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核电设备运输是从设备制造到设备安装投入使用前中的一个必要环节,也是容易发生不可预见性事件、造成质量失控,进而可能影响核电建设进度和安全的环节,因此,建立设备运输质量保证体系并开展运输质量保证活动才能保证整个运输过程受控.本文先介绍了核电设备运输阶段的主要质保活动,然后以某核电站环吊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不符合项为例,论证了设备运输过程中质量保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发、采购、制造、客服四大供应链部门之间相互作用,形成TQM组织框架。每一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单元之间的互动,形成TQM的日常活动。每一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单元之间的互动,形成TQM的日常活动。单元内部,形成二级三级的活动。这是开展质量工作的基石。文章对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概念进行了概括,对影响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了保证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四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核电产业日渐发展,加强成本管理、控制项目成本,已经成为核电制造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探索建立核电项目成本管控模型,通过一系列指标客观、及时、准确地跟踪和反映,对核电制造企业掌握项目进度和合同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农机需求增量持续疲软,需求产品结构调整与服务要求出现新变化,农机市场进入持续调整下行与农机产品转型升级交织并行发展的新阶段,这是农机制造企业对市场的基本共识和预期判断。面对市场的严峻挑战,不少农机制造企业在技术与产品创新、企业管控、产品配套、质量保证、营销服务、市场开发等方面全面发力,都拿出了新招法,有的招法既有创新  相似文献   

5.
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正式颁布的、涉及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内容的一套系列标准。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它不仅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提供了全面的实施指南,而且目前世界各国正纷纷依照这套系列标准开展国际间产品认证和企业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装备制造业一直承担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和生产工具的任务。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构建我国产业新体系的核心依托,也是推动我国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关键环节。一、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特征(一)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并重我国多数装备制造工业企业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中,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并重,开展产品或工艺创新活动企业55598个,占开展创新活动企业的79.6%,占调查企  相似文献   

7.
质量保证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和原动力,ISO 9001是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中的一类标准,凡是通过ISO 9001认证的企业,其在各项管理系统上已达到了国际标准,表明该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地向顾客提供预期和满意的合格产品。甘肃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以教学服务为主的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以教学服务质量为着力点,不断提升教学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在此过程中可以引入建设ISO 9001教学服务质量保证体系,以该标准作为未来教学服务质量保证的准则。文章以甘肃广播电视大学直属学院(下简称甘肃电大直属学院)为例,研究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教学质量管理中建设运用的可行性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核电产业从设计、材料、设备加工到安装、调试、运营管理,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涉及到很多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江苏省政府发布《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核电的机遇,积极开展有关装备技术攻关,形成产业体系和制造能力。之后,国务院正式批准和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将以核电产业促建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己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竞争与生存的重要因素,要使企业产品在公众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印象,就必须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持续的质量改进机制,形成品牌效应和企业独特的质量文化。本文就企业产品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进行深入地探讨,分析了产品的安全性对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和当前我国在产品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使地方船舶配套企业适应船舶工业发展的需要,向总装厂提供优质的配套产品,缩短造船周期,船舶总公司决定对为船舶总公司提供配套产品的地方企业开展质量体系认定工作,以提高地配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该项工作自1995年实施以来,总公司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并委托  相似文献   

11.
郑吉昌  夏晴 《商业研究》2005,13(17):152-155
服务创新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对增强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有重要作用。由于服务质量形成模式与一般产品质量形成模式的差别,服务创新与制造业技术创新在创新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关键在于创新维度的不同。通过对基于服务质量形成模式的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的探讨,识别了服务企业创新活动包含的四个一般性维度及其关联。  相似文献   

12.
供应链质量管理水平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玉忠 《中国市场》2007,(41):100-101
供应链上游企业产品质量对下游企业的产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所以企业应对供应商进行事先评价。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对制造类供应商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问卷调查,依据调查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和秩相关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企业的产品质量与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正相关。制造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调查结果可以作为对制造业供应商产品质量事先预测的重要依据,为企业对制造业供应商选择评价提供质量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长期“外循环”发展模式导致中间品严重依赖进口,对于制造业产业集群,微观企业创新动力无法转化为集群整体创新合力。以集群内部“行业内企业间” 研究视角切入,采用“近邻效应”模型深入探求邻居企业进口中间品行为对群内同行企业创新传导路径,结论发现:邻居进口对同群企业创新影响存在“成本追逐效应” 和“ 质量竞争效应”,中间品进口质量高低影响企业模仿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质量竞争效应” 的创新溢出可通过一般贸易渠道、人力资本渠道与市场规模渠道实现;有为政府持续创新激励和市场化导向制度改革有助于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双链融合”及创新“量质齐飞”。  相似文献   

14.
测量仪器是制造质量的重要保证,制约着重大制造装备的高质量发展,国家应重点扶持测量仪器的自主创新,使我国的测量仪器产业由“以买代造”向“自造不买”的方向转变。本文分析了测量仪器国内外发展水平的差距及产生差距的深层原因,找出国内弱项。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提升我国重大制造装备整体水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装备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未建立起能够保证制造加工质量的专业化、标准化分工协作体系;众多行业尚未形成核心企业;设备产品的信息化水平低。针对以上问题,今后应该促进核心企业成长。完善专业化配套体系,为装备工业的提升和长期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完善生产组织体系,用电子信息技术提升装备工业;用改革开放的方法构筑装备工业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6.
Anchored at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we address ho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improves the productivity of emerging economy enterprises. We present the logic that ICT enhances firm performance because it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or facilitator of effective knowledge sharing and knowledge integration. We further argue that the conditions characterizing an emerging economy (i.e., a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merging economy businesses (i.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quality assurance) would affect the extent to which ICT contributes to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us to firm performance. Our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analysis of 6236 firms from 27 emerging economies lends support to our arguments and predictions, suggesting that ICT is a critical investment that generates satisfactory returns for emerging economy enterprises, yet this investment–return relationship is further contingent upon the macro- and micro-level conditions facing these enterprises. ICT actually adds more value to productivity when a focal emerging economy is less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nd when a focal firm reaches foreign markets or its quality control and assurance is superior.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危害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信用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灵魂,然而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失信现象经常发生,而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征信体系不健全、企业信用的法律约束和保障机制乏力、信用中介服务落后、地方保护主义和部分官员政绩意识不正确是引起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信用缺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破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软环境,使企业运行处于无序状态。为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应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信用担保体系、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和信用监管制度,规范发展企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从法律上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全球性产业调整和区域转移也逐渐向纵深发展,国际装备制造业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辽宁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是带动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也是带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火车头。围绕辽宁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的必要性,阐述了制约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以及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研究电力——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问题,从科技水平、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协调水平四个方面建立了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空间距离综合评价法对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证实:与理想点的差距越大,电力企业可持续水平越差。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运用大数据和大数据技术推动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有效协同,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焦点。为探究大数据驱动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可基于大数据可挖掘性、价值性、真实性、多样性等主要特性,构建大数据驱动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协同发展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进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大数据的价值性、真实性、多样性对制造企业发展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可挖掘性对其正向影响不显著;大数据的真实性、可挖掘性、多样性对物流企业服务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价值性对其正向影响不显著;大数据的可挖掘性、真实性对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协同程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多样性、价值性对其正向影响不显著,不过价值性可以通过影响制造企业发展水平产生间接影响作用。这与目前我国制造企业、物流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自身转型升级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大关系。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制造企业智能化与高端物流的发展,大数据将在驱动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协同方面发挥显著重要作用,最终促使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协同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