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中国经贸导刊》2005,(9):17-18
一、当前就业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 )新增就业群体就业问题2004年我国劳动力供给压力仍然较大。从城镇新增就业群体规模看 ,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城镇退伍转业军人、“农转非”劳动力分别为775万人、35万人和270万人 ,合计1080万人 ,约占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的45 %。新增就业群体的增长逐渐成为失业的主要来源 ,2004年约有310万人处于失业状态 ,占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的37.5%。需要关注的 ,是目前就业最为困难的、沉淀多年的初高中毕业的“待业青年”。这既是就业工作的难点 ,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如不尽快加以解决 ,将会成为影…  相似文献   

2.
性别就业歧视及其治理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很严重的性别歧视问题,同等条件的女大学生的就业普遍不如男生。这不仅对于女性毕业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使得劳动力供给总量减少,劳动力供给质量降低。针对性别歧视出现的原因以及表现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前,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集体企业中的非正规岗位是毕业生非正规就业存在的主体。从资本劳动替代性来看,当正规就业市场中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愈来愈大时,大学生正规就业市场的就业弹性就会变小,其吸纳新增大学生劳动力的数量就会下降,相应毕业生进入非正规就业市场的人数也愈来愈多,进而造成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供给持续增加,最终导致大学毕业生非正规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  相似文献   

4.
毕业生就业实质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匹配的过程。本文将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放在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环境中来进行阐述和分析,从河北省高校就业结构出发分析其就业结构偏离度。进而根据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相关性不高、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灵活就业居多、就业稳定性差等就业现状,从市场需求出发,着眼于高校教育供给、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和畅通就业市场人才流动三个方面,分析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培养类型、学历层次、学科专业、通用就业能力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等方面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基于此,从三个方面提出破解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矛盾的思路:一是对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培养方向进行调整,二是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三是加快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5.
2005年就业形势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2005年就业形势(一)2005年劳动力供给预测1.2005年劳动力供给由劳动年龄人口决定。由于中国还处在人口规模和劳动年龄人口扩张期,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外推,2005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1200万,约900万有就业要求。其中,大学毕业生340万人需要就业。2.2004年年底,约890万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如今我国市场上提供的就业岗位开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一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就与市场需求之间形成了一种供大于求的局面。同时这也导致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对此,我国开始大力鼓励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期望借此来有效缓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但是,由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行业发展未久,尚未发展完全,其中依然存在着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对此,就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管理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几点解决措施,期望能够对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012级、2013级医学检验毕业因新医改出台对其就业意向的影响和可行的就业选择。方法:采取问卷调查、走访调研、文献研究等研究方式分析目前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通过调查和研究得出医学检验毕业生的可行就业方向,提供适合的就业对策。结论:深化医学检验毕业生供给侧机构性改革,提高医学检验毕业生专业技能,培育新医学检验就业形势,增加二甲及以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疗机构中医学检验毕业生就业和服务供给。  相似文献   

8.
一、造成我国失业的原因 (一)劳动力相对过剩,生产力不够发达 就业问题的产生表现为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在我国的突出表现是不适应经济发展水平要求的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剩。改革开放以来,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也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首要障碍。  相似文献   

9.
<正>人力资源市场一片不景气,除了拼命打电话,猎头又能怎么办?每年七月,都有一批毕业生离开校园,然而"毕业就是失业"这句话在今年显得尤其沉重。原本,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与我国整个就业形势严峻密不可分。但那场始自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机更是将我们推到一个更严峻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劳动力供求矛盾较大,下岗失业人员增多,毕业生就业难和农民进城务工就业难,形成当前劳动力就业的三大压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既有内部个体因素,又有外部社会因素;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较差、权益保障程度较低、自身职业发展前途有限;结构性失业以及劳动力供给问题使下岗职工就业难度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应从自身层面、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采取对策,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政府要对农民工就业进行主动干预和调节,加快其就业稳定性的制度建设,加强农民工就业保护,以及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培训;对下岗职工应充分开发就业岗位,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实现消化型就业。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劳动力需求的国家,近两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民工短缺现象,企业招工困难,其深刻的背景与农民工群体遭受的就业歧视、工资歧视与非体面劳动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劳动力需求的国家,近两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民工短缺现象,企业招工困难,其深刻的背景与农民工群体遭受的就业歧视、工资歧视与非体面劳动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3.
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总体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大招生,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适龄青年大学入学率却提高了1倍,这是一般国家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的。然而,由于高校扩招速度过快,就发生了与就业岗位的增长相对缓慢之间的矛盾,出现了严重的市场容量不足,社会不能及时的相应的提供工作岗位,导致僧多粥少,毕业生“待业”。可见,国内宏观经济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只是一般就业问题,而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就业问题以外,还有可能带有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的问题。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在于我国的整体就业处于严重又复杂的时期,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十分严重,造成的很大的就业压力。虽然,这种“问题”是所有大学毕业生需要接受的。可是,“难”在于,供给与需求关系的不平衡引起对女性的各种排挤,性别问题使女大学生面对了困境。没有工作经历的高校女大学生,如何才能解决职业发展与规划难题,成功实现职业生涯发展已成为一个必须关注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把异于传统劳动力市场、在中国最典型的高技能劳动过剩与低技能劳动短缺现象称为中国式劳动力市场错配,认为全球分工体系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以产品贸易表现的就业互换是导致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出现错配的重要原因。采用企业层面微观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企业销售额中用于出口的比重、出口到发达国家的比重越大,企业对技能员工的需求和雇佣就越少。此实证结果可能说明,中国式劳动力市场错配是由过度参与全球分工体系导致的,过度贸易自由化导致劳动力市场困境。但这并非简单意味减少企业国际贸易、拓展国内市场就可以有效增加技能员工需求、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供给推动向需求拉动转变,促使企业更多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才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扩招”影响的凸显,每年600余万的大学毕业生参与就业,“毕业即失业”成为大学生面临的普遍现象。没有就业的大学生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果就业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就会引起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这就要求大学生们除了加强传统模式的就业也要多考虑灵活就业,高校辅导员也应该按照学生就业条件的不同,将大学毕业生分类推荐,促进他们就业。  相似文献   

17.
范敏 《中国市场》2003,(2):50-50
<正> 劳动力供给。我国就业市场上,构成现实劳动力供给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每年的新增劳动力;二是现存的下岗人员:三是流动寻求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新进入劳动力增量供给。从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来看,1982  相似文献   

18.
公共就业服务是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干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项重要手段。目前,陕西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就业压力巨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通过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用工信息、职业介绍、就业培训等工作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水平。据此,从供需的角度分析了陕西省农村公共就业服务的供给现状、需求现状,并提出了完善农村公共就业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国有200多所高校先后开办了社会工作专业,但是很多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却在毕业时面临就业困难。本文对目前社工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一、法学毕业生的就业瓶颈在大多数人眼中法学院学生毕业后无外乎两种走向:法官和律师。那就先从这两方面谈谈法学毕业生的就业瓶颈。(一)法官。暂且将进法院和检察院均归入此类。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是法律专业毕业生流向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现在很多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但是现在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