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 根据WTO《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TC)的规定,存在了40多年的纺织品贸易配额终于在2005年1月1日取消了,但是纺织品"配额时代"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世界纺织品贸易的自由化.世界纺织品贸易在激烈竞争的同时出现了相当多的贸易摩擦和争端.其中,中美之间的纺织品贸易摩擦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2.
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影响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美国贸易赤字再创新高,其中,对华贸易逆差占其总贸易逆差的25.8%。自2001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地以来,中美贸易失衡日益扩大,并成为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中美贸易额又在不断扩大。由此可见,中美贸易失衡尽管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但并没有构成中美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尽管如此,中美贸易失衡仍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美关系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我们应当及时进行政策调整,从而减少贸易失衡带来的成本。  相似文献   

3.
李萍 《现代企业》2006,(9):28-29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与美国的经济与贸易关系取得长足的进展。中美贸易额从1977年的2郾9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1200亿美元,中美贸易商品结构也由为数有限的产品种类扩大到几乎覆盖所有产品种类。综观过去25年的发展历程,贸易摩擦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消极影响。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逐渐成为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一、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1、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中国加入W TO后,中美两国的贸易达到了相当规模。对美贸易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拉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  相似文献   

4.
一、织品贸易摩擦现状 与其他领域相比,纺织品一直是国际贸易的"灰色区域".在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取消后,4月4日和6日,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施"特保"措施.6月4日和7月8日,中美高层贸易官员就纺织品问题进行两轮谈判,但收效甚微.7月11日,中美商贸联委会的纺织品问题仍无突破.  相似文献   

5.
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贸易关系迅速发展,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增长至2004年的1696亿美元,增长了67倍。2005年,中美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达到2116.3亿美元,同比增长24.8%。2006年中美贸易总额达到2626.8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24.1%。伴随着中美贸易的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5年元月份全球纺织品的贸易数据,纺织品贸易进入后配额时代后,由于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导致了价格直线下降。取消配额后的中国纺织品在世界主要纺织品贸易大国中掀起轩然大波,全球纺织品行业弥漫着“中国威胁论”。2005年3月13日到19日,欧盟还专门派出调查组与中国就纺织品贸易摩擦展开了对话;美国则发出了新的贸易威胁信号,称“将采取新的贸易壁垒措施”以遏制中国纺织品大量涌入。原本是对纺织品出口发展的利好消息,目前已经显示出它的负面影响。因此,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应更加慎重的做出最后决定。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主席的访美,使中美两国关系稍有转机,但人民币汇率问题、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根源尚未解决,未来仍充满变数。文章从重商主义视角,运用经济学基本理论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两国贸易保护政策和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而分析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关系,得出人民币汇率解决不了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美贸易不平衡不断扩大,贸易摩擦出现了不断升级的趋势,对中美之间的正常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如何,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应对的措施是什么,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引起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对中国合理制定对外开放政策和有效解决贸易摩擦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美之间经济日益相互促进、相互依赖,但同时,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出现。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更加剧了中美之间贸易摩擦的频率和激烈程度。本文从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着手,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诱因,进而提出后危机时代的中美贸易摩擦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美贸易增长的幅度和速度非常迅速,双边关系日益密切。由于贸易发展速度过快,中美贸易贸易摩擦也在不断激化。本文从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特点、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这几方面展开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和非沿线24个经济体2010年1月—2019年3月的月度高频数据,采用面板校正标准误模型,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对“一带一路”倡议出口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显著的出口促进效应,且此效应在中美贸易摩擦的作用下更为显著。将中美贸易摩擦划分两阶段的研究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前期对“一带一路”倡议出口效应的发挥具有抑制作用,而后期表现为促进作用。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出口创造效应和出口转移效应,其总出口效应是两效应的双重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具有微弱的出口创造效应和显著的出口转移效应,出口转移方向为从非美非带路经济体到带路经济体,即出口转移效应是中美贸易摩擦发挥倡议出口效应促进作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纺织业“后配额时代”的挑战和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中保 《经济界》2005,(5):79-81
根据乌拉圭协议中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简称ATC),自2005年1月1日起WTO各成员国应全部解除对纺织品配额的限制,实现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国际纺织品贸易因此进入“后配额时代”。一、“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业依然面临的挑战1、特别保障措施的限制我国纺织业在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终结的“后配额时代”,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迎来“纺织业的春天”,相反,却频频遭遇“寒流”。据我国商务部2005年春季号《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5年第一季度,我国纺织品出口224亿美元,增长仅为19.1%。增速却比去年同期回落了5.6个百分点。其中,…  相似文献   

13.
就业状况与经济变化有紧密联系,并受其较大影响。当前,我国对欧美贸易摩擦特别是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升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面临的巨大压力,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后发展速度的放慢,对就业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需做认真分析,并研究相应对策。对就业影响的分析(一)此次纺织品贸易摩擦对就业的影响从2005年1月1日起,“纺织品配额制”取消后,欧美等国启动“特保”措施,对一些中国出口纺织品启动“调查”程序和采取“设限”措施。到目前为止,美国和欧盟已分别对我国的7种和2种纺织产品设限,分别对6种和9种纺织产品启动调查程序,其他国家也跟风…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中美钢铁产业频发的贸易制裁案中,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不仅是这些案件的发起者,也是推动者。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后,政治因素越来越上升成为影响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重要因素。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之所以能够对中美贸易产生影响的重要原因,跟这一时期的特殊背景有非常大的关系。本文从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对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影响作用出发,探究政治因素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WTO已满3年,跨入了5年过渡期的后2年。在后过渡期,关税和市场准入门槛将大幅降低,中国将享受自由贸易的好处。但自由贸易不到半年,中外贸易摩擦剧增。那么,中外贸易摩擦原因何在?如何化解,本主要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美贸易摩擦的直接诱因是被美国夸大的对华贸易逆差,但是,两国贸易争端的本质是美国奉行贸易霸凌主义,不断升级的贸易争端的实质是中美全球经济地位的竞争。正确认识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和本质,对于应对这场贸易争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美贸易摩擦:历史、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经济存在着巨大的互补性,中美贸易关系总能够不断往前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竞争因素和政治因素在中美贸易关系中交替出现,又使中美贸易摩擦和争端总是伴随着中美贸易的发展而发展。在中美贸易的摩擦和争端问题上,美国起着主导作用。商业竞争因素、政治因素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等各种因素都可能干扰和制约中美贸易关系的正常进行。要解决好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最重要的是需要双方政府建立一种常规化的交流、磋商机制;企业要提高国际营销观念,建立公平贸易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夏志红 《企业活力》2006,(10):54-55
经过50年的风风雨雨,全球纺织品和服装配额于2005年1月1日全部取消,这给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企业带:来了空前发展的机会,但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WTO成员,为了抵御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对其国内产业的冲击,开始启动其预设在中国加入WTO文件中的纺织品“特保”条款。这种“特保”措施的实施,将有效地遏止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企业的成长。我们不仅要谴责美国对华纺织品动用“特保”条款有违WTO规则,其深层的问题,却有待于深入研究。中美纺织品贸易战经过七轮的艰苦谈判终于尘埃落定,但全球纺织品贸易摩擦还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9.
中美贸易发展迅速,但双方之间也产生了不少贸易摩擦。导致这些摩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美双方都应承担各自相应的责任。对中国而言,我们可以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使用2003—2016年中国与5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基于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从总样本和分样本层面实证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层面上,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分样本层面上,对外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替代中国与东盟、印度和俄罗斯三大经济体的出口贸易,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其他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在中美贸易摩擦凸显的现状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针对性地投资对于加快我国“走出去”步伐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