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一、农产品销售市场(一)粮食销售市场走势预测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的粮食收购价格普遍上扬,平均价格上涨幅度达到了30%左右。分品种看,稻谷收购价格涨幅最高,达到35%以上;其次是小麦收购价格,幅度在28%左右;玉米、大豆。  相似文献   

2.
今年全国农村粮食收购价格坚挺上扬,平均价格上涨幅度超过40%,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涨幅高,涨势最强的一年,分品种看,小麦和稻谷涨幅最高,全年一路上扬,到今年四季度又上了一个台阶;玉米价格保持坚挺,稳步上升;大豆则较为稳定,价格涨势较弱。今年全国粮食价格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1.1993年四季度粮食收购价格高速爬升的惯性影响。2.今年6月国家粮食提价政策出台的带动。3.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的推动。4.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及出口需求快速增长影响,国内粮食供应偏紧,带动了粮价上扬。5.宏观管理跟不上物价放开的新形势,人为哄抬现象加快了粮价上扬。  相似文献   

3.
进入1995年以来,天津农村粮食收购价格上涨势头依然强劲,与去年同期比较,今年1-5月份天津农村粮食收购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超过了85%,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小麦价格上涨了71%,稻谷价格上涨了88%,玉米价格上涨了87%。这三种粮食产品收购价格均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但今年上半年天津农村粮食收购价格上涨的态势与去年相比有所不同,总的来看,去年具有较为明显突然暴涨特征,而今年上半年则是逐月爬升,表现出持续上扬特征,影响今年上半年粮食收购价格涨幅偏高的主要因素:一是去年粮食收购价格涨势过猛的翘尾带动影响。二是去年天津农村小麦稻谷产量减少,本地供给不足,受外地调进购入价格偏高的拉动影响。三是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粮食生产成本不断增大的推动影响,四是随着天津农村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饲料主要是玉米供给不足,缺口日见扩大,推动了玉米价格不断上扬。  相似文献   

4.
进入8月份,天津农村粮食收购价格不断上扬,涨价幅度为今年以来的最高值,8月份天津农村粮食平均收购价格达到每公斤1.15元,与去年同期比较上涨了47.4%,比今年上半年粮价也提高了25%,是今年以来涨价幅度最高的月份,从不同品种看,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收购价格均有较大幅度上扬,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了78.9%,51.3%,47.3%和13.9%,比今年上半年平均价格分别提高了27.8%,14.6%,18.3%和9.2%。可见,稻谷涨价幅度最高,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成为粮食涨价中最引人注意的品种。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今年6月10日粮食购销价格改革的推动,以及税制,外贸,汇率等改革的连锁反映,也有物价监管不力,变相涨价,不法商贩哄抬物价对农村粮价的刺激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准确判断1994年下半年农产品价格的基本走势我们先来看看上半年农产品价格的基本状况。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食品类价格指数月月超出消费品价格总指数。特别是粮食和肉类产品,涨势十分强劲。6月粮食零售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52%,肉类比去年同月上涨34.9%,分别相当与同期消费品价格总水平上涨率的2.29倍和1.54倍。 1993年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集中在下半年。1994年元月份以来,主要农产品集市贸易价格几乎是逐月上扬。到7月份,籼米已比去年12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销售市场〈一〉粮食销售市场走势预计今年第1季度天津农村各地的粮食收购价格,与去年同期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扬,粮食平均收购价格上涨幅度在20%左右。分品种看,上涨幅度最高的是玉米,达22.2%;其次是稻谷,为21.1%;小麦为10.4%;大豆仅为2.3%。  相似文献   

7.
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村粮食收购价格依然坚挺,继续保持了较高涨幅,与去年同期比较,上涨幅度超过40%,仍是我国物价大幅上涨的主要因素,但与去年比较,粮价涨幅有较大幅度的回落,粮食价格逐渐趋向稳定,粮食收购保持较高涨幅的主要原因:一是旺盛的需求拉动,二是强劲的农用生产资料价格涨势的推动,由于国家调整了农产品进口政策,增加粮食进口,今年前5个月粮食进口数量增长70%,而出口数量下降92%,对国粮食价格产生了极大的平抑作用,粮食价格强劲的上扬势头得到有力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粮价上涨较快。1994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1.7%,其中粮食上涨50.7%,被称之为通货膨胀的“带头羊”。1995年,国家定购粮虽实行了统一定价,未提高多少,但市场粮价却仍一路攀升,居高不下。据山东省1—9月份统计资料,粮价平均上涨幅度为40.4%。过去,我国粮价一直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水平,近两年则变  相似文献   

9.
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从明年新粮上市起,3种小麦将提高最低收购价格,而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的提高幅度也将在明年公布,国内粮价明年逐步与国际粮价接轨。  相似文献   

10.
煤炭价格总水平小幅上扬有关专家最近预测,供略大于求将是今年国内煤炭市场的基本格局。但受成本推动等因素的影响,煤炭价格总水平会有小幅上扬。去年全国产煤135亿吨,目前的库存达2亿吨左右。今年煤炭部将把煤炭总产量控制在去年的水平上,这样全年煤炭总供给量...  相似文献   

