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港作为我国本土的国际化金融中心,已经成为我国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目前我国国内股票市场正在进行全流通改革,IPO暂停也已有一年多,此时分析我国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融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融资的案例剖析,说明我国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的优势、途径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联通是国内综合电信运营企业.拥有各类电信业务经营牌照,是目前唯一在境内外上市的国有大型电信企业。2000年6月,在香港、纽约成功上市.融资56亿美元:2002年10月,又在沪市成功上市.融资115亿元。  相似文献   

3.
声音     
《中国企业家》2007,(9):20-20
联想、中移动将在内地A股上市据《大公报》报道,联想和中国移动将被批准在内地A股上市,两家企业各自将最多融资80亿-160亿元人民币。目前,联想和中国移动均在香港上市。但该消息称,国  相似文献   

4.
2003年元月12日至14日由国家经贸委中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主办的“内地中小企业香港创业板上市交流推介会”在深圳成功举办。近年来,赴香港创业板上市日益受到我国成长型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青睐,成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需求、促进规范经营、推动国际接轨的重要渠道之一。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中心一直在积极探索发挥自身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帮助国内中小企业赴境外上市融资。香港创业板推出以来,中心在国家经贸委、中国证监会、香港联交所等部门的支持下以及境内外知名专业机构的共同参与下,就内地中小企业到香港创业板上…  相似文献   

5.
符飞  俞俊玺 《企业活力》2001,(12):11-11
直接上市是指将企业集团的某些资产包装后在证券市场公开招股上市的一种融资方法。造壳上市是指通过对企业集团内部一些质量较好的资产进行重新包装和组合,注册成立新的公司,然后公开招股上市。1995年,上海驻港窗口公司上海实业集团将其在香港的南洋烟草、永发印务和上海的上海家化、三维制药等4家企业进行包装后组成上海实业在香港上市,发行价格7.28港元,募集资金10亿港元。1996年1月,上海实业筹资30亿港元,购入上海实业集团东方商厦、延安高架、光明乳业等优质资产。1997年4月,上海实业再次配股,筹资47亿港元。通过三次融资,上海实业共筹资将近90亿港元的资产。  相似文献   

6.
省委、省政府将民营经济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三大亮点”之一大力发展,使民营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急需资金的民营企业来说,上市融资无疑是一条解决资金短缺,提高自身发展生存能力的极佳途径。目前沪深主板证券市场上市门槛太高,大批企业排队等候,民管企业难以如愿;国家专为中小高科技企业设置的创业板迟迟不能推出。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有一些民营企业寻求海外上市融资。本就我省民营企业到香港创业板上市融资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股市作为一个持续的融资工具,通过股市融资成了开发商快速扩张的最佳手段。没上市的公司急着上市;已上市的房地产公司,则频繁地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进行再融资。今年以来,国内房地产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已经合计融资超过1100亿元,如果算上在香港上市的房地产企业,中国房地产融资规模更达到可怕的1700亿元之巨。房地产企业的资本路演成为了高房价、高地价之外的另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8.
商业八达通     
《楼市》2012,(11):10
招商地产收购香港公司,商业地产或分拆上市专注于房地产开发经营的招商地产,突然收购一家香港消费电子类上市公司,招商地产此举意在建立境外融资平台,而这一平台未来将成为招商地产旗下商业地产的重要载体。在楼市调控导致房地产企业多种融资渠道受阻背景下,内地房地  相似文献   

9.
石琳 《中外企业家》2013,(9):270-271
通过我国与国外企业上市时机、上市地点、上市方式及上市定价四个方面的研究比较,总结出国外企业尤其是发达国家企业的上市融资经验,以及我国企业在上市融资策略选择方面存在的不足,以期为我国企业成功上市提供经验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企业融资将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改善企业资本结构和优化公司治理,资本市场公开上市融资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具有债务融资、私募融资等不可比拟的优势,给企业带来有形的、无形的多重收益。尽管有诸如财务、税务等方面的接轨和规范问题,但中国民企海外上市的发展速度仍相当迅速,香港因有地利之便和市场成熟的优势,而成为内地民企海外上市的首选。2003年国际资本入港淘金H股,引发了1997年以来久违的颇为壮观的上涨行情,与H股市场表现有着密切联系的同期H股新股IPO发行也遇上了认购热潮,11-12月多家H股公司集中上市,连续获得巨量超额认…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小型企业也逐渐发展壮大并繁荣起来。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扩张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融资困难是他们共同面临的主要瓶颈之一。中小型企业在发展之初,由于其规模较小,所需的资金也较少.因此融资一般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这个阶段,其资金来源通常是个人网络,如亲戚等的借款或入股。然而随着企业的持续发展,初期的融资资源和渠道显然已不能满足其不断增长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拓宽融资渠道,寻求新的资源成为中小型企业发展壮大的当务之急。下面笔者结合对物美集团在香港创业版成功上市经典案例的分析,为那些拥有良好资质的中小型企业如何突破融资瓶颈提供一个可行的范本。  相似文献   

