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恐怖语境下的恐怖主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恐怖主义是指以非法、非理性、违反人类社会公认准则的方式 ,用暴力、威胁或其他破坏性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或其他非纯利己目标的思想逻辑和实践活动 ,对国际安全造成了强大的冲击 ,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更多不确定的因素。为回应恐怖主义的挑战、打击恐怖主义 ,美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努力将恐怖主义描绘为非法与邪恶的化身、人类之公敌 ,以使其“反恐战争”合法化。但这种简单化、脸谱化的认识 ,极易混淆各种“恐怖组织”之间的差异 ,引起恐怖主义与民族解放运动等概念之间的矛盾 ,并与国际战争法的一些原则相冲突  相似文献   

2.
试论国际恐怖主义概念、特征和根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11”美国发生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后,绝大多数国家纷纷表示,恐怖主义是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而且已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但国内外对什么是恐怖主义,特别是国际恐怖主义,说法多样,莫衷一是。因此,对于什么是恐怖主义,急待统一认识。作者就恐怖主义定义进行了溯源,介绍了目前有关恐怖主义的定义和盛行的看法,比如:认为“恐怖主义是弱者反抗强权的武器”,“恐怖主义是反西方强权的战争”,“有些国家在推行恐怖主义双重标准”。作者认为,认识恐怖主义是为了消灭恐怖主义。反对恐怖主义是一场长期而艰巨的斗争,只有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才能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反对恐怖活动任重道远,国际反恐怖主义,中国要有所为。  相似文献   

3.
恐怖主义可被视为全球化的一种形式 ,即非正式暴力的全球化 ,数世纪之前以海盗活动为表现形式。现在 ,美国将地理空间视为恐怖行动的载体 ,而非阻隔暴力的屏障。非正式暴力的全球化反映了非对称相互依赖的形式 ,使得 2 0世纪 70年代相互依赖的某些教训愈加突出。国家对“9·11”事件以来非国家恐怖行为的反应表明 ,作为集体合法性之源和政策协调的舞台 ,国际制度既有其重要价值 ,又存在局限性。从规范的角度看 ,“9·11”事件赋予朱迪斯·辛克莱所谓的“恐怖的自由主义”以新含义 ,它提醒我们 ,自由社会应信任维护其繁荣条件的多边努力。  相似文献   

4.
恐怖主义的概念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认为 ,国际社会体系的结构决定于各行为体对自身及相互关系的认识。将这一假设用于恐怖主义问题上 ,我们可以看出 ,恐怖实际上也是人类历史上一种被普遍使用并且适用的政治手段。广义的恐怖主义应该包括所有具有政治目的的暴力行为 ,其中应该有国家暴力行为、团体暴力行为和个人暴力行为。但是 ,随着历史的发展 ,国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关于恐怖主义的定义权逐渐被国家这一国际关系行为体垄断 ,一般定义为团体或个人的反政府、反社会的暴力行为。在目前的国际社会中 ,随着国际公共权力进一步向美国集中 ,美国基本掌握了恐怖主义的定义权 ,并借此领导国际反恐运动 ,进一步巩固其霸权地位。所以 ,认识恐怖主义、特别是国际恐怖主义定义的本质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马华 《新西部(上)》2009,(10):101-102,95
确立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特征是界定恐怖主义犯罪及有效地同恐怖主义作斗争的前提。恐怖主义犯罪的本质特征在客观上是实施犯罪活动的反人类性,在主观上具有政治、宗教或社会目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关于国际政治若干问题研究综述(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 关于恐怖主义问题  冷战结束以后,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已成为国际社会一大公害。国外对恐怖主义的研究早就开始,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2 0世纪80年代起,恐怖主义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9·11”事件后成为国内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对恐怖主义的定义、根源、类型、特点以及国际反恐对策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出现了一大批论文和专著,提出了很多深刻的见解,深化了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一)恐怖主义定义的共识与争议恐怖主义的定义是研究恐怖主义的逻辑起…  相似文献   

