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人类发展的一个规律。企业权力同样如此,"穷庙富方丈"负盈不负亏"等,就是企业权力失去约束的真实写照。作为国营企业,财务制度是十分健全的。但为什么有些人都轻而易举地挪用、私分、贪污巨额公款呢?毫无疑问,是会计监督的职能严重丧失而造成的。企业缺乏监督所造成的损失是可怕的。但作为管理者、经营者本身因会计监督失控造成的危害则是更可怕的。  相似文献   

2.
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近年来.随着惩防腐败力度的加大.领导干部“闯红灯”显著减少。但值得警觉的是,“亚腐败”却有蔓延之势,成为制约社会和谐的顽疾。特大矿难死80人、隐瞒事故半月之久而震惊全国的广西南丹矿区.设有大批麻将平台。私营矿主热衷于用麻将与公安、工商等部门的官员“沟通”。一场游戏输赢数万.输者总是矿主.赢者则是官爷。一些非法花炮作坊和小煤窑,也靠麻将使官员腰缠万贯而一路绿灯。“猫鼠一家亲”使安全生产检查往往扑空。于是,一声声惊天巨爆,一个个血泪冤魂,一户户家庭破碎,生命涂炭,国家财产付之一炬,社会潜伏动荡。麻将赌博顶多算个违反治安管理.刑事法律还管不着。即使撞上也是“委屈一下子.潇洒一辈子”。而究其实质,麻将平台已成为“亚腐败”平台。何谓“亚腐败”?国际监察专员学会主席艾尔伍德认为:它是指这么一种现象.在权力的廉洁状态和腐败状态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尚未达到触犯刑律的地步.但权力本身却又并不那么干净的空间。在腐败丛生的国度,“亚腐败”势必泛滥。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高校腐败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其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基建、采购和招生,成为三大"腐败病灶"。任何腐败都是权力的被滥用,高校腐败的背后,实质也是"权力腐败"。高校权力腐败现象的成因是极其复杂的,但最关键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权力缺乏  相似文献   

4.
文摘     
群体腐败滋生的原因何在乔万敏冯维康乔万敏、冯维康在《领导科学)1997年第11期撰文指出,在当今世界各国,群体腐败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从实际情况来看,群体腐败在主体一般是那些拥有较大实权的公共权力部门。这些部门的本身职能是服务、管理、引导与协调。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致使这些公共权力部门发生职能错位、权力异化,以权钱交易为本质特征的群体腐败便随之产生。引发当前群体腐败广泛滋生的原因:一是公共决策价值指向的普遍性与决策主体利益狭隘性之间的矛盾,是诱发群体腐败的客观基础;二是行政升迁动…  相似文献   

5.
分粥制度     
“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事实胜于雄辩。有7个人组成的小团体,其中每个人都是平凡而且平等,但不免自私自利。他们想通过制定制度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要分食一锅粥,但并没有称量用具。大家试验了不同的方法方法一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阿克硕勋爵作的结论是:“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他而且…  相似文献   

6.
“要坚定不移地反腐败”,这是党中央确定的治国方针。如何认识腐败的实质?如何根治腐败?这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经济学家、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巫继学。记者:工教授您好!您曾经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腐败问题作过深入研究,并发表了《权力资本四分析洲的长篇论文,据我们所知,这是国内第一篇运用《资本论》中的观点,论述当今社会权力转化为资本的论文。我们想请您再进一步谈谈这方面的问题。巫络学:好的。腐败与反腐败,是政治经济生活中牵动人心的事,西方经济学通常用“寻租理论”来解释这类现…  相似文献   

7.
魏老 《中国新时代》2013,(10):126-126
腐败经常和权力联系在一起,所以,创造一个制衡、约束权力的机制很重要。但现在权力已渗透和瓜分了所有的利益领域,要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实在太难  相似文献   

8.
以2011—2017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管理层权力诱发腐败以及政府审计对管理层权力与腐败之间关系进行调节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揭示政府审计参与国有企业腐败治理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国企高管腐败越严重;政府审计能够显著抑制由管理层权力诱发的腐败,即政府审计对管理层权力与国企高管腐败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政府审计作用于腐败治理的渠道机制,对国有企业腐败治理和进一步发挥政府审计在深化国企改革方面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政府审计腐败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淑香 《审计月刊》2006,(12):11-12
一、政府审计腐败的界定 目前,还没有政府审计腐败行为的确切定义,而关于腐败的定义比较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腐败的定义,认为“腐败是政府官员为了谋求个人私利而滥用公共权力”。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把腐败定义为“腐化(败),即公职人员为实现其私利而违反公认规范的行为”,“腐化(败)的基本形式是政治权力与财富的交换。”笔者认为,政府审计腐败是指政府审计人员利用审计权力为获取不正当的个人收益而收受被审计单位贿赂,并损害国家或公众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田国志 《新远见》2011,(3):82-85
腐败即公共权力被滥用.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其主体是与权力相联系的个人和组织,其行为是权力被滥用。腐败的实质是以权谋私,而以权谋私的核心就是利用职务进行权钱、权事、权权、权色等交易。  相似文献   

