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WTO规则所允许的贸易救济手段,反倾销措施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利用,成为进口国保护本国产业的重要贸易措施。1997年中国首部反倾销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单方面作为反倾销目标国家的处境,中国正在成为反倾销措施的重要使用国家。本文以化工行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反倾销措施对进口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反倾销的调查效应和贸易限制效应对被指控对象国的进口贸易起到限制作用,而贸易转移效应则削弱了这种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反倾销保护引发的四种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唐宇 《财贸经济》2004,(11):65-69
以维护公平贸易为初衷的反倾销措施正在被更多的国家以越来越高的频率诉诸使用,根源在于它能为本国进口竞争性产业提供保护,但反倾销措施的特殊性也使得其实施将引发特殊的经济效应.本文分析了实施反倾销措施后对进口国可能会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投资跨越效应、上下游产业的继发性保护效应以及国家间的报复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欧盟对华反倾销的产品类别出发,分析得出化工产品、钢铁及其制品和矿产品遭受欧盟反倾销强度较大,而电气设备和纺织品反倾销强度较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反倾销的贸易转移效应,结果表明除矿产品外的其余产品的贸易转移效应均与反倾销强度表现出不一致性;其原因大致包含:产品竞争力、出口增速、与欧盟产品价差、该产品出口对欧依赖程度、欧盟对中国进口依赖程度、进口替代国多少等因素。最后,本文指出应对欧盟对华反倾销的政策措施应基于其反倾销强度和贸易转移效应并因产品而异。  相似文献   

4.
针对特定出口国的反倾销保护会带来两种贸易转移效应:进口国的进口转移效应和出口国的市场转移效应。本文通过简单竞争模型以及统计分析和描绘性分析着重考察了反倾销保护对出口国的市场转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欧盟对中国彩电的反倾销保护导致了中国对其彩电出口量的大幅度下降,并进而引起了中国的彩电出口向未提起反倾销诉讼的其他国家(地区)转移,即反倾销保护导致了出口国的市场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5.
利用1998—2011年中国基础化工产品反倾销案件海关HS八位税则号的涉案产品数据,对中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直接经济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反倾销指控对象国进口市场份额的趋势中能发现明显的进口限制效应;从反倾销涉案产品进口单位价格的变动中能发现较强的价格效应;从无损害或撤诉结案案例相关变量的变化中能发现调查效应;从先后两次遭受反倾销调查产品的对象国与非对象国进口市场份额的走势中能揭示贸易转移效应的负面影响;通过贸易限制、价格变动、贸易转移等方面归纳了对外实施反倾销措施的直接经济效应,突出了各种效应之间的联系,并设定实证模型对反倾销措施的直接经济效应进行检验,总体来看,对外实施反倾销措施能够起到保护和救济国内产业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6.
胡捷 《中国市场》2012,(41):100-101
当前,印度对我国频繁的发起反倾销调查,为了证实印度对华反倾销贸易效应是否存在。本文对贸易限制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进行了分析。运用的分析方法分别是描述性分析方法和实证性分析方法。根据数据显示,印度对我国的贸易限制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并不显著。为了进一步证明结论的正确与否,本文又运用了实证模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证明上述结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反倾销措施产业救济效应的作用机制和实际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选取1997年3月至2009年6月中国对外反倾销案例的贸易、投资和产业数据集,以构建微观面板数据模型定量评估反倾销措施通过影响涉案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涉案领域FDI最终作用于国内进口竞争性产业的实际救济效果.结果表明,虽然存在贸易转移效应和投资跨越效应,但反倾销措施对中国进口贸易仍然存在显著的救济作用;而对外实施反倾销措施也极易引发指控对象国的贸易报复,反过来限制中国相关产品的总体出口;总体而言,尽管存在上述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效应,但最终中国反倾销措施对国内进口竞争性产业确实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救济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对外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制度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美国1998—2007年对外反倾销案的动态面板数据,应用一阶差分广义矩估计方法(SYS-GMM)考察其关税和反倾销对被诉国出口贸易和贸易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关税和反倾销措施在被诉国和被诉行业中都存在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其中,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效应最大;比较关税与反倾销措施对被诉国出口的影响,发现美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远大于关税,表明反倾销措施已经成为美国取代传统关税控制进口的重要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9.
李秀芳 《消费导刊》2009,(20):44-45
本文从美国对我国化工产品提起反倾销的现状出发,利用2000-2007年间遭受美国反倾销指控的涉案化工品出口数据,估算出了这些反倾销案件造成的贸易限制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1994~2008年期间美国反倾销申诉案件,通过构建7年的产品进口动态面板数据,分析了美国反倾销申诉对非被诉国产品进口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国反倾销申诉只会导致非被诉国产品的进口市场份额有所增长,而进口绝对量并没有增长,因此,美国反倾销申诉只具有市场转移效应,不具有贸易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11.
