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第十四章千古奇冤一、蒋介石背信弃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以八项条件为基础的“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要求。12月25日,张学良出于拥护国共两党合作,支持蒋介石领导抗战的赤诚之心,在未征得周恩来副主席意见,并不顾杨虎城坚决反对,甘冒风险,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内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京国民政府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内债结下了不解之缘。1927年5月13日发行的3000万元的“江海关二五附税国库券”与1928年1月11日发行的4000万元的“续发江海关二五附税国库券”,分别对“四一二政变”后南京政府的稳固与蒋介石下野后的复出起了强有力的支持作用。1927—1931年的短短5年间,国民政府发行的内债较之北洋政府16年的总额还多1倍左右。可以说,十年内战时期,公债政策是国民政府财政政策的基础。及抗战爆发,国民政府的内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迄今为止,经济史学界对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内债尚无  相似文献   

3.
正重庆西郊,歌乐山南麓,峰峦叠翠,溪水环绕。山上古柏青松,奇花异草,郁郁葱葱。林园抗战遗址建筑就坐落其中。林园内有4幢小楼,1号楼为蒋介石住宅,人称中正楼。2号楼为宋美龄居住,人称美龄楼。2号楼也曾作为当年国民政府迎接国宾的高级宾馆,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王若飞等曾在该楼居住过。3号楼即马歇尔公馆,原为蒋介石召开重要会议之地。4号楼是林森公馆。1945年12月,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以"调处"  相似文献   

4.
1930年5月开始的中原大战,成为蒋介石派对阎锡山·冯玉祥·桂系和汪精卫改组派集团及邻鲁的西山会议派集团反蒋联合势力的一场大决战,蒋介石派处于如无张学良东北军的支援,即难以度过这一政治危机的境地。反蒋联合派召开《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9月,于北京组成新国民政府,阎锡山任主席,虽未征得本人的同意亦将张学良列入政府要员之中。不言而喻,这是争夺国民党正统领导权的斗争。蒋介石千方百计地采取宠络张学良的策略,第一,派遣张群和吴铁城等国民党实力人物,及与东北有关的李石曾、方本仁、罗文十、汤尔和、顾维钩等出…  相似文献   

5.
1942年10月10日下午4点,蒋介石在参加陪都各界“双十节”纪念大会时,郑重宣布:英美两国政府已经通过外交途径,正式通知国民政府:两国愿意自动撤销在华“治外法权”及其它有关权益,并提议另订新约。这项信息的发布,对于遭受了百年不平等条约束缚的中国来说,  相似文献   

6.
5.张学良为何陪同蒋介石前赴南京?16日,在西安革命公园召开有二万人参加的西安各界民众大会,张学良发表了演讲,表明为使蒋介石顺从民意而发动事变,誓站在抗日第一线。杨虎城表示,此乃伟大的革命义举,如今西北正在绥远抗战的抗日第一战线。(《张学良文集)二1079-1081页)17日,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抵达西安。周恩来表明,中共持和平解决方针,只要蒋介石进行团结抗战,不但应释放他还拥护他领导抗战,这对全民族的抗日是有利的。以挽危救亡的史诗》275-276页)12月20日,宋子文与张学良会谈,张对宋说,只要委员长接受12日发表…  相似文献   

7.
1949年10月1日,蒋介石歇在广州东山梅花村32号的陈济棠公馆里。打开杂音频频的收音机.他听到了一个带湖南口音的男高音向奎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之后的一个多月的日子,蒋介石督战西南,直到11月28日.蒋氏父子还在重庆视察,解放军已打到了南采近郊,整个城市拥堵不通,乱作一团。在通往白市驿机场的途中,蒋氏父子的车被堵了三班。蒋介石不得不徒步走了一段再登吉普、是夜,他就在专机“中轰号”中捱了个通宵。黎明时分,在大军进城的呼啸声中,蒋氏专机绕城一周再升空而去。  相似文献   

8.
1942年冬天的重庆,冷雨阴雾,看不到阳光,也看不到希望。穆藕初,从浦东川沙走出来的一个棉花行学徒,成为实业家,又成为国民政府农本局总经理,一路走的艰难。在颠踯大半生后,终于来到了长江边,但大后方陪都却没有给他疲惫的心灵一丝的抚慰和安全感。12月3日,他突然被蒋介石撤职查办,其  相似文献   

