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国公司R&D投资,是指由跨国公司进行的、着眼于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产品开发和商业化整个过程的投资行为。为了充分利用不同国家在人才、科技实力以及科研基础设施上的相对优势,跨国公司凭借其在科研、管理、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构筑其研究、开发网络,从而使得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日益朝着国际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最近几年,跨国公司对我国R&D投资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本文在介绍跨国公司在我国R&D投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跨国公司对我国R&D投资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  相似文献   

2.
肖坤玲 《时代经贸》2007,(2Z):37-38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其全球战略意图,增强公司的全球竞争力,其R&D全球化趋势更为明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现实和潜在市场,稳健、快速的经济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投资和研发机构的设立。跨国公司R&D的全球化对中国的经济与科技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关于我国面对R&D全球化机遇和挑战的对策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为了适应更为激烈的全球竞争,跨国公司一改过去仅将R&D集中在母国或少数专业市场的做法,开始加大对外R&D的投资力度,在全球范围内组建自己的R8LD网络,出现了“R&D全球化”的倾向。本文论述了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主要特点及其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环境指标体系下,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市场环境、科技环境、基础环境和人才环境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评价,从而得出结论: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以知识利用为主,但是知识生产有增长的趋势:中国只有加大R&D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与政策环境,才能吸引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同时提高本国的R&D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合国内关于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理论研究,封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情况作了简要的介绍,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华从事R&D投资的内、外部动因,分析了其在行业及区域分布上的特点,并提出中国政府和高科技企业应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战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相比一般东道国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这就构成了其海外投资和全球竞争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全球技术创新步伐的加快,跨国公司R&D的国际化趋势增强,其全球R&D的管理方式不断完善,从而为跨国公司发挥技术优势营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由于R&D活动的经济外部性,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通过多种途径产生了一种使我国技术水平提升、R&D能力增强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无锡国家高新区跨国公司R&D机构进行问卷调研,并在考察跨国公司R&D机构基本情况、R&D主要特性的基础上,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80年代,跨国公司R&D的分散化开始突出。这种分数化已不再局限于发达国家之间的交叉投资,还扩展到发展中国家。本把R&D分散化的影响因素分为先决条件、内在动机和促进因素分别阐述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般测定R&D国际化的指标主要用企业的海外R&D机构的数量、占研发经费的比率,或从事R&D工作科技人员的数量等来衡量。据JBIC的年度“关于日本制造业企业海外事业开展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日本跨国公司海外设立的R&D机构比2000年增加了72.3%,其中在北美和EU15国增加了28.8%。而在发展中国家却增加了3倍,特别是在中国的R&D投资增加了4倍,在华R&D投资比率从2000年的7%扩大到18.4%。日本企业的海外R&D机构数量从1999年的472家,增加到2005年的509家。另一项日本经济产业省2005年进行的“海外事业活动基本调查概要”的数据显示,日本跨国公司海外研发经费的比率从1998年的2.3%上升到2004年的2.9%。上述日本跨国公司R&D的海外投资进程的变化,恰好与中国引进外资R&D机构的增幅呈现出一致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唐海燕  胡峰 《现代财经》2007,27(4):23-27
国际R&D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扩张极大地改变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R&D投资经营策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就是跨国公司国际R&D投资聚集化,即倾向于将其海外R&D机构的区位选择在与其相关的其他企业聚集的地方,形成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聚集经济。众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某一地区对国际R&D投资的吸引力,但是一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同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