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政府诚信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政府诚信建设面临诚信观念淡薄、意识不强和公众对政府信任度下降及政府职能转变仍未到位的困境。要解决这些问题需建立健全政府政务公开与沟通制度、政府责任行政制度、政府法治制度、政府权力有限制度及实行诚信的舆论宣传、教育制度化等。  相似文献   

2.
行政民主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公共行政改革的潮流,也是我国行政改革和行政法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行政民主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制度化建设不高。在法治视野下,从程序法制建设、政务公开制度、行政参与制度、权力制约监督制度、政府责任机制建设等五个方面加强行政民主化的制度建设对于推动我国行政民主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燕 《中国科技投资》2012,(27):115+122
随着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各国建设民主和法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己经成为当今世界性的趋势。目前,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还未建立起规范的系统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本文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借鉴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依托中国当今社会基础,为建构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提出对策,试图把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网络问责是行政问责制度与网络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为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渠道。当前,我国网络问责制度仍面临着一些困境,造成网络民意的局限性,政府缺乏对网络的制度化约束,管制多于引导,一些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程度不够,更新缓慢,徒有虚名。要确保网络问责的良性运行,首先要提高网民的参与素质,加强责任意识;同时建立健全网络问责的法规制度;加强官民双向互动,实现网络问责与传统问责的无缝对接;完善政务公开制,把网络问责和政务公开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预算信息公开对政府善治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用法律制度建设来推进政府预算公开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做法。我国预算公开制度建设起步较晚,政府公开透明程度不高,先进国家预算公开法律体系构建的经验非常值得我国借鉴。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预算公开透明程度很高且具有不同代表性的新西兰、美国、俄罗斯三个国家预算公开制度的构建特点,以期对我国的预算公开制度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乡镇政府应当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和顺应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走公共型政府的道路,加强配套制度建设,改善乡镇政务环境,提高乡镇政务效率。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把政务公开作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制度保证,提出“深化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又提出“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完善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深入推行政务公开,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和殷切希望。实现阳光行政,以便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是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政务公开的关键性措施。近几年来,长沙血液中心工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按照上级工会和中纪委等部门下发的文件精神,结合单位实际,逐步推行站务公开制度,做到不断提高认识,找准切入点,抓住工作重点,处理协调好关系,在解决好难点问题上下工夫。使站务公开工作有序进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通过推行站务公开,加强了民主管理,职工参政议政,献计献策的氛围形成了,加强了党风的廉政建设和职工队伍作风建设。完善了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涉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国征信体系的建设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需要建立一个发达的征信市场,让市场化的征信机构起主导作用。政府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应体现在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推动政务信用信息的公开尤其是负面信息的公开,推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与信用信息共享,推动信息的应用,实现联合惩戒和推动完善信用法制体系等方面。市场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应体现在发展中国征信业市场、积极利用新技术条件发展新业态征信、推动征信机构加强自身信用建设、依法推进征信市场对外开放和加强征信业监管等方面。在征信业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要高度重视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施行背景下,深圳市政府向吴君亮团队公开了本级政府2008年部门预算,并由此拉开了我国政府向公众公开财政预算的序幕。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向公民公开预算刚开始起步,距离建立一个成熟的预算公开制度还存在政府官员和公众信息公开意识薄弱、政府对信息的垄断以及公开的预算如同"天书"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文化建设、使公开预算内容"平民化"、在人大常委会下设预算委员会以强化人大预算监督以及推进财政电子政务发展等策略,加强制度建设,突破现实公共预算信息公开中的瓶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10.
推行政务公开、实施透明行政,既是当代行政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政府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公共信息公开框架结构,必须树立正确的行政观念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行政公开制度化、法制化,明确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有诸多的有利条件和不足之处,并与贸易开放度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系。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需要从四个方面予以完善:创新政府管理制度,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中央在上海设立一个特派机构,代表中央政府统筹协调各直属机关在上海的行为;加速"中国电子口岸"建设,推进我国电子化政府建设,尽早实行政务公开;在上海试点建立"单一窗口"口岸通关模式,提高通关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行政诉讼法学基本理论,结合当前政府信息公开诉讼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探讨先进国家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并与我国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进行比较,对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运作规则进行了研究,以期引起一些争鸣,达到进一步推动我国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建立和完善政务公开评议制度,是有效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监督,提高工作效能的一项重要措施和保证。文章对人民银行政务公开评议制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做好政务公开评价的若干措施,认为应坚持评议内容"系统性",强化评议管理"约束性",突出评议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政府信息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实施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化的主要形式,是转换政府机制、提高政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促进政务公开的有力措施。我国政府信息化还处于发展期,还存在理论滞后、法制缺失等不足,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地去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政务信息失真、政府行为失范等现象已严重损害了我国政府的诚信形象,而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则使政府的失信行为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从而造成更恶劣的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政府应创新管理体制、政务公开方式和网络管理模式,加强新媒体管理,构建和谐网络环境,促进政府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6.
财政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但目前存在监督力量不足、重视政府内部监督而忽视社会公众监督、效果不够好的问题.而社会公众监督则具有力量大、容易发现问题、成本低、不被腐蚀的特点.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监督的作用,在财政制度建设中要建立完善政务公开、群众评议、听证、责任追究、新闻舆论监督等制度,构筑反腐倡廉的坚固防线.  相似文献   

17.
税务公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配套制度、公开形式、公开观念.社会效应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构建透明税务应以推行政务公开为前提.切实加强对税务公开的领导,增强公开意识,切实加强税务公开机制制度建设,改进税务公开的形式,真正构建透明税务.  相似文献   

18.
财政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但目前存在监督力量不足、重视政府内部监督而忽视社会公众监督、效果不够好的问题。而社会公众监督则具有力量大、容易发现问题、成本低、不被腐蚀的特点。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监督的作用,在财政制度建设中要建立完善政务公开、群众评议、听证、责任追究、新闻舆论监督等制度,构筑反腐倡廉的坚固防线。  相似文献   

19.
自2010年两会召开以来,财政透明度问题又一次被公众热议。由于我国的财政预算公开制度刚刚起步,因此面临着政府与民众公开意识薄弱、政府垄断信息以及政府预算过于笼统和非专业化等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国需要加强政府财政信息公开文化建设,实现财政预算公开内容的“平民化”,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形成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机制,从而最终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财政预算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20.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就政府自身这一层面,构建服务型政府,实现由传统"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这一历史性的转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实现途径:一是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有限政府";三是提高行政效率,建设"效能政府";四是推行政务公开,建设"阳光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