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理人是企业运营的直接责任承担者,很多经理人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各类心身疾病相伴而来,严重影响了个人和企业的发展.重视经理人的心身健康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如何调理经理人的心身健康越采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首先介绍了我国经理人的健康状况.然后对比健康管理理论与中医"治未病"思想,提出运用中国传统的中医"治未病"思想来调理经理人心身健康问题,在阐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之后,最后谈到用中医"治未病"思想调理经理人心身健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社区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而在社区传播中医养生知识、大力宣传中医"治未病"的核心理念,达到发动和引导社区居民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增强患者遵医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方法对我院内科住院的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集体授课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在口服药物基础上,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然后给予问卷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变化。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增强,达到了患者从主观上配合治疗的目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身的健康维护能力,对其出院后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我国的养老及医疗保障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文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以及讲究"治未病"和养生的中医药健康,这两个维度的探讨入手,试图将这两者融合,提出一些解决我国目前养老保障困境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治未病"是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医"治未病"理论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新愈防复"三个方面的内容。褥疮防护是临床常见而棘手的护理问题。将中医"治未病"理论应用与褥疮的防护中,做到寓防于治,先安未受邪之地,慎防传变等基本思想贯穿于褥疮防护的全过程。经实践证明,"治未病"理论具有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以人为本、崇尚自然的精神,对于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及护理事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9,(10)
新生代农民工是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城市中生活,却又没有完全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在他们"市民化"的过程中,健康素养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文章以湖南省衡阳市区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样本,全面调查了"健康中国"时代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素养情况,分析了农民工健康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其健康素养的方式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黄杰 《江南论坛》2000,(6):32-33
一、优化组合生活要素,是健康养老的需要。 所谓生活要素,是指用于物质文化生活的消费资源。它包括物质领域的衣食、住、行、医等要素;也包括政治、社会、文化活动等精神生活要素。 客观地分析人的生活、生命过程,无一不在自觉或不自觉的组合生活要素。通过不断地组合生活要素,满足生命需要,进行生存活动,维系生命过程。可以说,古今中外,无一例外。所谓不自觉的组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表现为以缺失性动机支配下,以人的本能组合生活要素,满足生存需要。比如,饿了需要饮食,冷了需要加衣等等;而自觉地组合生活要素,则要对人的…  相似文献   

8.
张军红 《经济》2013,(5):143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日益更新,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不仅在饮食方面注重营养均衡,对保健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多。用"无限广阔的兆亿产业"来形容快速发展的健康产业,恰如其分。据统计,目前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特别是在发达国  相似文献   

