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李士虎 《经济》2013,(10):146-147
今年是"汪辜会谈"20周年,两岸关系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自"汪辜会谈"以来,两岸在经贸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但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发展越深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越多。如何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经贸往来,厚植共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为了深入剖析两岸经贸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近日《经济》记者独家专访了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殷存毅。《经济》:作为民间团体,海协会和海基会在两岸经贸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  相似文献   

2.
促进两岸交流和合作,迫切需要两岸智库之间进一步深化交流、加强合作。本文通过分析大陆智库发展的现状以及两岸智库交流合作的状况,针对提升两岸智库交流、合作的水平提出对策建议。主要是:民间智库要在两岸智库交流合作方面继续先行先试,两岸智库要勇于直面两岸敏感性的议题,两岸智库面对全球化竞争应携手共创未来,同时要协力构建两岸智库交流、合作的大平台。  相似文献   

3.
章海源 《经济月刊》2014,(1):102-103
两岸经贸合作伴随着两岸关系曲折前行,由小到大。特别是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发生积极变化,按照“先经后政、先易后难”的思路,全面推动两岸经济合作,两岸经贸交流日趋密切。尤其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及后续协议的签署和实施,使两岸经贸关系逐渐步入正常化、制度化和机制化轨道,两岸经贸合作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4.
《发展研究》2011,(12):123-123
为了配合国务院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加强对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与交流,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台湾中国经济企业研究所协办的《海峡经济》于2009年元月正式公开出版发行。目前杂志与台湾《旺报》合作交换版面,同时成功进入台湾岛内发行。 《海峡经济》将充分发挥福建对台优势,立足福建,着眼全国和全世界,着重开展两岸经济比较研究,展示两岸合作交流的新趋势、新成果、新经验,扩大海西在台港澳同胞及东南亚与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闽籍华侨华人中的影响,为两岸经贸往来提供交流平台,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应有贡献。欢迎各研究机构、大专院校、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志于研究两岸经济的人士涌跃投稿。  相似文献   

5.
2010年海峡两岸签订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有力地推动了两岸的经贸交流与合作,2014年福建省申报自贸区,拟加强福建对台投资、金融等方面的合作.这些都为两岸银行业交流合作创造了机会,但由于两岸跨地区跨法域的特殊法律地位,福建省需在银行业跨境监管、跨境投资争端解决机制、跨境司法协助体系等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以保障ECFA的顺利实施和自贸区的成功申报.  相似文献   

6.
李士虎 《经济月刊》2013,(10):146-147
今年是“汪辜会谈”20周年,两岸关系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自“汪辜会谈”以来,两岸在经贸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但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发展越深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越多。如何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经贸往来,厚植共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为了深入剖析两岸经贸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近日《经济》记者独家专访了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殷存毅。  相似文献   

7.
李士虎 《经济》2013,(7):141-143
2010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ECFA)的签订促进了两岸金融界更为密切频繁地交流;"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无疑为两岸金融业交流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如何借助两岸金融机构的不同优势和经验,共同建立起涵盖两岸金融中心、财富管理中心、公私募基金交易、金融人才培训及多种金融资产配置与交易等金融服  相似文献   

8.
李莹 《时代经贸》2011,(21):13-33
在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形势下,为搭建两岸企业交流合作平台,抓住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实施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动京台经贸合作与交流,实现互利共赢,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台北世界贸易中心主在两岸大交流、  相似文献   

