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21世纪的今天,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同样,从人与环境关系的高度来认识环境的发展与创造,也是近年来环境艺术学认识上的一大进步.本文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入手,对室内设计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今天,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同样,从人与环境关系的高度来认识环境的发展与创造,也是近年来环境艺术学认识上的一大进步。本文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入手,对室内设计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环境道德: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的提出人与赖以生存发展的那一部分环境要素,是一刻也不能分离的。然而,大多数人关心的是怎样向自然环境索取生存所需最大限度的资源,至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则甚为淡薄。直到20世纪50年代,当人类生存环境以灾难的形式,不断把人类能否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惊心动魄地摆到人们的面前时,人们才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对待生存环境的行为和态度。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类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产生和形成是由于人们在20世纪工业快速增长背景下,在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环境虚无主义等思想支配下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财…  相似文献   

4.
王英利  李田 《经济论坛》2002,(14):14-14,7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讨论的社会良性环境意识是人类社会对环境应该有的正确认识。一、环境意识、社会良性环境意识的概念。环境意识是人们对环境现象和环境行为能动的反映和认识。当代社会,物质生产飞速发展带来的人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人类社会不仅要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而且要建立社会良性的环境意识。社会良性环境意识是由人类群体构成的不同规模的社会单位在与环境的关系中建立起的具有合理层次结构的主动、科学、整体的认识和反映,是一种利于人类与环境协调共生与发展的社会整体观念。社…  相似文献   

5.
设计是人们建立起与外界关系的一种手段,而设计所创造出来的一切则是我们与外界建立联系的媒介。现代设计既要求有艺术欣赏价值,又要富有高科技含量,同时也是一些人类工程学、环境行为学、环境美学等新兴学科的综合性的学科。现代设计的主旨不仅仅是纯欣赏性艺术,而是一种创造使用价值和空间的实用艺术,因此在设计上必须满足使用上的基本要求,做到便利,舒适,安全,健康,设计上注重功能上的目的性和使用上的实用性,以满足人和人际活动所需的居住区环境。因此追求舒适、时尚、整体性和避免污染的绿色设计就成为居住区设计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6.
环境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和心理.不同的人因个体特征的不同,时同一个环境也有不同的感知.因此,园林造景除了满足城市的基本功能之外,还应该从人类的行为、心理角度出发,尽可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本文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对园林设计的影响,初步探索人对园林的需求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着一场“科技,绿色”革命,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已不仅满足于对物质与技术方面的改善,而是要求在保证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满足人们在精神层面的需求,对阳光、空气、建筑材料以及人际关系诸多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设计者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实践水平。深入研究人们的行为心理与环境的关系,扩展设计的科学文化内涵,把设计提高到更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人类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实现人的生活目标和人生价值的大美学工程。一个理想的生存环境,不仅应该在物质意义上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还应该在精神意义上使人得到伦理的和情感的满足。而人类精神文明在21世纪发展的趋势是:人与地球的关系,人与环境之间物质和精神的交换。这种趋势正对艺术实践构成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警觉的新兴艺术野生植物环境的迅速遭毁,以及都市生活每况愈下,激起了一股对环境问题警觉的新艺术浪潮。视觉艺术家、雕塑家、工艺美术家、音乐家和表演艺术家们首先站出来,呼唤公众对所处星球未来状况的忧患意识。这一行动…  相似文献   

9.
王建新  刘行星 《经济论坛》2011,(11):153-155
纵观古今环境伦理与环境立法,可以得出自然中心主义是环境立法的伦理基础的结论。法律是调整人与人之间行为关系的准则,它无权干涉自然,也无权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律能做的只是约束人类,尊重自然。  相似文献   

10.
我们都知道,在任何社会任何时期,人和环境的和谐共处都是一个基本问题,它体现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需.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带着一定的偏见去观察、解释客观世界,每个人所感受到的世界都是其中的局部而非全面.因此,延伸到设计领域,就要求我们的设计者,需要熟知在同一共性中的不同人的环境行为与心理,所产生出不同的需求.本论文将通过对室外景观当中的公共设施这一具体小点,来分析环境行为与心理对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鲁艳 《时代经贸》2006,(11Z):64-65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企业对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它所拥有的环境资源。随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自然资源的日益稀缺,要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呼声不断高涨。与此同时,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为了适应公众和社会的需求,企业也逐渐将环境信息的披露纳入报告体系。  相似文献   

