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当前,关于房价的讨论甚为热烈。房价作为房地产市场一个重要的风向标与调节器,其备受关注是房地产市场发育逐步趋于完善的标志。然而,很多争论却没有建立在一个科学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上,进而讨论的标的物———房价,在内涵上却不是同一性概念,这样的讨论不利于学术的继承和发展。本文试图对房产涨价的内涵从几方面加以剖析,进而观察几种应对“涨价”政策的有效性。一、房产涨价的内涵理解1.房价的涨跌不同于工业品的涨跌,不具有直接参照基础工业品是一种同质化产品,一个工厂生产的同一型号产品无论在什么地方销售都不会改变其…  相似文献   

2.
《江苏楼市》2005,(5):13-13
前有接二连三的的房产新政,后又面临着抑制房价的“组合重拳”,南京的房产投资者再也坐不住了,最近几天,相对平稳的南京二手房市场出现了房源增多的迹象。业内人士称,南京二手房市场上出现了投资者抛房的现象,但这些房子目前尚未对南京二手房市场的房价产生足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不断攀升的房价使得购房难成为倍受关注的民生问题。近期民间发起的由网络迅速波及现实的“不买房运动”试图以“三年不买房”迫使房产开发商减价抛售,这场运动的效用将会如何,本文从房产市场参与主体的利益博弈关系中探讨“不买房运动”的宿命,并尝试从中得到可能解决房产调控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江苏楼市》2005,(8):6-7
国家七部委八项措施稳定全国房价,国务院转发相关稳定房价的通知,江苏制定“铁八条”稳定住房价格……上半年政府密集出台的房地产政策“组合拳”,打出了政府稳定房产市场的决心,更唤醒了江苏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在对全省今年上半年楼市的最新统计数据进行了认真分析后,江苏省建设厅指出:全省房地产市场发展平稳,房价涨幅趋于稳定,全省房价的过快上涨将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如今“投资房产”已是不少市民津津乐道的话题,这是因为大家看到近几年江城的房价成倍上涨,都在后悔当初没有投资房产。毫无疑问“投资房产”是一种较有市场前景的投资方式。但投资前,一家要对地段,价格,供求关系等整个市场形势进行仔细分析,切莫“人云亦云”。  相似文献   

6.
《江苏楼市》2005,(1):16-17
究竟是房价上涨导致地价的上涨.还是地价的上涨推动房价的上升?仅仅在几个月之前.国家土地资源部,国家建设部两大政府权威部门还就持续上涨的房价陷入了一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随着南京土地行市下跌和房产遭遇市场拐点舆论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一争论显得毫无意义。曾一路领跑中国地产界的南京楼市.土地挂牌。房产建设至楼盘销售等地产开发中的诸多环节均开始一反“常”态。  相似文献   

7.
上半年,浦东房地产市场与全市房地产市场整体供不应求,房价稳中趋涨基本一致。同时,放在全市房地产业背景下分析,浦东房地产业结构、品质方面出现了一些可喜的新变化,具体来说,在确保总量领先、继续强化数量上“东多西少”格局的同时,浦东房市在全市房地产市场上发挥的“龙头”作用在逐渐改变着内涵,渐趋改变全市房产品质上“西重东轻”的传统态势。  相似文献   

8.
从“国六条”到“国十五条”,在政策收紧,严打炒楼呼声一天高过一天的形势下,还能不能投资房产,该如何投资,成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对此,《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链家地产”市场总监金育松。他认为,在房产市场调控之际,理性投资是必须的,但市场的调整也带来了一些投资机会。金育松解释说,一方面,从房产市场的整体走势来看,强大的刚性需求和有效供给不足,决定了一些地区的房价依然处于上升通道,价格回落的概率不大;另一方面,整个市场的观望情绪给了投资者更多的选择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规避部分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9.
郴州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始于1998年,2001年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连续几年商品房供不应求,房价不断上涨。2004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采取把住土地供应和信贷投放两个闸门,促使固定资产投资降温,房地产业首当其冲,尤其紧缩信贷政策使得郴州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在短期内逆转,商品房销售增长势头趋缓、商品房存量结构比例失调、房价滞涨,房市发展态势不明。本文主要对郴州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形势以及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预测2005年郴州房产市场走势。  相似文献   

10.
在前几年房价大幅上升时期,曾经有一个熟悉的名诃——“空关房”,那是特指房产投资者购入房产以后既不入住也不出租,而是坐等房价上升后抛出的现象。此后,随着房价涨幅的逐渐回落,后入市的投资者在看好房价走势购入房产的同时,为了减轻还贷的压力,实行以租养贷的策略,由此,部分投资者手中的新房进入了租赁市场。  相似文献   

