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经济信息资源,它的真实可靠是保证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本文以会计信息失真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危害作为切入点,论证了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会计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会计制度的不正当性和非有效执行以及会计行为主体的职业道德低下,是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的,直接的原因。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要从会计制度完善和道德规范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失真预防措施是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是积极的,防患于未然的措施;而等到会计信息失真后再治理是消极的做法,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本文在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原因后,着重阐述要预防会计信息失真必须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会计信息失真是现行经济生活中的客观现象,也是目前会计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作经过深入思考,把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归结为两点,即会计差错和会计舞弊。二性质不同,产生的原因也不同。在深入分析会计信息失真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作阐述了治理失真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治理讨论文章已很多,但什么是会计信息失真,说法不一。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失真应指会计信息的产生未严格遵守会计准则以及其他披露规则要求而生成披露的失真信息,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应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以提高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则制度的有效性,并加强全方位的诚信教育为手段,加强法制,完善相关法规,方可实现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息失真按其性质可分为原理性失真、错误和舞弊,原理性失真是由于会计理论及其他制度的不完善和局限性带来的,会计在反映事物所出现的差异,由于原理性失真不像错误和舞弊那样显现、被关注,分析、认识会计理论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尤其重要。会计理论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包括对会计信息的产生、使用、及会计信息失真的评价。要减少会计信息失真,应丰富、完善、发展会计理论体系,以正确的理论指导会计实践。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会计信息质量有了提高,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近年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屡禁不止,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就成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重要的课题,从会计学基础理论分析了会计信息的本质、作用以及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主、客观原因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并针对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探讨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息的失真既有企业内部的因素,又有企业外部的因素,防范会计信息一方面应加强对会计信息的外部监督,杜绝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从源头抓起。  相似文献   

9.
文章围绕证券市场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结合会计准则讨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内涵;着重分析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各方面因素,内容涉及宏观经济环境、微观市场环境、会计报表的制造人、经济警察注册会计师、上市公司债权人及控股公司等有重大影响力的第三方,从而阐明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及其恶劣影响。最后从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司法机制的约束两个角度提出一些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介绍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分析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主要原因,说明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并提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