工具的发展与现状 ,深入分析了其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积累的矛盾和风险逐步凸显,经济明显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特征,货币政策操作开始由数量型工具转向价格型工具,定向微调控、区域刺激或将成为货币政策实施的常态.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利率传导机制逐渐受到我国学术界和决策部门的高度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利率传导的机制与效应,完善适合我国的利率传导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出现的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货币政策尚未达到其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减弱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因此,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措施应该从消除制度性障碍入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1994年01月至2012年10月间的月度数据,研究了我国IPO数量和融资量的动态变化路径,发现我国IPO时间序列具有明显的结构转变特征。本文结合结构突变的内生和外生检验方法,采用修正的ICSS算法给出IPO时间序列可能存在的结构突变点,建立变量的自回归模型,对可能的结构突变点逐一进行Chow断点检验,获得了我国IPO数量和融资量的结构转变点;分析结构转变点附近的经济事件,给出触发IPO变量发生结构突变的原因,发现大部分突变的时点与一些重大经济事件相对应,这反映出中国IPO市场的不稳定性及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至1996年,我国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比较明显,1996年经济“软着陆”之后,特别是1998-2002年,货币政策效应却呈现弱化趋势。对此,学多从我国货币政策的决策机制不科学、货币政策工具效力不强、金融市场不完善以及金融中介不健全等金融层面寻找根源。但经济决定金融,应从实体经济方面探寻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弱化的根本原因。系统地分析近年来实体经济变化对货币政策效应的约束机理,廓清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对于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是研究货币政策及其工具如何通过各种金融变量对实质经济产生作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出现了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商业银行惜贷、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介绍了西方经典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作了实证分析,从而弄清梗塞货币传导的体制性和制度性障碍,为进一步深化经济金融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时代金融》2019,(3):2-5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环境明显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呼唤真正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要求,必然促使货币政策功能的转换;增长动力机制转换的客观要求,必然促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凸显,要求将金融稳定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货币政策体系重构主要在于优化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体系,继续创新和优化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优化中介指标体系、重塑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当然,重构我国货币政策体系不应囿于货币政策自身建设,必须推进相应的配套措施,而根本举措在于继续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