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实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文中从委托代理的角度分析了物流业务外包企业的外包风险的来源及其表现形式,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2.
物流外包中的委托代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物流外包是物流企业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手段之一,但在物流外包的过程中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文章从委托代理理论入手,提出物流企业在外包时如何防范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凌艳  严广乐 《物流科技》2008,31(2):75-77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增加信息激励这一变量,建立第三方物流中物流外包方与物流提供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模型,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及其激励机制设计问题。并通过对物流外包方代理成本和物流提供商激励报酬强度系数影响因素的进一步分析,指出构建物流服务提供商激励机制必须反映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特质、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外包方代理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委托代理机制出发研究物流外包的风险和探析物流外包风险的防范措施,通过对基于委托代理的物流外包关系及其风险的深入分析,找到防范风险的良策。  相似文献   

5.
曹阳 《物流技术》2014,(21):118-120
从委托代理机制出发研究物流外包的风险和探析物流外包风险的防范措施,通过对基于委托代理的物流外包关系及其风险的深入分析,找到防范风险的良策。  相似文献   

6.
传统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所有者是委托人、经理人是代理人。本文认为,所有者与经理人实际上都具有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双重身份,他们之间存在双向委托—代理关系,需要双向激励与约束。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实行经理人合同期望回填将是目前我国企业所有者与经理人双向激励约束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物流外包博弈分析与风险规避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玲霖 《物流技术》2007,26(11):125-127
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建立物流外包的支付-收益博弈模型;结合外包业务对企业的重要程度,以及承包方根据外包企业的未来发展和本次外包业务价值来对外包企业的感知,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企业外包应采取的风险规避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建立物流外包的支付-收益博弈模型,结合外包业务对企业的重要程度,以及承包方根据外包企业的未来发展和本次外包业务价值来对外包企业的感知,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企业外包应采取的风险规避策略。  相似文献   

9.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第三方物流供需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构成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运用多任务委托一代理模型分析制造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提出剩余利益的索取权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否实现有效运作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完善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的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合作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对可能引起物流外包风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物流外包中委托方的风险规避最优化模型,为物流外包企业防范风险提供了依据.模型分析结果发现,物流外包过程的风险的高低与物流外包企业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依赖程度紧密相联,依赖程度越大,带来的风险越大,与此同时风险收入也会越大.  相似文献   

11.
在政府公共服务外包中,公共服务的公益性与市场的自利性是一对矛盾,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注重公共服务外包中的激励机制设计。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建立委托-代理的博弈模型,在假设代理人接受委托的前提下,分析了促使代理人努力工作的"激励相容约束"。文中还将分析结果应用于公共服务外包,提出政府要设计一种"说真话"信号机制,来消除公共服务外包中信息的不对称。此外,提出了工作成果易度量、监督成本低的公共服务可采取固定单价合同;工作成果不确定、监督成本高的公共服务宜采用成本加酬金合同;工作成果不确定、无法监督的公共服务宜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等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12.
周勇  陈霄 《企业经济》2007,(4):57-59
外包的运用,使企业在分工协作和资源共享中大获益处。软件项目开发中的人员外包也是由外包思想衍生而来。由于人力资源的特殊性,使得人员外包过程中各方的收益均取决于外包员工劳动的效率和成果。这时对外包员工工作的激励与约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借助于博弈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根据外包合作中各方的利益关系,建立了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外包员工的工作产出进行了分析,并由最后结论提出了优化该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陆玲 《物流科技》2011,34(9):93-96
通过对企业物流外包方式的类型及特征进行详细分析,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给出了确定企业物流外包方式的方法,物流外包模式是企业物流业务的一种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惠互利的业务委托方式,选择合适的物流外包方式会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所述的两种方法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依据,使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选出最佳的外包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企业为了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把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物流外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优势,但也给企业带来新的风险,这种物流外包风险有其内在的必然性,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委托-代理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物流外包风险对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经典审计理论,提出金融审计主体的理论框架。审计主体选择是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的权利,不同的委托代理关系中,金融审计主体不同。在股东与金融机构的委托代理关系中,股东通常会自行建立审计机构,政府作为大股东时,会选择政府审计机关作为金融机构的审计主体;在金融机构总部与内部单位的委托代理关系中,金融机构总部通常会自行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在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的委托代理关系中,政府会通过政府审计机关对金融监管部门进行审计。在这三种情况下都可以通过审计业务外包的方式引入民间审计组织,相应地民间审计组织应该使用与该审计主体相同的准则。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企业财务外包中的道德问题,通过模型求解,认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财务外包的道德问题必须通过监督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企业财务外包中的道德问题,通过模型求解,认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财务外包的道德问题必须通过监督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8.
满众  刘霞 《西部财会》2004,(9):19-20
在风险投资的过程中,涉及双重的委托代理关系:一是投资者与资金管理者(风险投资家)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之为上游委托代理关系;二是投资公司与风险企业管理者(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之为下游委托代理关系。与这两重委托代理关系相对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就形成了风险投资的双重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9.
企业将物流外包出去,可以使其更好的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选择将其物流外包出去,以保持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并且更好的发展。文中基于委托-代理模型对物流企业的外包边界进行分析,提出了物流外包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评价体系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上市公司财务评价的理论依据 1.上市公司财务评价体系是保证委托代理关系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最早提出委托代理概念的Ross强调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代理行为,后来的Jensen等人则强调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他们认为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通过契约严格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但这种契约是一种不完备的契约,这就隐含着代理风险:代理人可能会偏离委托人的目标要求,从而产生代理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