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针对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原因的现状以及国家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这对于解决失地农民合法权益保护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失地农民是现阶段在中国社会由农业化向工业化迅速转变的过程中产生的新词汇。研究失地农民及其权利保护的相关概念,在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更好地处理相关法律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建设性价值。  相似文献   

3.
当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阶段.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便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世界主要商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从以经营者利益为重心转到以消费者权益为重心,消费者保护运动蓬勃发展并日益国际化。在中国.消费者权益应该得到有效的保护.这是工商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4.
周莎丽 《价值工程》2015,(21):14-16
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就我国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现状、原因进行归纳与总结,并结合实际案例,就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的政策下,失地农民权益的实际保护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探索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出现了大批因征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文章通过分析当前社会上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提出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支持体系;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保障机制;实行覆盖广,多档次的保险缴费制度,解决失地农民医疗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晓蕾 《活力》2013,(4):62-62
一、我国残疾人法律保护的现状 1.残疾人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残疾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给予特别的帮助。一方面,残疾人由于生理或者心理的原因,参与社会生活受到诸多的限制;另一方面,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又相对容易受到侵害。所以,无论从帮助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共享发展成果的角度,还是从维护其合法权益、防止其权益受损的角度,都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残疾人特别的保护。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残疾人权益的保护.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残疾人的法律保护也越来越好,自1990年我国针对残疾人保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残疾人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7.
农民土地被征收造成其生存失去保障,引发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给社会的稳定和政府形象造成了恶劣影响,其所隐含的社会矛盾也很深。因此,对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进行法律构建,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统筹城乡发展,维护农村稳定繁荣、促进城市化稳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正日益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对消费者权益进行法律保护的程度如何也已成为衡量现代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此,文章着重论述了我国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专门立法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现行有关立法的不足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有关立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外企业》2004,(1):1-33
土地在现阶段既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又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在加快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日益凸现。建立失地农民的保障机制,是当前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路优先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日趋加快,大量农地被国家征用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成为必然。许多农民在失去了土地之后也失去了相应的权利,造成了大量的权益流失。关注广大失地农民的现状,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事关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应从大局的角度出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完善各项制度,切实维护和保障失地农民的各项权益。  相似文献   

11.
李晓蔷 《活力》2013,(18):43-43
众所周知。电子商务的整个运行过程,都需要法律全程介入。然而,原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却不能完全移植到电子商务上,造成了“法律满足不了现实”的严重问题,故而,解决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只有加强这一领域的法律研究,才能真正确保电子交易过程中充分保护消费者应有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被大量征用,许多农民成为失地农民,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已为政界和学界所关注.笔者在对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制度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以江苏、浙江两个典型省份为例,总结两省在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从而为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障失地农民权益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是对土地上所附着的各项社会功能的合理替代,是对依附于土地之上的失地农民的各项权益的显化。以2003年以来16县(市、区)320户江苏省失地农民安置补偿调查数据为基础,剖析不同社会保障模式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差异,并结合失地农民安置补偿模式的意愿表达,构建以社会保障基金为基础,以养老、医疗、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内容的多元化安置补偿模式,以期为提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保障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各地征用土地的力度不断扩大,失地农民不断增加。由于管理和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失地农民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而是成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和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不仅有违于城市化的初哀,也必然会阻碍我国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切实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已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失地农民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社会问题的时代课题。对失地农民出现的失去生活保障、老龄人养老、医疗费用增加等社会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党和政府及社会应该采取积极配套的对策措施实时地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江津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建设征地失地农民逐渐增加,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生产生活,成为江津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江津市委、市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妥善安置失地农民收到成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江阴市场为例,调查汽车消费市场的现状,分析汽车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立法现状和不足,对我国汽车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一些法律和制度上的建议。这不仅有助于维护汽车消费者合法权益,对我国能够向着汽车强国的方向迈进也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浅析土地非农化过程中失地农民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倩  段鹏辉 《价值工程》2010,29(8):241-242
土地非农化是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和表现形式,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产物。土地非农化过程中,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而且由土地引发的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也凸显出来。本文主要分析了土地非农化对失地农民产生的影响,并探讨解决失地农民权益实现的政策性思考和建设。  相似文献   

19.
赵世强  赵仰华 《价值工程》2015,34(8):237-240
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这一严峻的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城镇化的成败,同时也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十八大召开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权益和未来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以前人对可持续生计理论及分析框架研究为基础,进一步探讨、改进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框架,重点表现可行能力中制度环境、生计资本和农民内生能力三因素相辅相成的关系,三者共同作用促进生计目标的实现,其中制度环境是失地农民生计资本累计、内生能力发挥的支持力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笔者提出实现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就业》2006,(5):38-39
就业是预防失地农民贫困问题的最好办法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一部分农民失地成为必然趋势。而对于世代以土地为生存依据的农民来讲,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保障。对于目前农村存在的情况,一次性给付,不能解决问题。当征地补偿金花销完后,失地农民中相当一部分处在失业状态,由于制度性障碍和农民经济承担能力,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率较低,又不能享受失业、退休、医疗保障,造成大批“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三无农民。如果处理不好,那么他们就将成为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应建立以就业、养老、医疗等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确实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是当前一个新的探讨问题。目前。中央、省、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劳动保障部门正积极探索,会泽县正酝酿成立失地农民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