9.
在两岸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背景下,在分析两岸经贸争端现状的基础上,以比较借鉴WTO与NAFTA争端解决机制为研究视角,详细探讨了在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两岸争端解决机制的模式选择与基本框架,提出两岸应建立“多元化”争端解决机制、采用“协商——专家组或仲裁”的模式等着干建议,以期促进两岸的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崔博 《经济月刊》2013,(9):154-155
2013年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台北分行签订《关于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下称《协议》)。随着《协议》及两岸相关具体业务的逐步展开,台湾已出现一股人民币理财热。现在,《协议》已签署逾半年,《经济》记者就半年来《协议》的执行情况、效果及未来发展采访了著名台湾问题专家王建民。他表示,《协议》执行情况良好,货币清算机制的稳定运转与台湾逐步开放的人民币业务,给两岸经济锦上添花,从半年的执行效果来看,犹如一针强心剂,令双方收获颇丰。他还表示,台湾有望成为下一个人民币理财中心。两岸金融业的深化合作,为两岸经济交流开启了新的篇章。台湾出现人民币理财热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海峡两岸互相投资取得长足发展。《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构架协议》的签署给海峡两岸贸易和投资带来巨大影响,为两岸的经贸往来加深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促进两岸的进一步合作,应实施好两岸投资保护协议、积极改善投资的法律环境、利用好开放的投资领域、促进投资互动、协调分工和布局、加强两岸经济团体及机构的交流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经济》2013,(7):38-39
构筑全新海峡经济平台彰显两岸风云榜样力量论坛背景: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经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密切人民往来,融洽同胞感情。促进平等协商,加强制度建设。近年来,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扩大、深化,《海鲜两  相似文献   

13.
正《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重要组成部分。协议的签署极大地丰富与完善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内容,标志着两岸经济大合作的持续深化和提升,两岸贸易自由化、贸易投资便利化取得了新进展。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顺利实施将为两岸经济合作创造新契机、拓展新空间。  相似文献   

14.
樊星宇 《经济论坛》2014,(8):149-155
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不断发展,《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后续协议《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等文件的相继出台,两岸产业合作进入调整转型的新时期。如何在两岸产业合作双向性发展的新背景下进一步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等关键领域的合作空间及合作深度,是现阶段两岸需认真思考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5.
两岸自经济交流以来,经济合作得到很大发展,但两岸金融合作几乎没有展开,原因是金融是高度敏感行业。今后两岸金融合作方面临很多障碍,既有政治方面的,也有经济方面的,更有技术层面的障碍。两岸金融合作的情景是乐观的,因为两岸经济发展需要金融合作,经济的推动力不是政治力量可以阻挡的,未来两岸金融合作将采取多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两岸贸易竞争与互补关系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莹 《经济师》2007,(2):35-36
近年来,两岸贸易发展迅速,投资及经贸交流已成为拉动两岸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入世为两岸经济合作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动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两岸经济合作的加强,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伴随着全球化的产业转移等国际经济新变化,两岸贸易合作在不断深化的同时,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形势也日益显现出来。文章通过对两岸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的分析得出结论:在两岸经济中,互补性要远大于竞争性,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双方应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邓心安 《经济地理》1994,14(4):30-34
1 农业合作与交流现状 两岸农业合作与交流,广义上应包括经贸交流、文化交流、信息(资讯)交流、科技交流等。本文重点分析以经贸为主的农业合作与交流现状。随着大陆一系列为争取缓和两岸对峙关系的政策和方针的推出,台湾方面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也先后作了响应,有限度地采取了一些有力于两岸关系发展的举措。由于民间交往的推动,在九十年代,两岸关系缓和的进程明显加快。两岸互动的结果,初步打破的两岸人民长期隔绝的局面。双方农业方面在人员往来、经贸  相似文献   

18.
自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及实施以来,两岸经济关系逐渐步入正常化、制度化和机制化轨道。2012年8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又先后签署了《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海峡两岸海关合作协议》,以及《海峡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加快了两岸贸易及  相似文献   

19.
两岸自经济交流以来,经济合作得到很大发展,但两岸金融合作几乎没有展开,原因是金融是高度敏感行业.今后两岸金融合作面临很多障碍,既有政治方面的,也有经济方面的,更有技术层面的障碍.两岸金融合作的情景是乐观的,因为两岸经济发展需要金融合作,经济的推动力不是政治力量可以阻挡的.未来两岸金融合作将采取多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海峡两岸农业产业对接的现状与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小文 《经济师》2010,(4):55-58
当前,海峡两岸农业的交流与合作已成为两岸经济合作中最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虽然,两岸农业对接已经取得了许多令人可喜的成果,但是由于政治因素、政策保护、流通不便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障碍的影响,使得两岸农业难以实现更深层次的合作与发展。因此,需要从构建农业合作平台、合作机制,开展信息交流,改善投资环境以及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等方面来探索实现两岸农业更全面对接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