在整理全球反倾销案件和数据的基础上,首次统计分析了1995~2008年全球前12个主要被诉国家的案件数、涉案金额、市场份额的分布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发现中国成为全球反倾销的首要目标国,反倾销针对的就是出口市场份额高、竞争力强的产品。其后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结果表明,肯定结案时存在显著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但难以判断贸易效应是短期的;否定结案下也存在贸易震慑效应,但影响小于贸易破坏效应。最后考察不同结案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发现,肯定结案对申诉方提高产业竞争力有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随时间递延而衰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频频遭遇反倾销调查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以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为案例背景,分析反倾销救济措施对我国出口产品及相关产业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偏转效应、贸易抑制效应、贸易破坏效应,在此基础上,为我国政府制定和优化贸易政策、完善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战略体系、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91—2009年的统计数据,以1993—2007年间立案的188起国际反补贴案件为研究对象,运用GMM(广义距)方法对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反补贴对被诉国具有一定的贸易限制效应;反补贴会导致涉案产品的进口从被诉国转移到非被诉国,这种贸易转移效应会部分削弱反补贴措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贸易的不断增长,我国遭受倾销的程度日益严重,越来越需要运用反倾销措施来保护国内受损企业的合法利益。虽然比起其他国家来说,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时间较晚,但增长速度却很快,截至2017年,中国对外反倾销总量在全球排名第七。文章以化工产品为例,探究了反倾销带来的贸易限制和贸易转移效应,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外反倾销贸易救济效果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我国1997-2008年6月间的对外反倾销情况作了回顾与分析,并对其贸易救济效果作了评估。反倾销既是针对外国低价进口的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一种贸易救济措施,以达到限制进口、提升产品价格、维护公平贸易秩序的目的。但是,反倾销也是一柄"双刃剑",在保护国内产业利益的同时,可能会引起国内该产业的关联产业、最终消费者的利益受损。此外,反倾销引起的贸易转移、以投资规避反倾销等负面效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抵销反倾销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1997年3月-2009年6月中国对外反倾销案例的涉案产品和国内相关进口竞争性产业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定量评估中国对外反倾销措施对进口竞争性产业的救济效果。结果表明,虽然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相关进口竞争性产业具有显著的救济作用,但是贸易转移效应和上下游产业继发性损害效应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上述产业救济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对相关国外进口品实施反倾销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彭晓露 《中国市场》2012,(10):88-90
中国遭遇美国反补贴的问题日益严重,其中冶金行业首当其冲。本文引入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多国模型,分析表明反补贴对出口国造成贸易限制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的理论观点,并采用2004—2010年的冶金行业涉案产品年度出口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冶金行业遭遇美国反补贴后具有明显的贸易限制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反倾销作为当代国际贸易活动中重要的贸易壁垒,被进口国当作限制进口、保护国内相关产业的重要举措频繁使用.然而,该政策的贸易保护预期是否真的得以实现还有待考察.利用2002年~2010年9起对华农产品反倾销案例中8位海关H.S.编码涉案农产品的出口数据,对国外对华反倾销措施在征收反倾销税后5年的贸易限制效应和贸易偏转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反倾销税的征收会持续限制我国涉案农产品的出口;涉案出口企业在受征高额反倾销税时会通过向非指控国出口偏转以减少经济损失;考虑到市场的替代性,这种偏转更明显地集中于与发起国发展水平接近的发达国家,往发展中国家的偏转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面板数据分析检验了反倾销与各种监管条件对进口量抑制的效果。发现反倾销初裁、终裁对进口的抑制效果低于反倾销税率的效果,进一步发现同时存在反倾销与多种监管条件的商品贸易保护效应明显。同时通过对比不同监管条件的抑制效应发现进口许可证的抑制效应尤为明显。而实施一项监管条件大约可以降低10%的进口量,而1%的反倾销税大概降低0.5%的进口量,并且高反倾销税与监管条件同时实行对进口有递减的抑制作用。故两者间存在等价替换关系。针对我国不同行业可以找到适合的贸易保护政策,通过它们对进口量抑制的等价关系与成本估算进行更好的权衡取舍,从而中国能充分运用贸易保护政策在世界贸易博弈格局中不落下风。  相似文献   

20.
一、"反倾销"基本概念 反倾销作为WTO允许的贸易救济手段,是指进口国反倾销调查机关根据国内受损产业的申请或调查机关的自行发起,旨在保护国内产业利益而对进口倾销产品所采取的一种贸易限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