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服务业各行业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静 《北方经济》2009,(18):34-35
本文选取1997—2005年我国服务业各行业经济增长的数据以及同时期服务业各行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在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和服务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现状的描述分析基础之上,对我国服务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和服务业各相关行业生产总值进行回归。结论是,服务业主要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对社会服务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逐步与世界接轨,外商对华直接投资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外商直接投资是否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发展是否吸引了更多的外资,二者究竟是何关系?文章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并根据1985-2006年外商直接投资(FDI)与中国GDP的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是引起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而中国经济增长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也有显著的影响。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利用外资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结合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状况,采用定量分析法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论证;然后,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采用定性分析法进一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最终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分析了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接着在上海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资总量、结构变化、进入模式的现状上,较为深入地分析优势和问题,最后为上海服务业更好吸引外资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1981~2004年外商直接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分别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人力资本及国内投资的相互作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FDI通过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有力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FDI对提升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的作用不明显;FDI对国内投资存在挤出效应。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最后分析了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净效应并得出了相关结论及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青岛市1990-2009年的相关数据,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青岛市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青岛市服务业FDI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青岛市服务业FDI能够促进青岛市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流入服务领域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明显增加,服务业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逐渐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主流,在这样一种国际形势下.中国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考虑到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研究不同地区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中国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因此,南京作为中国的第二梯度的城市。研究其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东道国技术进步有着重要影响,进而,并影响着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本文拟利用1988-2006年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将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状况在不同时间段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通过建立技术进步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分析模型,分析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区的溢出效应以及对中国技术进步的作用,从而为囡时制宜、因地制宜地正确制定外商投资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宋淑艳 《辽宁经济》2014,(11):27-29
作为东北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体,外商直接投资缓解了辽宁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本短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促进了辽宁经济的增长。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选取1990-2012年辽宁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宏观经济的数据,运用stata软件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辽宁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辽宁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双对数计量经济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利用1986-2005年时间序列数据对内蒙古经济增长有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蒙古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外商投资的质量、增强FDI效应的对策建议,以使外商直接投资更好地为内蒙古经济增长服务。  相似文献   

11.
我国港口投融资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晨 《港口经济》2003,(4):19-20
一、我国港口投融资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国有近1500个港口,对外开放的港口达130个,每年接纳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0多艘船舶,基本上形成了大中小配套、通用性和专业化兼备的港口体系。这些港口的建设资金,从投资来源上讲,主要是国家、省、市财政投资和企业自有资金的投入。它有力地保证了港口设施建设,促进了港口的发展,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单纯依靠国家财力和企业自有资金来从事港口建设,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尽管国家对港口建设的投资力度在不断加大———1995年投资68亿元,2000年81…  相似文献   

12.
刘璐  瞿科 《特区经济》2004,(12):162-163
一、什么信息在上网为了提高商品房交易信息的透明度,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方便房地产登记,2004年3月2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转了《上海市商品房销售合同网上备案和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上海市新建商品房的销售(包括预售和现售)均应按《办法》规定进行合同网上备案和  相似文献   

13.
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是一国在全球价值链可分解的技术条件下,有效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中的新型国际分工方式,也是产品内部分工和服务贸易出口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近年来我国对承接服务外包的外汇管理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强化.基于此,本文对服务外包的内涵、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业的特点及服务外包发展所面临的外汇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外汇管理政策如何更有效地促进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企业员工信息的系统组织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组织是一种适应信息社会生产要求的新型组织模式 ,本文在分析科层组织存在的问题以及IT对组织变革的技术与环境支持基础上 ,提出了网络组织的基本概念、内容框架。  相似文献   

15.
张黎  温超  姚飞 《科技和产业》2020,20(10):143-148
签派放行工作作为航空公司运行管理的中枢,其安全水平对航空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运用DEMATEL-ISM法对签派放行中人为因素影响进行建模分析。首先,基于已有研究并与专家讨论构建签派放行中人为因素体系。接着求出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划分因素体系层次结构。最后提出改进建议。结果表明规章管理制度与教育培训为本质致因因素,且与企业理念同为关键因素,在因素体系中既与其他因素较为密切的联系且影响着其他因素,又有较高的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16.
洪爱梅 《科技和产业》2013,(11):179-181
采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到反映城市经济水平的指标为城市综合得分,以反映港口经济水平的指标为全港货物吞吐量和城市综合得分两个指标研究连云港市港口与城市经济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连云港的港口经济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城市经济的发展对港口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钱烨  陆林  朱付彪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9):8-12
文章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重要性一绩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例,从创意、文化、科技、建筑、服务和基础设施感知价值等六大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上海世博会游客感知价值的基本状况,结合专家打分法获取感知价值权重,并对游客的感知价值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感知价值和服务感知价值的权重较高,但是其服务感知和文化感知价值综合评分较低;创意感知、基础设施感知以及科技感知价值综合评分较高。采用IPA方法分析认为上海会展旅游在进一步提升质量以及提高游客感知价值和游客满意度的过程中,应深度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SWOT分析是组织竞争力分析的重要方法,文章利用SWOT模型分析了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机会、优势、劣势和威胁,以期为图书馆创新服务内容、转变服务方式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粮食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首要基础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对保障国内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法在维护市场秩序、克服市场失灵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指出应当从经济法维度对粮食市场运行加以规制。应当加快制定粮食安全综合性立法、健全法律政策体系、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和健全粮食市场供销体系,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0.
张体魄 《华东经济管理》2013,27(2):149-152,171
就业歧视是劳动力市场亟待解决的世界难题。文章基于就业歧视定义范式、认定规则、系统成因、影响层次、治理机制等,从分层发展角度系统梳理近年来我国就业歧视的研究成果,透视其研究转型的本土化、规范化与综合化困境,指出只有创建特色研究方法、构建横向理论结构、解决纵深关键问题,才能建立中国特色就业歧视经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