9.
电子健康档案既属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也是推进医防融合的重要支撑,其实施效果对流动人口的健康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系统考察了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动态使用对流动人口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能够有效提高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从机制分析来看,健康素养是一个重要的解释路径,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可以提升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进而改善其健康水平。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动态使用至关重要,健康档案的动态使用能够提高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这一调节机制首先作用于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通过健康素养的提升最终改善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本文认为,政府部门应从提升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以社区为单位加强健康档案宣传和坚持档案建立与动态使用并重助力医防融合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中国流动人口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关于健康生活情趣课题的思考和探讨,不应仅仅居于政治的层面和不言自明的"重要性、危害性"之说,其中的审美意蕴不该忽略、人的价值意义内涵应该挖掘。日常生活情趣只有在审美的意义上,才是真正确证人的存在的活动,是真正属人的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情趣的审美维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评价,其难度和阻滞力显而易见。选择审美维度探讨健康生活情趣问题,旨在期盼将健康生活情趣实践,变成审美实践活动,依靠生命的自在自为,亲历美的陶冶,提升人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健康是人们一生都在追求的目标,运动可促进健康,而运动的关键就是:"自觉地参与,直至成为一种习惯".那如何才能使运动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呢?笔者通过对重庆市休闲体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利用好两者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广大群众都能参与运动,关注运动,乐于运动,使锻炼溶入到生活,让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变运动为时尚,用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武,来逐步改善和提高个人们生活质量,能早日实现"健康重庆"这一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众生活水平地不断提升,人们不良行为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出现逐渐增多的现象,导致肠道寄生虫病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肠道寄生虫病对广大民众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属于社会较为严重的健康隐患之一。因此,本文对健康教育在肠道寄生虫防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将相关参考依据提供给广大同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住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6例住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系统性健康教育。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试验组无论在心理应对、生活方式、遵医行为、康复训练及复发预防等方面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性健康教育对住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康复效果较佳,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及生理痛苦,改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8,(5)
健康素养是"个体获得处理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做出正确的健康相关决策的能力",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对赫哲族民众健康生活方式进行研究,剖析了赫哲族民众健康素养方面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赫哲族健康素养的政策建议和对策思考,为促进民族融合、推进健康中国进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工业城市——攀枝花的农村生活环境和居民健康状况。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攀枝花市盐边县3镇4乡,用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资料搜集法,调查302户农村家庭(共1656人)的居室环境、村落环境、健康状况。结果:在房屋结构中以砖瓦结构为主(58.4%);家庭生活能源以木材、秸秆为主(45.81%);大都使用节能清洁产品,如太阳能(92.58%)、沼气(29.51%)等;居室通风条件和采光条件均很不错;家电使用以彩色电视机、电话、电饭锅、电扇为主(76.8%)。饮水方式以集中式供水为主(55.5%);每年当地产生生活污水约35.5万吨,生活垃圾约0.7万吨,每年畜禽粪便排放总量达67万吨;家里使用杀虫剂、农药、化肥占(78.4%)。当地居民对健康的理解往往仅局限于身体健康(62.3%);主动做健康咨询的仅占(45.2%),定期做健康检查的次数太少、频率过低;有7.7%的人经常锻炼,38.9%的人偶尔锻炼,53.4%的人从不锻炼;为数不少的人(1381人,83.4%)对"被狗咬伤才会得狂犬病,被其他的动物咬了不会得狂犬病"的问题认识错误;当地居民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血压普遍偏低。结论:盐边县农村的生活环境中电磁辐射污染、土壤污染和水污染较严重,当地领导应大力搞好农村生活环境建设,加强土壤污染和水污染的治理;当地卫生局应重视居民健康状况,普及居民的健康、卫生知识,特别是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和科学饮食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身心发展,赖以社会的进步和生存环境优化。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科学地进行健身锻炼,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一积极进取的健康意识,无疑是启动当代体育消费的积极动因。树立当代都市人的健康观念与体育意识 早在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章程中规定:“健康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人权。”并指出“实现每一个民族的健康目标是赢得全世界和平安宁的基本保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当代都市人已具有良好的饮食起居和休闲习惯,越来越多的人正以…  相似文献   

17.
姚会静  赵乙人 《新经济》2014,(19):42-46
一、问题提出 传统意义上的健康是从生物医学方面去理解,即“无病即健康”。由于社会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状况、文化风俗、制度机制、生活惯习的空间间隔与动态发展,对健康的解释与理解也在不断变化。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48年成立之初的《宪章》中就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完满状态。”  相似文献   

18.
《大陆桥视野》2007,(5):2-2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健康是第一位的。但如今。“年轻的时候用健康换金钱。老了就用金钱换健康”成为时下许多事业有成人士的生活模式。认为青壮年正是精力充沛、拼命赚钱的好时光。  相似文献   

19.
陈春丽  李桥兴 《生产力研究》2022,(3):122-126,136
贵州省大健康产业的协同水平有助于该区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构建贵州省大健康产业的双层耦合协调模型,将第一层级的耦合协调度作为第二层级的评价指标加以分析,探讨在产业融合背景下贵州省"医、养、健、管、游、食"六种健康产业的协同发展状况,其结果包括:大健康产业相关政策对各具体健康产业的协同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各具体...  相似文献   

20.
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以及预测和预防的全过程。健康需要进行管理,需要进行投资,要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