11.
加强廉政建设,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是近年来审计机关的热门话题,面对加入WTO带来的挑战,这个话题显得更为凝重而急切。一、腐败引发审计质量风险审计机关存在两类风险:一类是审计质量风险,多是由于某些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差、政策水平低、工作态度不好等原因造成的。审计质量风险是审计工作规律决定的,不管你是否承认,它都客观存在。第二类则是腐败风险。腐败风险是审计权力的“副产品”,它依附于审计权力运行过程中,是审计发展受环境影响和制约在一定阶段中的产物,随着中国社会的法制化会逐渐失去存在的条件而消除。二者…  相似文献   

12.
腐败既是一个历史现象又是一个国际现象。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腐败现象都是随着政府权利的产生而产生的,是权力运行过程中“越轨”所致。只要有政府公共权利的存在,就一定会有腐败现象,而权力的腐败是腐败的根本。什么是权力腐败,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些机关或干部擅用公共权力谋私利,违背权利的正确指导原则,将其特殊化、商品化。其实权力腐败的实质是对公共权力的挪用、滥用。预防腐败是对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3.
腐败是与权力相伴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有权力的地方,腐败就有了它滋生的土壤。企业也不例外。企业关键岗位、环节人员,在进行经营、决策和市场交易等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权力性,决定了这些人腐败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关键岗位、环节腐败具有独立的特征和表现形式。主要指相关人员为了达到个人的私欲,不惜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不正当交易,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校浮出权力腐败群案、大案、窝案,财务信息透明度低是其重要原因。文章以近年来高校权力腐败案例为切入点,分析高校权力腐败的原因,探索构建基于财务信息报告体系的高校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5.
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斯鸠有句名言:“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翰·阿克顿曾揭示出这样一种政治规律:“权力有腐败的趋势,绝对的权力绝对地腐败。”历史的经验证明,手中有了权,如果没有强劲有力的权力和相应的制度去制约或制衡,要么会使权力萎缩,在其位不谋其政,失职读职,要么会使权力膨胀,用权谋私,权钱交易。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领导者和管理人员的权力增大了。要保证企业健康运行,就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权力制约机制。从市场经济具有的双重效应看…  相似文献   

16.
权力腐败如今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越发受到关注。如何有效遏制权力腐败已经成为我国促进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旨在通过从权衡利弊的角度分析我国的权力腐败现象,探究最有效打击权力腐败的具体措施。在遏制权力腐败时,首先应明确打击腐败的主次手段,即应该以客观上的限权制度为主,主观廉政教育为辅。然后采取多方位的限权措施有效遏制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17.
权力与笼子的比喻是一个非常西方化的民主政治理念。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研究历史得出的结论是:"权力趋向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这就是为当今世界民主政治所普遍接受的"权力腐败论"。"权力腐败论"所要告诉人们的是人与权力结合时人性必然发生的变异。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于2002年对此解释:"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  相似文献   

18.
权力腐败是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现象,它腐蚀各国的政权基础,妨碍经济发展,影响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本文从权力腐败在当今社会存在的现状及剖析产生的原因,详细阐述了针对权力腐败如何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正> 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我们一定要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要取信于民,非取得反腐败的实际成果不可。要巩固和发展反腐败的成果,仅靠"打"是不够的,必须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滋长和蔓延。一位经济学家提出:"腐败:权力与金钱的交换。"权力是滋生腐败的根源。要根除腐败,必须制约权力,分解权力,监督权力。制约权力。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一则出自野史的故事说,汉元帝好色,宫中美女很多,一国之尊总不能每天跑来跑去选宫女,于是令一画师将宫女画下来,以便皇帝挑选。谁知这小小的权力竟成了画师大发其财的良机,一心想让皇上喜欢的宫女竞相贿赂画师,以求能把自己画得漂亮些。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启迪:小小的权力也可能蕴藏着腐败,小小的权力也能成为某些人为自己非法谋利的  相似文献   

20.
刘勇 《基建优化》2007,28(2):43-45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近年来一些地方、一些单位的“一把手”因腐败而落马,成了腐败的重灾区和社会关注的重点,检察机关也不例外。检察机关的监督权力涵盖了公、检、法、司等执法领域,因此检察机关一把手的腐败就会“依法”介入到各个经济领域当中去。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的监督做好了,对班子成员权力运行的监督才可能产生最佳效果,才能带动整个检察机关权力运行监督工作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