9.
1937年7月7日,对中国领土和资源觊觎已久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悍然挑起“卢沟桥事变”,从而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日战争。“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最高军政当局——国民政府已经预感到中、日之战恐不可避免,开始着手进行战争准备,密调部队往保定、石家庄、大同、怀来等地布防,以使河北、察哈尔、绥远与中原地区形成首尾呼应的防御体系。但国民政府仍未就对日和战真正下定决心,军事准备并不充分。一些地方派系将领也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对与日媾和抱有幻想。10日,蒋介石密电驻守北平(今北京)的29军总指挥宋哲元,要他“从速构筑预定之国防工事,星夜赶筑,如限完成为要。”但宋哲元仍把希望寄托在与日军和谈以控制事态恶化上,根本没有理会蒋的命令。  相似文献   

10.
。张学良同来到西安华清池的蒋介石会面;蒋说:“我收到毛泽东的信,我这次来就是对他的回答。”蒋又同张学良对第六次包围作战有何具体见解、对此张学良提出:为何继续进行包围作战?如今不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吗的主米时,蒋介石大发雷霆申叱道:“军人应以服从为天职。说东必须东,……说死必须死!”(张玉芬《华清池之旅》(上)《传记文学》三十九卷六期)10月27日,蒋介石在王曲镇对长安军官切除团学员训话时,也强调“安内”政策。蒋以红军不过67万人,加之陕北交通不便;而“西北剿总”有35万兵力,从南方又动民了20万中央军…  相似文献   

11.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并致电中共.中共中央根据时局变化,几次作出对策调整,推动了整个事件的发展转变.西安事变结束后,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我们在西安事变中实际地取得了领导地位."笔者根据相关材料,对中共从审蒋走向释蒋,引导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过程进行复原.  相似文献   

12.
庄晓蓉 《走向世界》2006,(2):100-101
2005年12月23日,在青岛生活了11年的金大浩先生被青岛市人民政府授予“青岛市荣誉市民”称号。 2006年1月6日,金大浩先生又作为特邀嘉宾,旁听了青岛市十三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邀请荣誉市民旁听人代会,这在青岛市的人代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3.
“国民党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除了民间、学者观点之外,历史当事人如蒋介石、李宗仁、阎锡山等都对这一问题有过回忆、分析和检讨.张学良参加过国共内战,由于特殊的经历,出于对国共两党的深刻了解,他在晚年口述历史时,对这一问题作了有异于一般学者和其他当事人的总结.这里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毅荻书斋”存藏的张学良口述文本为主要材料来梳理张学良的相关认识.  相似文献   

14.
《浙江经济》2010,(2):64-64
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直属于杭州市人民政府,2003年10月15日成立,2006年4月17日经国家发改委审核公告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8年12月和2009年2月,开发区被杭州市委、市政府确定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和“杭州钱江科技城”。  相似文献   

15.
“神舟”四号飞船于2002年12月30日凌晨发射升空,顺利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实验任务后,于2003年1月5日晚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准确着陆。图为1月6日晨,“神舟”四号飞船返回舱启程运往北京。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大屏幕显示,“神舟”四号飞船缓缓降落地面,圆满回收北京航天指  相似文献   

16.
张学良曾受过法西斯思想影响,一度拥护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指挥东北军进行过反共内战。但是,当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之际,在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政策的感召下,深受国恨家仇磨难的张学良,翻然醒悟,决心救国,在“联共逼蒋抗日”中作出了他特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门研究房地产调控政策,2009年12月18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五个部委日前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随后于2010年1月10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国十一条”)。  相似文献   

18.
1942年10月10日下午4点,蒋介石在参加陪都各界"双十节"纪念大会时,郑重宣布:英美两国政府已经通过外交途径,正式通知国民政府:两国愿意自动撤销在华"治外法权"及其它有关权益,并提议另订新约。这项信息的发布,对于遭受了百年不平等条约束缚的中国来说,无疑是振奋人心的事情。然而,在此前后,中国人  相似文献   

19.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战火即将停止。重庆,中国战时首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各界民众通宵达旦庆祝抗战胜利。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先生即时发表《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世界人士书》的广播讲话,要求战后中国人民遵循“不念旧恶及与人为善”的民族传统。表达了“只认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日本松本一氓所著《被遗忘的贵公子——张学良的生涯》一书译出。全书共计十三章,约十万字。大标题是原有的,小标题为译者所加。本书内容包括:张林霖时代的东北历史与申日关系,对皇姑屯事件、东北易帜、蒋介石北伐、“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以及少帅生活等重大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均进行生动地叙述与客观地评论。原作者在出任驻台湾特派记者期间,曾多次与张学良将军接触、交谈,本书就是取材于少帅本人的自叙,以史话体裁写成的。因此,本书相当于少帅张学良的回忆录。本书对研究东北地方史、中日关系史均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本刊自本期起,予以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