12.
傅文伟 《经济地理》1994,14(1):79-81
论我国旅游开发与环境管理傅文伟(杭州大学旅游系)1旅游开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旅游是以资源和环境为基础,以人为主体而展开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和人们生活方式。发展旅游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资源,满足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需委。因此,认识旅游开发与环境的相互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是人类的柄息地。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源以及肥沃的土地等环境要素,都是人类生活和繁衍的必要条件;缺少了它们,人类就无法生存下去。环境是社会生产劳动的对象。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生产各种商品与劳务,以满足自身物质和文化生活上的种种要求。所以说,自然环境是人类经济发展的物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要树立现代环境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产生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它最终体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环境意识包括认识意识和参与意识,它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的哲学宗教、经济、道德、法律等各个领域。原始而朴素的环境意识很早就存在于人的天性之中,但现代环境意识则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日益崛起的环境保护运动而逐渐形成的。现代环境意识是现代科学知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综合,也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必然。现代环境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环境哲学意识。人类与自然环…  相似文献   

15.
城市环境和心理之间关系的思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逐步发展为一种生活态度。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城市的绿化,喜欢充满和谐的城市生活,城市环境通过暗示、感化、启示作用对人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所以,城市建设在环境心理方面的要求是:保证城市环境中安全性的心理需要;满足城市环境中社会交往的心理需求;完善城市环境中的领域划分;保护城市环境中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生产科技、社会经济和物质生活的发展,人们在寻求解决居住用房问题的同时,期望创造符合现代生活的物质功能和心理特性的居住环境,从安全、方便、卫生、舒适、美观等多个角度考虑,提高住宅其周围环境这个统一的居住环境的科学化、合理化和完善化的程度。住宅设计的目标是创造一个更加适于现代人生存完善化的程度。住宅设计的目标是创造一个更加适于现代人生存的完善的空间环境。其设计原则首先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引人与环境学交叉的诸多新学科理论的同时,着力开发对现代人心理、行为的分析与研究,科学地把握人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大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破坏,人们已尝到了环境恶化的苦果。21世纪,人类将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同样面临着生态与环境危机。清醒地认识我们现在的处境,并及早研究其对策,不仅是整个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1.人口众多给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据中国人口统计专家预测,下世纪中叶,将达到15—16亿高峰。同时我国还有650万贫困人…  相似文献   

18.
本文立足于地下空间环境与人的关系,以人对地下空间使用的三个方面:生理层次、行为心理层次与文化情感层次为基础,调查了武汉市地下商业环境.通过对资料调查、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的分析和总结,探讨如何通过具体的建筑设计来满足人们处于地下时的心理与行为需求.  相似文献   

19.
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在我们人类的生存空间中,基本上所有的人,他的至少2/3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环境是由人类创造的,与此同时,它也在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起居。所以,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都与环境设计质量的好坏息息相关。尤其是在当今的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人类在其所处的环境空间的质量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大。一个优质的空间环境,不仅需要有符合其自身需要的功能以外,还需要有一定的精神、文化和思想的元素在里面。这样,室内空间设计才能够使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续和进化,是设计者按照居住者或使用者的要求设计出来的,设计师运用其建筑美学原理并结合一些物质手段,创造出了符合人类各方面需求的环境空间。随着社交会的进步,许多新的设计理念和元素都被融入了室内设计,本文主要就几方面简单介绍现代办公用楼室内设计与其他科学之间的联系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夏青 《技术经济》2003,22(6):10-11
<正> 能源是指可以产生能量的物质资源,或者说是人类取得能量的来源。它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原动力,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起源于20世纪中后期的自然环境保护运动,是人们在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的辨证关系与联系的过程中,通过对经济增长、社会公正和环境稳定三个协同共生关系的不断认识、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