11.
刘煌松 《上海改革》1994,(11):25-26
1992年以来上海经济一直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1992、1993年经济增长速度均接近15%,1994年1-7月经济增长速度为13.4%,美中不足的是自1993年以来上海的物价水平也一直在高位运行,1993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了20.2%,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了28.0%,燃料原材料动力价格总水平上涨了29.2%,今年上半年,在去年大幅上扬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消费品市场动态分析 6月10日,国家出台了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为主的粮食购销改革方案,各地普遍出现排队购买粮油现象。部分地区出现小范围抢购粮食、植物油及其制品的情况,有关部门及时采取凭本限量等措施缓解了市场出现的震动。但由于粮价上调幅度过大,几乎对所有制成品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搭车涨价现象已有发生,新一轮通货膨胀预期心  相似文献   

13.
进入今年第3季度以来,天津农村粮食收购价格继续保持坚挺上扬的态势,与今年上半年比较,8月份天津农村粮食收购价格平均水平上涨了11%左右,涨幅进一步提高,分品种看,小麦由于新粮上市,收购价格受到打压,每公斤价格较上半年降低3分,下降1.8%,稻谷收购价格继续上扬,每公斤价格提高了0.20元,上涨12.1%,玉米价格坚挺,每公斤价格提高0.18元,上涨13.1%。影响今年第3季度粮食收购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今年我市夏粮总产量达65万吨,增长28.8%,夏粮的大丰收为减缓粮食价格上扬冲力,稳定粮食市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是国家专储玉米抵津,使本市极其紧张的饲料粮供需矛盾略有缓解;三是天津粮食市场总格局仍是供需偏紧,稻谷在第3季度进入了新粮收获前最紧张的时期,饲料玉米仍是供不应求,市场难买,四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继续攀高,粮食生产成本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全国农村粮食收购价格继续保持了较高的涨幅,与上年比较,涨幅有明显的回落,下半年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变动相对平衡,渐入正常轨道,从总体上分析,今年粮食出售价格已经逐步摆脱了1994年持续高涨的险峻局面。今年全国农村粮食出售价格走势趋稳的主要有利因素有:一是今年全国粮食生产丰收,总产量在9100亿斤以上,较上年增加200亿斤。二是国家粮食净进口政策落实到位,进口量大幅度增加,而且进口粮食品种结构明显改善,截止7月份累计,进口小麦439万吨,较去年增加61%,进口大米13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1倍,进口玉米的186.4万吨,进口量大是近年来没有的,粮食供给量的增加,对缓解供求矛盾,平抑粮价,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虽然刚刚过去的1993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进一步减少到接近警戒线——只有16.5亿亩,但粮食总产量却大体与1992年持平。不过,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多年丰收,可粮价却年年上涨,尤其是在1993年粮价放开后。甚至在收获收购季节,也只是稍稍回落后又很快  相似文献   

16.
《浙江经济》2004,(15):1-1
2003年入秋以来,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全面上扬,这是粮食多年供大于求后顺应市场规律的一种价值回归,其背后是供求关系变化。在肯定粮价上涨的合理性、积极性的同时,要正视国内粮食供求关系正在发生的新变化。供给减少是此轮粮价上涨的主因,如果粮食继续减产,我国粮食供求偏紧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王胜  胡玲燕 《特区经济》2004,(12):137-138
通货紧缩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广泛、持续下跌。综合近年来物价走势情况来看,中国自1997年10月份陷入通货紧缩后,物价指数出现持续下跌,直到去年10月份,价格总水平在粮油及投资品的带动下开始一路上扬。今年头3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分别达到3.2%、2.1%和3%。这是否表明中国已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首先,农产品价格不会持续上涨。因为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会鼓励农民加大生产,而政府出台的一些限制占用耕地政策有望使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增加2400万亩左右,产量增长约6%。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力会逐步遏制食品价格的继续上扬。其次,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湖南农业商品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 一、农业商品生产发展的现状 1978年以前,湖南农业商品率维持在30%左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农产品价格的逐步放开,农业商品率1980年突破了40%,1987年突破了50%,1994年达到了55.6%。 农业商品生产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产品价格放开以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1978年以来,全国农产品价格逐步放开,目前除合同定购的粮食、棉花、油、烤烟及边销茶等极少数产品由国家定价外,其他绝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格上扬。即使是少数合同定购的农产品,国家也提高了价格。以1994年为例,全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4.1%,其中粮食类收购价格上升58.8%。二是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增长。从农业内部看,1994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74.6%下降到57.2%,林业产值的比重由5.1%下降到4.5%,牧业产值比重由19.2%上升到32.9%,渔业产值的  相似文献   

19.
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最重要的步骤就是触动那些没有触动的问题。随着消费价格在1994年第三季度到达历史最高水平,政府似乎已经输掉了与通货膨胀的最初较量,但现在说彻底失败为时尚早。如果在今后的几个月强化已有的宏观调控措施,政府在这场较量中仍能赢得有利的位置。实际上,没有1994年年中的粮食收购价格的调整,中国通货膨胀早已达到峰值水平,1993年大多数推功通货膨胀的周期性因素已经得到控制,GDP 的增长幅度也从1993年第一季  相似文献   

20.
去年11月份,受全国大部分地区鲜菜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及居住、服务价格持续上扬影响,市场价格总水平重又呈现上升态势,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3%,这是1998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月度同比涨幅首次突破1%,创下了近三年来的最高纪录.1-11月份累计,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