12.
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联动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H股是指注册地在中国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股票.1993年,青岛啤酒率先在香港上市,开创了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的先河,截至2006年7月底共有210家内地公司在香港上市,筹资额达到5598亿港元,总市值为41450亿港元,其中31家公司同时在内地发行上市了A股(简称A+H股).H股已经成为香港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内地企业海外融资和香港证券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公司海外上市优劣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外上市,是指国内企业利用自己的名义向境外投资人发行证券进行融资,并且该证券在境外公开的证券交易场所流通转让。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交流与创新推动了经济金融开放程度的迅速提高,为国内企业海外上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我国的一些大型企业在国际证券市场的上市不仅为企业的发展筹集了大量资金,而且促进了企业按照国际市场规则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有200多家企业走出去,在香港、纽约、伦敦等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融资总额达上千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4.
《会计之友》2005,(3):6-6
陈叶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1980年在香港创立。现拥有各方面专业人员逾200人,其中超过80人拥有大学或以上学位,当中约三分之二同时拥有会计、审计或其它专业资格。除香港总部外,在广州开设之广州陈叶冯咨询有限公司,于深圳、北京、上海及西安亦设有联络处,向客户提供商业咨询服务及协助民企到香港上市。  相似文献   

15.
1993年7月1S日青岛啤洒挂牌香港H股,拉开了我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帷幕。近年来,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我国内地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海外上市活动呈现愈演愈烈之势。从亚洲金融危机前香港市场发行的高峰,到中国概念股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上市受到的追捧,到如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等大型国企的海外上市热潮,以及民营中小企业在新加坡、伦敦、东京等地上市的探索,海外上市己成为我国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6.
每家企业循独有的成长模式发展,但目标皆一致,成为一家成功的企业。问题是,企业如何在成长的过程中,保持前进的动力﹖ 中国内地企业寻求突破现有资金局限,维持增长步伐,或开启新计划,上市集资是有效而效益佳的途径。本文希望为中国内地企业家提供香港上市专业伙伴之简介,以备中国内地企业家考虑于香港上市时有一定基本认识及概念。保荐人 保荐人为注册投资顾问,将决定拟上市企业有关上市计划之可行性、概念、时间表、市盈率及集资金额。 保荐人会与各专业伙伴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商讨及澄清招股书内容,保荐人并会核实招股书各细节…  相似文献   

17.
《福建质量管理》2011,(3):57-57
记者近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1月以来,全省共有5家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或再融资,募集17.65亿元。其中,元力股份在创业板上市,国脉科技实现再融资,森宝食品等3家企业在香港、马来西亚上市。截至目前,我省累计已有180多家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相似文献   

18.
企业在计划二板上市时,最先要做的是评估企业的上市成本,估算上市收益与融资成本。在二板上市,企业自身也有投入,比如要支付证券交易所规定的费用、中介机构的费用以及其他费用。一般资本1亿元左右的上市公司支付券商、审计、评估、律师等的费用不少于500万元。由于二板上市的企业规模通常较小,相对成本较高,因此,企业不要简单地只把在二板上市理解成一种方便高效的融资手段。1、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企业要上二板,首先必须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大多是有限责任制或合伙制,普遍存在产权关…  相似文献   

19.
酷评/媒体     
“非典”影响企业香港融资SARS(非典型性肺炎)横行,人们对它的过度担心也影响到了部分企业在香港的融资,较早前申请在香港上市的联华超市,本来预期在4、5月份通过配售及公开招股集资。但是,在上市推介活动时,有可能因海外投资者拒绝会见而取消“面对面”会议部分。日前有海外市场人士接到联华上市保荐人法国巴黎百富勤的电邮,询问在香港爆发疾病的情况下,若赴当地路演,投资者将会有何反应?一些投资者对此表示忧虑,个别投资者更希望“暂时不接见亚洲区的来客”。一时间,“非典”令人谈虎色变,口罩一族成为街头常见的景观。疫病对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据估计,2005年将会有超过100家企业申请到香港上市,其中房地产开发商不在少数。■据悉,今年在A股上市几乎不可能。国内地产企业海外融资存在不少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