11.
王静  沈锋 《上海房地》2004,(11):23-24
上海的房价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遭遇“硬着陆”。但是,1998年以后,上海的房地产市场逐步走上复苏之路,房价也随之逐步回升,尤其是2003年以来,更是突飞猛进,2004年上海的房产均价更是跃居全国第一,可以说,上海的房价正处于历史的巅峰。针对上海房价的高位运行,市场争议较大,众说纷纭,褒贬各有之。作为全国经济的桥头堡,如何正确认识上海的房价已经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东南置业》2013,(11):93-93
近几年来,各地房价节节攀升,“越调越涨”的怪循环也让购房者措手不及。长久以来,开发企业和购房者之间的信息无法对称,购房者难以全面、深入了解房价的真相。为了摆正买卖双方之间的信息天平,助力中国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克而瑞信息集团旗下独立第三方房产价格指导平台“克而瑞房价”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3.
夫妻共有房产与其他类型的房产相比十分特殊:房产证上写的可能是夫或妻一方的名字,而房产却归夫妻双方所有。购买这种房产已引起多种纠纷,其主要的纠纷形式表现为:夫或妻一方将房产出售给购房人后,夫妻双方因房价巨幅上涨、交易条件不够理想而反悔,遂以交易系其个人行为,配偶中的另一方以并不知情为由主张买卖合同无效。面对房产交易中的“夫妻房”,购房人可以区分以下四种情形并加以处理:“夫妻姻房房”。产证上只有夫或妻一方的名字且购房人不知该房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七条第二项…  相似文献   

14.
不平静的2004     
王敏 《国土经济》2005,(1):24-26
又一年过去了,对房地产业来说,2004年是个为房产而“狂”的年份。不论是政府的宏观调控,还是地产名家的预测之词,无不落于最被关切的话题上,房价。频频的政策出击,“看不懂”的房价形势,蒙味不清的市场前景,人们跟风而动的购房狂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纵观当前市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楼市调控效果基本达到了”,骊特(中国)房产集团福州分公司常务副总郭华告诉记者,在调控政策的“施压”下,市场成交量环比下降了60%。而最近两个月大约回升了10%。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导刊》2005,(22):33-33
关键词:新国八条 起因:为表明中央政府坚决抑制房价快速上涨的态度,使“新政”更为明晰。 时间:4月27日及5月11日 聚焦:4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分析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研究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问题,并提出八项措施引导和调控房地产市场,被媒体称为“新八条”; 5月11日,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银监会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从规划、土地供应、房产转让等方面对“旧国八条”进行了细化。《意见》使“新国八条”在操作性上明显强化,遂成为“新国八条”的最新版本。 影响力:新政后,上海等部分城市房价下跌,但北京、深圳等较少泡沫的城市房价依然在涨。成交量大幅下降,市场观望值增加。  相似文献   

17.
王慧 《楼市》2005,(15)
粗粗算来,1998年开始的二手房交易热潮到如今已有7个年头。而整个调控是在2004年———房产火热的背景下开始的。先是对二手房交易开征“20%个调”重税,开了全国之先河。由于开征后房价不但没下来反而还变相上涨,所以,单一性的“新政”实施了仅仅8个月。当时的利率属于历史最低水平,10月的加息又是一个全面性的利率调整。所以这一次加息丝毫没有挡住需求的热情,成交高潮一直延续到2005年的一季度。2005年,被人们称为“调控年”。4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的办公会议中提出了调控楼市的新八点,加上时隔不到半年的2次加息、银根收紧(限贷、增加首付款成数等)等等政策信息使得2005年上半年的房产市场定位在了宏观调控这个主旋律上。确实,连连施手的宏观调控让一直扶摇直上的房产市场有点措手不及。而这一连串“调控组合”后,市场气氛也极度“降温”。房产感觉仿佛触到一片寒流。  相似文献   

18.
动态     
《企业导报》2005,(8):9-10
武汉房价最新预测全年涨幅:5%-8%,“房产新政”威力初显上周武汉房价出现微跌,开发投资放缓湖北省房地产市场降温,户型120平方米:武汉商品住房销售的分水岭,武汉商品房上半年预售成交均价:3023元/平方米。  相似文献   

19.
针对“非理性繁荣”的房地产市场,中央政府在短短两个月内连出三道金牌.这被市场称为新一轮调控的“房地新政”。由此.房价居全国首位的上海房地产市场走向再次为业界密切关注.但对于历来被称为“政策市”的上海房地产市场来说.新一轮的政策调控也意味着房产市场相关利益主体的又一次博弈升级。  相似文献   

20.
一、房产投资的特点 购置房产不外居住、出租和增值三种目的。 居住购房是基本消费,是房产实际需求。购房人将房产作为耐用消费品,看重的是房产的居住功能。居住购房主要取决于收入、房价、房租和房价预期。房价看涨,迟买价更高,需求会提前释放;房价看跌,迟买价更低,需求会后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