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在全球范围内对新兴经济体造成了普遍性的打击,尤其是众多发展中国家。考虑到中国经济多年来高速增长,且中国经济体制及货币政策制度较为特殊,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于中国的影响将和对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本文具体阐述了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政策变动对中国宏观经济可能带来的有利及不利影响,分析了退出量化宽松对货币政策造成的冲击,认为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对中国总体影响并不会太大,且长远来看有利于中国实体经济长远发展,并就如何调整货币政策、平稳经济、减小美国货币政策变动给我国带来的负面效应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付琳 《新疆财经》2012,(2):32-35
在应对危机的政策选择上,当利率接近为零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成为部分国家的选择。本文选择了连续推出两轮量化宽松政策的美国和作为全球最早采用过量化宽松政策又在应对这轮危机时重启该政策的日本,介绍了国际金融危机对这两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以及他们各自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内容,并对两国货币政策的侧重点和执行效果进行了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导致真实经济下滑,为应对危机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文借伯南克对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研究提出的金融加速器理论分析了大萧条影响范围、程度以及持续时间长的原因和内在机制,进而分析量化宽松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美联储实行了4轮超宽松的货币政策(QE1~QE4),但随着金融市场功能的逐步恢复,经济复苏迹象显现,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面临着逐步退出的选择。美联储这种非正常的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的实施及其发展,对世界产生了难以预期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的实施及其发展趋势,得出这种政策其实间接的影响了我国农业的生产及进出口,即这种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具有传递性。并且根据这种传递性探讨在今后的农产品贸易发展中我国尤其是辽宁这样的地方,应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5.
美联储逐渐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及由此引起的全球利率及资本流向改变,将使全球金融风险定价与资本结构在未来两三年内经历较大的调整.今年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一方面,美欧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进程有所加快,重新主导全球经济发展,美联储启动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程序;另一方面,美联储的退出政策将加大全球金融动荡,大量资金从新兴市场经济体回流美国,进而对新兴经济体的汇率和金融资产价值产生冲击.美联储退出政策对我国国内流动性收缩有较大影响,国内开始执行“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综合来看,今年我国金融市场依然会面临结构性或季节性的资金紧张压力.  相似文献   

6.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将极大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和跨境资本流动。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和美国及其他经济体现实经济状况两个角度分析了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前景,认为这一政策是利弊权衡后的现实选择,但是退出的过程将充满风险。随着流动性的趋紧和美元利率的上升,当前国际经济体系中潜在的脆弱性有可能暴露,经济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上升。为了应对可能的不利局面,中国应及早练好内功,增强抵御和化解外部冲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先后实施多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对世界经济产生深刻影响。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背景出发,分析美国采取该项政策的原因及其对我国外贸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些西方国家通过注资、贷款、定期拍卖、资产置换、短期资产购买等量化宽松措施向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2009年,美国在采取降息以及扩张央行资产负债表刺激经济未果的情况下,采取直接购买本国长期国债的非常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此达到为财政赤字融资和降低长期利率从而刺激经济的目的。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质上就是美国继续实行美元泛滥的举措,为的是稀释各国对美债权。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我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随着经济逐渐步入正轨,过量货币对经济发展的副作用开始显现。但进入2010年,随着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全球经济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我国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选择。该文运用基本经济理论,对我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必要性、判断指标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宽松货币政策确实面临退出要求,但鉴于传统退出手段给市场带来压力过大,应当通过金融体制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吸收流动性,实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平稳退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逐步退出,国际资本流动发生了根本性逆转,经济基本面脆弱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难逃全球资本流动逆转带来的厄运。相对于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短期爆发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经济增长放缓不可避免。面对经济增长放缓和国内国际因素导致的高利率,中国的货币政策要协调好与美国货币政策的同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以日本银行为典型的"定量宽松"政策和以美联储为典型的"信贷宽松"政策在操作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同的量化宽松政策,其目标指向不同,应根据经济运行的具体状况选择不同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我国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应建立在对经济基本面的科学判断基础上,考虑金融体系和市场结构的特殊性,合理借鉴其他国家实践中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应该目标明确、操作审慎、可预期性强,并且前瞻性地考虑政策的退出方式。  相似文献   

12.
当下全球通胀形势颇为严峻,各国纷纷开始步入加息周期,而美国的第二次量化宽松也即将宣告结束,对QE2之后的政策走向,是加息,还是要继续实施第三次量化宽松,美联储内部也都在争论不息。本文尝试从一个全新的,与主流观点完全相悖的角度,来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在长期与短期的不同影响,并基于此提出一套全新的货币政策与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3.
牟宗君 《特区经济》2014,(2):166-167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在采取第一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又采取了扭曲操作和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这一系列货币政策再带来美国经济气温回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其他影响,本文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研究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及国际黄金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研究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与退出对以G20国家为主要样本经济体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溢出效应差异比较显著;相对浮动汇率经济体,政策对钉住汇率经济体的影响较大;对中国而言,贸易渠道和输入性通货膨胀效应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作用于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传导途径。另一方面,以美联储加息为主要标志的退出机制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常运行带来不小挑战,尤其应警惕潜在的通货紧缩和币值下行风险;此外,加息有助于缓解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但对我国股市可能造成短暂的负向冲击。  相似文献   

15.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各国政府多以扩张性货币政策挽救经济。美国除于2008年推出第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11月更提出第二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希望藉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经济。本文尝试以不同的经济学派的货币理论,分析这宽松货币政策的成效,并藉此对西方经济学派货币政策的一次文献综述,整理不同经济学派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央行相继降低利率,希望以宽松的货币政策使经济尽快走出低谷。到2009年三季度,随着各主要经济体出现复苏迹象,出于对通胀的担忧,各国央行都在研究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问题。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在宽松货币政策退出过程中,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博弈。分析表明央行在货币政策退出时是动态非一致的,应对央行采取其他约束,使其的承诺是可置信的。  相似文献   

17.
正在欧美经济复苏、量化宽松退出的背景下,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竞争力正在出现分化,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将变得更加迫切。对中国来说,竞争力提升仍然是必需的,且其过程会相当漫长。图为2013年8月3日,施工中的上海中心。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遭遇重创,在各国央行宽松货币政策和政府财政刺激计划的扶持下,复苏格局初现。2013年迄今,美国经济强势复苏,欧洲也渐渐摆脱了负增长阴霾。可是,以往被寄予厚望的新兴经济体,却开始面临挥之不去的增长阴影。增长放缓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格局在持续动荡中加速变化,随着2014年美联储启动量化宽松政策(QE)退出程序,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作为全球影响最为广泛的货币政策正在发生转向,从而使全球步入“后QE时代”,而这也标志着全球将不可避免地迎来一个新的金融大调整时期。  相似文献   

19.
近期,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正式推出。为此,本文考察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历史,分析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全球性流动性泛滥的内在联系,指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金融体系的不利影响,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保障我国金融体系安全的若干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美国当地时间2010年11月3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再次启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QE2。这是继全球金融海啸之后,美国欲再次以其他国家的美元资产为人质,让全世界为其债务买单。对美国货币政策的梳理和分析,有助于看清美国的真实意图,并采取合适的政策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