7.
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对恐怖主义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解释,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定义尚存分歧。由于对恐怖主义的话语权几乎被国家这一国际关系行为主体所垄断,故战争及专制恐怖行为常常被忽视。在国际社会中,反什么“恐”、用什么“反恐”、怎样“反恐”事关各民族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如何看待战争恐怖行为则是重要分歧所在。包括战争在内的恐怖主义行为是人类互相残杀的怪物,打击恐怖主义单独依赖军事手段难以成功。总体上看,人类尚未找到有效的办法来解决恐怖主义这一世纪难题。  相似文献   

8.
<正> 在国内许多报刊杂志(有些还是专业学术杂志)上,有些文章往往混同使用“国际货币”与“世界货币”两个词汇。许多人认为:“象美元、英镑、日元等在国际上常用的货币,也即世界经济中的中心货币、关健货币、主导货币就是国际货币,国际货币就是国际通用货币的总称,同时也就是世界货币。”从理论上来看,这种说法是很不正确的。一、真正的国际货币真正的国际货币即国际货币的本质定义应是“国际社会共同创造和共同使用的货币,是世界货币的高级信用形式”。它必须具备两个基础条件才能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1)国际社会所共创和共用,从一开始就取得国际社会的共同承认,取得世界范围内的流通和使用。(2)它  相似文献   

9.
张晰 《魅力中国》2014,(18):27-27
恐怖主义是指一定的组织有预谋地对平民或者民用设施实施暴力。营造恐怖气氛。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我们既不能把所有的犯罪活动都归结为恐怖主义,人为造成恐怖气氛。同时,又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必须正视所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始终保持高度警觉。文章提出了打击恐怖主义的四个对策,希望能为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活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的冲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关于当今国际关系的现状 ,存在不少理论模式 :“历史终结论”宣布了意识形态冲突的终结和政治经济自由主义的全面胜利 ;“文明冲突论”预言国际暴力活动将主要发生在文明之间而不是在国家或意识形态之间 ;“现实主义学派”则坚持认为自修昔底德和马基雅维利以来国际关系本质上并没有变化 ;“全球化论者”宣称全球化将迫使观点不同的人都看到全球化必将带来和平与民主。这些理论模式给我们很多启示 ,但都难以解释三个客观事实 :第一 ,强权之间的对立 (和小国家利用这些对立的能力 )并没有消失 ;第二 ,如果说国家之间的战争正在减少 ,那么国家内部的战争却有增无减 ;第三 ,国家的对外政策不仅取决于诸如经济和军事力量这样的现实主义的地缘政治因素 ,而且也取决于国内政治和领导人的个性。在过去的 10年里 ,国际关系紧张的主要根源是国家内部 (和国家体制 )的分裂与经济、文化和政治一体化进程即全球化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1.
70年代以来,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十分猖獗。恐怖活动日益被当作向某一政府施加压力的手段,也可以说是一种武器。一些反对技术进步,反对核武器,反对堕胎,反对污染等组织,也采用恐怖手段。美国兰德公司恐怖主义问题专家认为,“可以把国际恐怖主义的出现看作是一种新的全球性游击战”。神秘的人物阿布·尼达尔是中东和欧洲赫赫有名的巴勒斯坦恐怖组织的头目。  相似文献   

12.
关于当今国际关系的现状 ,存在不少理论模式 :“历史终结论”宣布了意识形态冲突的终结和政治经济自由主义的全面胜利 ;“文明冲突论”预言国际暴力活动将主要发生在文明之间而不是在国家或意识形态之间 ;“现实主义学派”则坚持认为自修昔底德和马基雅维利以来国际关系本质上并没有变化 ;“全球化论者”宣称全球化将迫使观点不同的人都看到全球化必将带来和平与民主。这些理论模式给我们很多启示 ,但都难以解释三个客观事实 :第一 ,强权之间的对立 (和小国家利用这些对立的能力 )并没有消失 ;第二 ,如果说国家之间的战争正在减少 ,那么国家内部的战争却有增无减 ;第三 ,国家的对外政策不仅取决于诸如经济和军事力量这样的现实主义的地缘政治因素 ,而且也取决于国内政治和领导人的个性。在过去的 10年里 ,国际关系紧张的主要根源是国家内部 (和国家体制 )的分裂与经济。  相似文献   

