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运转的必要条件。我们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中发现.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大多是财政拨款,在经费支出中列支.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此。一些部门单位在固定资产购买、管理、核算中不按制度规范要求处理,存在账外资产、私设“小金库”等问题.损失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
行政事业单位的“小金库”是什么,根据国办发【1995】29号文件的规定: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小金库”不仅造成国家财政和单位收入流失,导致消费基金膨胀,而且诱发腐败行为,严重危害党风和社会风气,消极作用极大。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的现状笔者近三年共审计行政事业单位16个,发现存在“小金库”的单位有13个,比例高达8l%,“小金库”的数量为16个(有的单位存在多个“小金库”)。这些“小金库”数额最大的为894万元,占该单位正常收入的10%左右,小的也有7万元。这部分资金有的用于贪占私分;有的用于请客送礼,吃喝玩乐;有的用于购置专控商品、追求奢侈消费;甚至有的被贪污行贿,使国家和集体财产被少数人侵吞。所以笔者认为近十年我国虽然进行过几次大的清查“小金库”的工作,但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在行政事业单位还是屡禁不止,普遍存在的。二、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存在的原因(一)法制观念淡薄。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片面追求本部门利益和本单位干部职工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认为设“小金库”无非是应付一些跑跑送送、吃吃喝喝,...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长春市审计局对辖区内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系统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使各单位财务管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总结近几年审计经验,结合审计实践,我认为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主要存在以下违纪违规问题:一、截留收入私设“小金库”在我们审计过的单位中,遇到比较多的是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如2000年我们在对某单位进行财务收支审计时,看到该单位一楼出租给银行办公用,但在帐上却没有出租收入,经过我们询问,该单位领导承认了房屋租金不入帐,主要用于职工伙食补贴、请客送礼,形成帐外“小金库”20多万元的违纪问题。又如我们…  相似文献   

4.
浅析“小金库”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金库”是长期以来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现象,是滋生领导干部腐败和单位“集体腐败”的“暖房”。近年来,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收支两条线管理、政府采购等一系列财政体制改革,以及反腐倡廉工作的不断深入,私设“小金库”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是有些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依然我行我素、明知故犯私设“小金库”,致使大量收入游离于账外,  相似文献   

5.
清理查处“小金库”工作,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来党中央和中央纪委非常重视,把它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但是,如何发现单位私设的“小金库”,就需要一定的查账技巧和审计方法。下面本人根据多年来的查账经验和去年参加的市直单位专项清理“小金库”检查的实践,对如何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或账外账资金谈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浅议银行多头开户的成因及对策苏志军,贾立波,任孔永我局在对20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中发现,预算单位银行开户少则四五个,多则三十几个。使大量财政性资金被分割,造成体外循环,财政的统一管理职能被打乱,削弱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同时也成为单位私设“小金库”...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大幅度增加,但同时也出现了“小金库”这种违规形式,凡是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行政事业单位的“小金库”收支不在本单位财会部门账上反映,具有逃避财政、审计部门监督的性质,小金库有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从近几年来的审计情况看,有部分单位置财经法规于不顾,从单位个人的小团体利益考虑,私设“小金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和腐败现象的滋生。在新形势下,市计机关在审计中应怎样查找“小金库”呢?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审计监督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事业单位行使着各种行政管理职能,所需管理资金由政府直接拨付,它在日益繁荣的市场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不少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上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小金库现象屡禁不止,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监督十分重要。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七种:将预算外收入不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直接坐支;截留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挤占挪用专项款弥补经费不足,专项款在银行储蓄专柜储存以谋求私利;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擅自处理固定资产;利用往来账户随意调节收入支出;私设“小金库”;超过规定列支招待费。  相似文献   

10.
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的存在不仅会导致单位内部会计信息的失真,国家国有资产和行政收入的流失,社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遭到损害,也是滋生社会腐败和浪费的营养温床。因此,针对“小金库”存在的问题,行政单位必须加强财经和法纪教育,做好资产监管工作,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为构建长效机制而奋斗。本文主要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存在的原因及表现形式,并就如何构建有效的长效机制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审计厅近期对承德市本级2002年财政收支决算和税收征收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该市政府对审计查出的个别单位截留省级收入,预算外资金未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乱收费”、“乱摊派”,票据管理混乱等问题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全面整改,认真落实审计意见和决定。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家行政机关及国营企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的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主要表现:数量越来越多,有的单位同时在几个内设机构设置“小金库”,金额越来越大,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私设“小金库、的手法越来越新,形式多样,严厉清查“小金库”,对于进一步维护国家财经纪律,有力打击权钱交易,公款行贿及私分,贪污公款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私设“小金库”一般都属于小集体的舞弊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单纯从会计报表,账薄,凭证上进行审计,很难有实质性的发现。下面,笔就如何有效清查“小金库”,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3.
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中,我们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存在如下十五个方面的问题:1.隐瞒收入私设"小金库"。"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小金库"来源各异形式多样,主要有九种形式:一是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二是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将单位门店出租或下拨所属  相似文献   

14.
齐鲁短波     
菏泽行署领导重视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最近,行署专员陈光在地区审计局报送的“241个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情况”上作了批示,并要求将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乱收费乱摊派、挥霍浪费、乱发奖金补贴、隐瞒截留财政收入、私设小金库、违规购置移动电话、违规购置专控商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通过审计监督的不断强化及国家对预算外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使截留坐支预算内外资金私设“小金库”的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最近我们在对具有收费职能的行政事业单位及企业主管部门的审计中却发现,部分单位为逃避监督,翻新财务手法,出现了一些形式多样的变相“小金库”。一、冒名顶替,违规行为“合法化”。部分单位以“会议费”、“办公费”等名义将资金转移账外,作为变相“小金库”来源,用于各种违纪支出。如在审计某宾馆“会议费”支出明细账时发现,一些单位以支出“会议费”名义将资金支付给该宾馆,再由宾馆留…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横山县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管理中,认真贯彻了清理整顿银行账户的有关政策和要求,绪合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和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进行了清理,彻底纠正了行政事业单位随意开设银行账户、对账户监督不到位等问题,有效遏制了私设账外账、“小金库”等违法违纪行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许多的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以帐外帐的形式,私设“小金库”,其数额之巨,用途之广已达到了十分惊人的程度。据有关资料显示,在1995年的“三大检查”中,通过全国176万个单位的自清自查和对21万个单位的重点检查,共查出“小金库”资金达40亿元。从检查的情况看,设立“小金库”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企业单位有,事业单位也有,有财政收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范化建设取得了盟著成效,尤其是实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以来,账户撤销合并、资金集中管理,为单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但个别单位为了掩盖滥发福利、请客送礼、隐性支出等行为,私设“小金库”或账外账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已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中央出重拳在全国范围内集中藏治“小金库”,  相似文献   

19.
一、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2006年财政部公布了两个部令:《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优化配置资源,规范资产管理行为,防止资产流失,江苏省射阳县对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三权分离、四统一”为重要内容的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即建立以所有权在政府、管理权在财政、使用权在单位三权分离的管理模式,并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四统一”。一是“统一集中管理”。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由财政统一集中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