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自古名山产名茶,武夷山作为天下名山,世界双遗产地,有世界同纬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茶树生长的最佳地理气候条件,茶园生态环境居全国之首,所产之茶,素负盛名,蜚声中外。武夷茶文  相似文献   

2.
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技艺高超,是制茶技艺里的巅峰,被列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工艺程序繁复,技艺高超,其劳动强度之大、费时之长,制约因素之多,也是其他茶类制作工艺少有的,它是武夷历代茶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清代曾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的梁章钜,曾发出"武夷焙法实甲天下"的感叹。当代著名茶叶专家陈椽也表示:"武夷岩茶的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世界最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3.
武夷岩茶是世界四大茶种之福建中小叶种的代表,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的鼻祖,也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夷岩茶具有悠久的历史、优异的品质、丰厚的文化内涵,其独具特色的"岩骨花香"之"岩韵"被称为乌龙茶中的珍品。2002年,武夷岩茶作为福建省第一个地理标志产品获得国家批准实施保护。  相似文献   

4.
茶武夷岩茶是乌龙茶中的明珠,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回味无穷。18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更有“百病之药”美誉。“武夷岩茶”是闽北崇安县武夷山岩上乌龙茶类的总称。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唐代民间就已将其作为馈赠佳品。宋、元时期则被列为“贡品”。元代时期更是在武夷山设立了“焙局”、“御茶园”。清康熙年间,开始远销西欧、北美和南洋诸国。当时,欧洲人曾把它作为中国茶叶的总称。武夷岩茶条形壮结、匀整,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叶底软亮,叶缘朱红,叶心淡绿带黄;兼有红茶的甘醇、绿茶的清香;茶性温和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泡饮时常用小壶小杯,因其香味浓郁,冲泡五六次后余韵犹存。武夷茶主要多随茶树产地、生态、形状或色香味特征取名。其中又以“大红袍”最为名贵。传说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举人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  相似文献   

5.
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物流指标体系对武夷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生态视角下武夷新区现代物流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总体框架和具体指标体系,以期对武夷新区物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2012年9月,香山被世界名山协会授予"世界名山"称号。至此,香山成为世界第24座、中国第5座世界名山。香山不仅是欣赏红叶的最佳旅游景点,而且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这里有元、明、清三朝帝王的离宫别苑,有文学名著《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故居,有享誉海内外的"孙中山纪念堂",还有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居住的"双清别墅"。2012年第24届主题为"盛世·红"的香山红叶文化节,引来了150多万国内外游客。  相似文献   

7.
山是大自然的一大恩赐。在飘雪的冬天,青山皆换了白色的新装——皑皑白雪的衬托之下,再庄严肃穆的名山大川也平添了几分妖娆,这时,连登山经历最多的驴友也要不由得惊叹几分。作为四季里最与众不同的季节,冬游名山,更值得用心赏析……  相似文献   

8.
思绪从眼眸的闭合之际开始绵延,我想象那是部时光机器,可来去自如,跨越千年。在武夷的怀抱中,我如踽踽而行的孤儿,难觅踪迹。而实际,武夷一直在那,怎样的比喻都难诉尽,这气息赏到最後竟是君子兰,大繁若简,清新扑鼻,丝丝入扣。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这样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相似文献   

9.
《东南置业》2009,(12):99-99
人生得意须尽欢!事业做到今天,若非终极高端的别墅,何以匹配阁下的身份? 如果这个别墅还在世界旅游度假胜地,在天赋山水间的养生别墅,无疑又兼具了永续投资、世代传承的价值。 ——武夷水庄·建墅心得  相似文献   

10.
《监督与选择》2004,(8):B024-B024
最古老的啤酒厂德国慕尼黑郊区弗赖辛的威亨斯蒂芬啤酒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啤酒厂。该厂自1040年获得酿造和贩卖啤酒的特权以来,至今生产从未中断。  相似文献   

11.
《东南置业》2009,(10):34-34
台湾省建筑开发公会联合会、台湾高雄县建筑开发商业同业公会等三十多位会员,在参观、考察完由福建省住宅产业协会评估推荐的泉州、福州等海西地区最具代表性地产项目之后,继续海西之旅,于2009年9月27日上午,抵达武夷山,考察武夷山市集旅游、养生、休闲、度假为—体的最具代表性旅游地产项目——武夷水庄。  相似文献   

12.
该标准是对原有的《武夷岩茶》国家标准进行补充和修订而成,已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自2006年12月1日起实施。标准修订主要变化内容为:取消了武夷岩茶原料产区的划分和茶树品种分类;增加了大红袍产品的等级划分;按照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和NY5244《无公害食品茶叶》等,修订和细化了卫生指标;取消了对保质期的限定;明确了标志标签必须标注的内容,修订后的标准内容和形式都更为科学、规范、适用,对进一步提升《武夷岩茶》的质量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百余家武夷山岩茶生产企业生产现状的实地调查,结合武夷岩茶初加工生产工艺,围绕武夷岩茶的标准化生产,探讨了如何在厂区环境、生产车间、生产设备、仓储条件等方面进行改造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武夷岩茶”、“武夷红茶”两个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保护以来,武夷山市质监局从标准、标样、地理标忐、QS、检验柃测、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武夷岩茶”是全省第一个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名物特产。从2002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武夷岩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至今,五年来,这块国字号“护身符”在“武夷山大红袍”茶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护航和助推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记者从3月14日召开的全省旅游市场工作会议上获悉,福建省将于今年上半年成立"大武夷旅游联盟",着力打造大武夷旅游区。按照初步设想,大武夷旅游区包含核心区、辐射区、延伸区。据了解,大武夷旅游区是以武夷山、泰宁为  相似文献   

17.
“武夷岩茶”是产于武夷山市武夷山岩上乌龙茶类的总称,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为了更好地保护岩茶这种特殊的风格,2002年国家质检总局开始对武夷岩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相似文献   

18.
鉴于独特的制作技艺、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民族认同,以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为代表的“中国乌龙茶制作技艺”,今年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传统手工类乃至茶类的首次申报,也是福建武夷山继1999年获得“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后,再次申报世界级遗产。  相似文献   

19.
南平,地灵人杰,物产丰富,在历史上曾享有“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之称。被誉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武夷山为南平市的旅游产业画上了浓墨重彩,武夷岩茶香飘万里……在这里,执着的闽北质监人致力以品牌和标准化为抓手,不断丰富和提升质监服务的内涵,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相似文献   

20.
图片新闻     
2006年国家旅游局启动5a级旅游景区试点工程。其评定标准包括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要达到60万人次以上.景区标识造型特色突出等多项标准。黄山是目前中国惟一一处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于一身的名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