13.
如今的恐怖主义不需要政府支持,因为它靠的是三股潮流:自由社会的开放性、获取暴力技术的便捷性和极端的全球性仇恨思想。只有在每个方面都采取对策才能制止恐怖主义,这其中,一种互信、互谅、互助、互惠的国际关系的建立和巩固将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制度和国情不同,中国诱发恐怖活动的因素相对较少,国际恐怖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和冲击较小。但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也给中国再次敲响了警钟:中国绝非远离恐怖主义的“安全岛”,中国在对付恐怖主义问题上切不可掉以轻心。翻开世界地图,人们不难发现中国与国际恐  相似文献   

15.
震撼世界人心的"9·11事件"是人类文明史上黑暗的时刻.新世纪伊始,全球化时代的人们在同一时间经历了这一悲剧.不仅如此,冲击过后,人们又不得不面对国际社会与恐怖主义之间的新战争.恐怖主义的新威胁与反恐怖主义的新战争为21世纪的世界和平笼上了浓重的阴影.然而,国际社会反恐怖主义集体行动也许是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如同二战后塑造布雷顿体系一样(那个体系是为了根除导致二战的深刻经济与政治根源),而反恐怖主义集体安全体系可能使得千呼万唤的冷战后世界秩序成型.  相似文献   

16.
现行的国际体系不仅存在着政治和经济结构的不同,而且还存在着知识结构的差异。政治、经济结构中处于核心的国家或地区,不断通过知识的创造向国际体系推行“一元”的、“普世性”的知识;而在政治和经济结构中处于边缘的国家或地区,则不断强调文明的“多元性”和“特殊性”。知识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与20世纪国际体系在政治和经济上出现的核心区(国家)和边缘区(国家)的结构相对应,20世纪的国际体系在知识上也相应出现核心区(国家)和边缘区(国家)的结构。所谓知识领域的核心区,主要是指那些创造概念和范畴的地区,而边缘区自然是指那些消费核心…  相似文献   

17.
商务外交:美国实现贸易政治战略转变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商务外交的新视角论证了美国实现贸易政治的途径。商务外交是一个国际政治经济学概念,是当代国际关系和国际贸易政策中的商务利益与外交战略的交融。从政治外交到商务外交是美国实现贸易政治的重大战略转变。这一转变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1)商务外交贯穿于美国贸易政策和对外战略制定、实施和调整的全过程;(2)商务外交是美国实现国际政治和外交目标的最佳途径;(3)商务外交是美国驾驭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和实现区域贸易外交政策的主要途径;(4)商务外交是美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恐怖主义活动频发,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威胁,使人民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恐怖主义分子给全社会带来了恶劣影响。本文以"3·01"昆明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为例,在我国政府防范恐怖主义危机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恐怖主义的类型和恐怖主义防范现状,提出了我国政府防恐机制单一、缺乏国际合作、防恐立法不科学以及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当前我国反恐现状和防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构建系统机制、完善社会福利的防恐危机管理机制构建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以来,国际恐怖势力几经起伏,伊拉克战争后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活动特点出现了明显变化,反弹力度、反恐难度和地域广度都在增加。恐怖主义作为非传统安全中最突出和最现实的威胁,其危害性不断上升,已成为国际社会将长期面临的诸多全球性问题之一。近日,本刊编辑部记者蒋尉(以下简称“蒋”)就9·11”之后的国际恐怖活动及反恐斗争的新情况新动向,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政所副所长王逸舟研究员(以下简称“王”)。王:近期内,恐怖主义活动呈现全球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某些区域更为集中和剧烈,如从北非、中东到西亚和中亚的所谓“…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当代中国定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现在国内外的看法和议论越来越多,我个人归纳了一下,至少有十种有趣的说法。它们有不同的重点与取向,或大相径庭,或殊途同归,或差异微妙。兹列举如下:(1)“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进行中的时态,瞄着(中等)发达国家的位置;(2)“中国是一个第三世界国家”——重点在于同第二世界尤其是第一世界的分野;(3)“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强调反抗资本主义体系的主宰或演变企图;(4)“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东方国家”——文化意涵浓厚,显示出亲和感与某种身份意识;(5)“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