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全球石油石化工业景气回升,产品需求快速上涨,跨国石油石化公司利润大幅度增加;乙烯产能继续小幅度增加,亚洲成为世界乙烯产能增长最多的地区;世界石化生产基地明显向中东地区偏移,东南亚地区的投资稳步推进;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有望成为世界石化巨头之一;并购活动扩展到更多的战略投资者、金融投资者和私有资本投资者,跨国石油公司趋向全球巨型并购。2004年,我国石化产品消费量持续稳步增长;主要石化产品产量和主要进口指标再次刷新记录;乙烯装置建设投资高涨,新增产能39万吨;国外石化产业加速向中国转移,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石化行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出口退税减免政策使出口依赖型企业景气受阻;生物质深加工己具备一定规模,也取得可喜的进展。在良好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下,2005年,我国石化行业将持续快速发展,石化产品产量继续上升,产品进口增幅减缓,石化产品需求依旧强劲增长,石化行业增长速度估计略低于2004年。  相似文献   

2.
2006年世界石化工业继续处于景气状态,主要石化产品需求增加,乙烯生产能力较上一年增加2.8%.中东地区生产乙烯的原料结构面临调整,全球低成本石化原料开发延伸到北非和中亚.世界石化生产基地继续东移,亚洲和中东地区的石化项目投资持续活跃,拉美地区新兴国家石化产业发展引人关注.跨国石化公司并购趋向专业化领域,中国民营企业成为跨国公司的并购目标.2006年中国乙烯生产能力从2005年的766万吨跃增到968万吨,乙烯产量达到941.2万吨,比上年增加22.2%,其他主要石化产品产量均位于世界前列,石化产品进口增长幅度下降,出口明显增加.中国乙烯项目的合资建设方式由技术与资金的合作,转向原料与资金的合作,为具有资源优势的国家或跨国石油公司提供了合作机会.预计未来中国石油石化行业新的投资重点将趋向于节能与环保.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世界石化工业继续处于景气状态,主要石化产品需求增加,乙烯生产能力较上一年增加2.8%。中东地区生产乙烯的原料结构面临调整,全球低成本石化原料开发延伸到北非和中亚。世界石化生产基地继续东移,亚洲和中东地区的石化项目投资持续活跃,拉美地区新兴国家石化产业发展引人关注。跨国石化公司并购趋向专业化领域,中国民营企业成为跨国公司的并购目标。2006年中国乙烯生产能力从2005年的766万吨跃增到968万吨,乙烯产量达到941.2万吨,比上年增加22.2%,其他主要石化产品产量均位于世界前列,石化产品进口增长幅度下降,出口明显增加。中国乙烯项目的合资建设方式由技术与资金的合作,转向原料与资金的合作,为具有资源优势的国家或跨国石油公司提供了合作机会。预计未来中国石油石化行业新的投资重点将趋向于节能与环保。  相似文献   

4.
2003年世界和中国石化工业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全球石油化学工业开始复苏,石油公司利润大幅上升,化工公司毛利总水平仍在低位徘徊;世界乙烯净增能力创20年来的最低,中东成为乙烯产能增长最多的地区;亚洲地区石化产品需求持续增长,石化行业投资再度活跃;石化制造业出现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倾向,中国和中东地区成为国际资本投资的热点;石化公司兼并重组以结构性调整为主,欧洲收购交易活跃。2003年,我国石化产品需求量继续攀升,主要石化产品产量再创记录,主要石化产品进口量继续大幅度增加;国家对石化产品进一步实施关税减让政策,同时,加强了市场监管力度:石化行业外商投资加快,民营石油石化企业异军突起。展望2004年.全球石化业将由复苏转为走强,装置开工率稳步提高,有更多的项目开工建设。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将是石化工业继续向上发展的主要动因。初步预测,2005年和2010年,我国乙烯需求量将分别达到1500万吨和2000万吨以上,乙烯生产能力将分别达到900万吨和1400万吨。  相似文献   

5.
2005年,新疆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石油、天然气和主要石化、化工产品产量增长,天然气产量首次超过百亿立方米;二是石油石化生产增势强劲,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工业产值和销售收入均超千亿元;三是石油石化建设投资继续增长,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加快。  相似文献   

6.
王珺 《国际石油经济》2007,15(12):42-49
通过分析1974-2005年美国主要石油公司的投资数据,总结出在不同的原油价格下美国主要石油公司的投资特点和主要业务板块的投资行为;总投资油价高度关联、总业务板块的投资额和投资比例随着油价变化而调整、油价剧烈变化时容易发生公司并购.近30年来,美国主要石油公司的油气生产业务更倾向国外,注重天然气和海上油气的开发.在炼油业务方面,美国主要石油公司炼厂数量减少,规模扩大,技术升级加快,开工率提高,环保成本大幅度上升,炼油操作成本持续降低,在毛利稳定.油品销售方面,加油部数量下降,单站销量上升,加油模式开始转型,单站投资增加,零售利呈下降趋势.在油价持续高涨、环保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美国主要石油公司开始重视非常规石油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视恪守社会责任,宣传清洁能源和经济能源.  相似文献   

7.
世界海洋油气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秋  张国忠 《国际石油经济》2005,13(3):43-44,57
近10多年来、世界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稳步上升,2003年海洋石油生产量达到12.57亿吨,约占世界石油总生产量的54.1%。2004~2008年将是深海油气勘探的活跃期。2004年深海石油产量的可满足全球石油需求的5%、到2010年,深海原油产量预计可达850万桶/日(4.3亿吨/年)、可满足全球石油需求的9%。2005年亚太地区海洋油气投资占世界的165%,预计2008年将增加到19.5%。到2008,亚太地区海洋石油产量有望从2002年的1.65亿吨增加到2995亿吨。亚太地区海洋油气项目及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将是中国、俄罗斯(萨哈林岛)、印度尼西亚、印度,澳大利亚及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8.
2012年上半年,石油需求低迷,供应充足,库存高企,供需从2011年同期的偏紧转为宽松;国际油价波动较大,一季度升至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最高水平,二季度大幅回落.天然气市场需求和产量小幅增长,供需保持平衡;北美、欧洲、亚太三大天然气区域市场价差扩大.全球油气并购活动持续低迷,北美非常规气并购市场迅速降温.国际大石油公司生产经营指标下滑.中国石油需求增速大幅回落,对外依存度再创新高;成品油价格前升后降,石油石化行业效益持续下滑;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进口量大幅上升,进口气价倒挂严重.下半年,预期世界经济依然疲软.石油供需仍将宽松,油价略有回升,但将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天然气供需继续平衡,三大市场价差仍将维持.中国经济企稳,国内成品油需求有望平稳增长,但涨幅低于预期;天然气将保持消费量与产量、进口量齐增的态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运行2005年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中国石油化工生产快速增长,市场需求旺盛,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进出口贸易活跃,民营石化企业蓬勃发展,石化产业的区域结构更趋合理.展望今后,中国石化工业仍将处于迅速发展的上升阶段,存在诸多有利因素:全球经济的较快增长将继续推动对石化产品的需求;国内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形成对石化行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稳定的政策环境,将为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新动力;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将促使大量国外资本和民营资本进入石化领域,为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与此同时,中国的石化行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矛盾,例如,快速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提高国际竞争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矛盾,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与行业技术、管理水平落后的矛盾等,面对这些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问题,应认真对待,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1月份,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回升态势良好,产值、产量继续大幅增长,部分行业开工率改善;主要石化产品市场需求继续回升,价格总体平稳上扬;行业投资增速加快;对外贸易降幅持续缩小。但是,行业产能过剩、化工市场疲弱、出口形势严峻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