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社会融资规模为研究对象,运用1990~2014年经济金融数据,从总量与结构两个层面,对常德市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在总量、增速与相关性方面紧密联系且具有明显的趋同性;同时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融资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持久,区域经济增长只在短期内带动社会融资规模的扩张;而金融深化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区域经济增长。应从健全金融组织体系、改善社会融资结构及加强融资风险监管等方面着手,全面促进社会融资规模、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总量指标,研究和探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潍坊市社会融资规模为切入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利用门限效应分析进一步证实,当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契合时对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力才能达到最优。最后对如何促进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健康发展,优化社会融资规模结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是指实体经济在一定时期、某一地区从金融体系中获得的资金总额,直接反映当地金融系统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与配置资金的能力,其已成为区域经济分析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梳理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的相关实证研究文献,分析甘肃省社会融资规模、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并采用2012-2020年甘肃省季度经济金融数据,以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结构调整与实体经济的内在关系。最后,基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角度,提出金融支持甘肃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金融指标及金融工具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反映实体经济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而实体经济发展也会促进金融的创新和发展。以我国新的金融环境和经济形势为背景,打破传统的M21和新增人民币贷款等传统指标的束缚,通过构建"社会融资规模产出率"指标,研究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联动性,提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式以及如何保持合理性的新举措,使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5.
由于地区融资结构差异、区域经济特点不同,因此研究和探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为切入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阀值检验验证了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可适性不足,并对如何促进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健康发展,优化社会融资规模结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由于地区融资结构差异、区域经济特点不同,因此研究和探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为切入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阀值检验验证了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可适性不足,并对如何促进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健康发展,优化社会融资规模结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1年以来,"社会融资规模"这一指标迅速成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监测变量。然而,在运用规模指标与区域经济指标相互印证过程中,常常遇到不能计算增速、流量数据与存量数据不匹配等问题。本文利用全国和江西省公布的社会融资规模历史数据,全面估算并补充完整了20022014年月度社会融资余额及增长速度,并综合运用余额与规模数据对江西近年来的金融经济现象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得出了几点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8.
研究社会融资规模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了解地区经济金融结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在测算2010-2013年乌海市社会融资规模数据的基础上,考察乌海市经济与金融的关系,探讨了该地区融资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支持乌海市实体经济发展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状况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2~2013年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并运用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了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正向协整关系,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对实体经济增长都有影响,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共同变化是实体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变化分别是实体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利率市场化及社会有效融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安徽省、湖南省、河南省、湖北省、山西省、江西省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综合考察金融规模、银行集中度、直接融资占比等控制变量对中部各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考虑到变量的内生性和经济的动态性,采用平稳性检验和面板数据模型方法,估计区域金融相关控制变量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通过考察当前省区金融规模、银行集中度、直接融资比例、出口和投资拉动效应等因素,揭示中部六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得到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王重阳 《时代金融》2013,(18):334-336
本文采用内生增长理论模型,选取融资规模和和外部融资依赖度两个指标,通过构建VAR及VECM模型来实证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融资规模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外部融资依赖度对经济发展短期内有较大抑制作用,长期内抑制作用则不明显;长期来看,融资规模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远远大于外部融资依赖度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2.
存贷比和社会融资规模都是衡量金融要素投入的重要指标,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金融产品持续创新,传统的存贷比指标很可能无法全面反映金融支持地方经济的力度,社会融资规模或将成为主要的金融考察依据。本文基于湖南省实际,对存贷比和社会融资规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以存贷比指标衡量区域经济金融发展存在明显短板,多种融资渠道对贷款的替代效应明显,贷款真实需求不足、金融政策导向等因素易导致存贷比信息失真。第二,社会融资规模具有取代存贷比指标的多重优势。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重要参考指标,能多角度、全方位反映各类融资支持实体经济的情况,与经济的相关性更高,能前瞻性地反映经济发展变化,对宏观调控政策有一定指示作用。鉴于此,本文建议地方政府应用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多角度、更全面地掌握地区金融发展状况,切实推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13.
使用2006~2014年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宏观季度数据,本文考察了浙江省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与现有文章不同,我们采用带有控制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从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以及结构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我们的结论显示,浙江省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但仅仅依靠的是金融规模的扩张,而与效率以及结构无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江西省1978~2011年的数据,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江西省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江西省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库兹涅茨倒U型关系,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而金融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结合金融发展理论,扩展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山西、内蒙古等五省区1991—2011年面板数据,建立资源型地区地方社会融资规模的面板模型,进行动态预测。研究认为:资源型地区滞后一期实体经济增长对本期地方社会融资规模具有决定性作用,各省份自发性地方社会融资规模存在显著差异;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期实体经济加速下行,地方社会融资规模偏小,实际利差扩大;美国次贷危机时期实体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地方融资规模扩大,实际利差缩小;"十二五"时期,山西、陕西的地方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将快速增长,内蒙古、河南、河北地方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可能继续偏低,其与实体经济增长不匹配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现状出发,以黑龙江省为研究代表,选择因子分析方法,筛选出评价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的六个指标。运用1999—2012年黑龙江省13个地市的面板数据,选择截面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证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研究得出,保险业经济深度指标对经济发展影响最大,资本形成总额占储蓄总额指标次之。最后提出应从扩大金融规模、提高金融效率和优化金融结构三个方面,促进中国金融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睿 《海南金融》2006,(3):54-56
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方法,浅析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机理,并对京、津、沪、渝四地金融和经济发展有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的正相关关系,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差异的成因。提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区域其金融业发展应予区别对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企业杠杆率过高已成为威胁我国经济稳健和金融稳定的隐含风险,需要运用金融逆周期调节措施降低其造成的金融不稳定性.论文基于明斯基金融不稳定理论对我国企业杠杆率及融资类型进行实证研究,使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逆周期调节压力指数,并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格兰杰检验等方法对我国31个省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当前企业融资类型与明斯基金融不稳定理论中的投机融资和庞氏融资具有较大相似性;我国企业杠杆率的上升加剧了金融的不稳定性,且金融不稳定的加剧及企业杠杆率的上升对GDP长期增长存在负向影响;但是,适度的金融逆周期调节可以有效控制企业杠杆率过快增长但并不对GDP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应适当出台政策防范企业从对冲融资向投机融资乃至庞氏融资转变,抑制金融不稳定因素增长和企业杠杆增长过快对经济增长的长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1978—2006年河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对河北省的金融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河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有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进而以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为基础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定量分析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大小,最后回归出具体影响程度。据此认为河北省应该加快金融发展,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以此来促进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首先,从内蒙古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角度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的金融体系。其次,本文建立了内蒙古的GDP与信贷投入和证券市场融资的回归模型,利用模型分析了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利用Eric C.W ang提出的两部门生产函数模型和1985年以来的样本数据,分析了内蒙古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本文结合内蒙古自治区金融体系的特点,从金融支持内蒙古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