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闲暇时间与经济增长--兼对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翔 《财经研究》2005,31(10):95-107
文章放宽了国外对闲暇研究的假设条件,突出考虑闲暇时间对人力资本形成的作用和对技术进步的外部性,将闲暇时间引入增长模型研究了闲暇与增长的动态关系,并对中国1981~2003年的经济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健康的闲暇活动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工业化阶段居民较低的闲暇偏好会拉低经济增长率,因此总体上闲暇时间对我国经济增长展现出微小的负作用.为此文章提出,应在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的同时,合理安排契合本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公休假制度.  相似文献   

2.
魏翔  邓洲 《当代经济科学》2007,29(4):108-116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在考察增长时主要关注其规模与速度,本文认为随着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日益重视,经济效率问题同样需要关注.本文注意到,传统增长模型主要涉及工作时间内的生产,但闲暇时间不但对工作时间形成替代,其中的活动还对个体素质及其工作效率有互补作用.为此,本文将闲暇时间引入内生增长模型,并用"时人均GDP"来衡量经济效率,建立经济效率模型,模型显示:受教育时间和闲暇时间是影响经济效率的重要因素,但这种作用是非线性的.随后,通过引用跨国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经济效率的最主要决定因素是技术因素,其次是受教育时间,闲暇时间最初对经济效率有负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利用我国统计年鉴中有关经济、教育数据计算我国人力资本存量与物质资本存量,并利用有效劳动模型和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估计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物质资本存量的作用更为关键,而且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外部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以教育年限和成本法分别核算出我国1982~2011年间人力资本水平,运用ESDA描绘了31个省区"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了全域及局域空间相关性检验,随后构建了空间Lucas模型,通过面板回归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空间外溢作用,尔后核算出各省区人力资本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我国省域间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集聚态势,且存在强烈的全域空间相关性,但局域间存在差异性,同时从总体上看,相邻省区人力资本对本省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健康、教育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与教育是人力资本诸多形成方式中最重要的两种,长期以来内生增长理论强调和重视教育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但健康与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健康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在Lucas(1988),Van Zon和Muysken(2001)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最终产品、健康和教育的三部门模型。静态均衡、转移动态和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在总体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中,健康对广义人力资本的贡献份额大于教育;健康的增量而非健康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健康的改善必须同时辅以教育人力资本的提高才能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公共健康支出对于健康人力资本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促进发展机会的均等和减贫;重视人力资本积累的经济体在10-15年后会呈现明显的经济绩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1997-2010年的省际数据,分别构建了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的指标体系,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多个指标糅合成各省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的时间序列数值,以研究人力资本尤其是教育和健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997-2010年,人力资本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且健康资本对经济的影响远大于教育资本.  相似文献   

7.
占凤婷 《当代经济》2016,(27):10-11
本文对贵州省1996-2014年就业人口人力资本存量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就业人口人力资本存量对贵州省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作用,其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系数为0.2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1.3%,就业人口人力资本存量小于物质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拉动贵州省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还是在物质资本上,就业人口人力资本存量对贵州省经济增长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故此贵州省应注重在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健康贵州建设、完善人力合理流动机制等方面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升就业人口数量和质量,增加就业人口人力资本存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对全国和地区人均经济增长率以及对地区经济收敛性的影响效应.通过对截面数据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B收敛,但有显著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初期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且健康人力资本对产出的效应要高于教育人力资本;东中西部地区的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均有显著影响,健康人力资本在中西部地区影响显著,东部地区由于人口老龄化因素,健康人力资本影响不显著;西部地区经济收敛速度较快,且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助于西部实现对东部地区经济的赶超.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持续增长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从阐述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局限性出发,介绍了人力资本概念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尤其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作用。作者认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必须吸收和借鉴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加大教育(包括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在职培训等)投入,扩大对外开放,使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从而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运用有效劳动模型和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研究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即外部性效应),以及其它投入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时文章将研究结果与王金营的研究结果做出比较。结论是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和总作用都比较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人力资本外部性效应内部化以及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Summary. The main goal in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an economic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where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acts as the engine propelling economic activity. The added ingredient in our model is that agents derive utility from consumption and leisure, where leisure is defined as the amount of time devoted to those activities augmented by the level of education. Under regular conditions we show that there is a unique globally stable balanced growth path. We also provide 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behavior of our economic variables along the transition. Received: May 26, 1998; revised version: September 9, 1999  相似文献   

12.
Leisure time, savings and trade patterns A two-country growth mode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proposes a simple two-country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with endogenous consumption, leisure time and wealth accumulation. The model examines possible causes for the worl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xistence and persistence of trade patterns between countries with different preferceces and human capital under internationally free capital mobility. We show how differences in preferences in consumption, leisure time and wealth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may affect long-run world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13.
A Two-Sector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with Leisure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quilibrium dynamics of an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with physical and human capital in which leisure enters the utility function. The inclusion of leisure introduces a potential source of non-convexities in our optimization problem and leads to the possible existence of multiple balanced growth paths. This multiplicity of optimal stationary solutions is linked to the assumption that education has no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leisure, and hence a relatively more educated economy may choose to grow faster, and devote more time to income-directed activities. To characterize the set of optimal solutions in our non-concave optimization framework we develop a new method of analysis that should be of interest in related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对促进就业起重要作用,而就业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建立生产函数模型,选择教育经费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衡量标准,对陕西省1996—2010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对回归结果进行检验,计算得出基于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就业发展经济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全面而准确地探究社会资本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对提升社会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传统的内生增长模型忽略了时间配置对社会资本积累与居民效用的影响.文章将社会资本积累过程内生化,构建了纳入社会资本的水平创新增长模型,综合考虑社会资本和闲暇时间对经济增长的非单调性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发现: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的促进作用;而闲暇时间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即适当地增加闲暇时间有利于社会资本积累.文章还基于结构型社会资本的网络嵌入性特征,构建了地级市层面的社会资本测度指标,以验证社会资本具备生产要素的属性.实证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促进作用随着区域内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升;中西部地区社会资本的产出效率高于东部地区,从而间接反映了东部地区社会资本过度集聚的现状;投资水平与技术进步是社会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两条重要途径.上述结论为明晰社会资本的经济属性、激发社会资本的经济效益、推动城市集群协调发展以及缩小地区差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We extend a second‐generation Schumpeterian growth model to incorporate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to clarify the general equilibrium effects of subsidy policies on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R&D activities in a unified framework. Despite the conventional argument that subsidies always stimulate these growth‐promoting activities, we find that subsidies asymmetrically affect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R&D activities. Our theoret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research using standard models of human capital might find false neg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ducation subsidies and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17.
运用TFP的变动来对经济增长潜力展开分析,是国内外经济学界的常见研究思路。从新古典模型出发,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TFP进行估算分解,并构建TFP、GDP增长、资本增长和劳动力增长之间的VAR模型。实证研究认为,目前中国已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促进资本要素的有效流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将提高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注重进行技术基础的革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8.
在M-R-W增长模型框架下,将人力资本的内涵扩展至教育和健康两个方面。用教育收益率修正了教育人力资本指标,而健康则主要从投入角度加以测度。应用传统的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DGMM)估计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力资本促使全国省际间人均GDP增长出现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现象,而三大地区内部的经济增长则表现出条件收敛趋势。从教育人力资本产出弹性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正从物质资本向人力资本方向转变。以每万人拥有床位数代表的健康人力资本促进了全国及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