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中外经济文献中,当谈到发展经济学史时,一般都只论及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斯·穆勒(1848年出版《政治经济很原理》)等人,认为从穆勒以后,在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史上,关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理论几乎销声匿迹了一百年,直到本世纪四十年代末期才又兴了起来。显然,这种观点忽视或否定了李斯特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一、李斯特的主要研究对象——经济发展问题李斯特的经济学说是为当时落后的德国加速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服务的。  相似文献   

2.
提到李斯特,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确实,李斯特奠定了保护主义的理论大厦,但是他的理论并不单纯讲保护,还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提出了许多建议。这些建议对于当今处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不无启示。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个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3.
一、市场经济早期的国家干预:干预局限于流通领域 重商主义是代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利益和要求的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是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初的理论考察。重商主义学说诞生之初,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已初具雏形。这种学说和政策体系经历了从16世纪到19世纪大约300年的漫长历史。重商主义者强调国家的作用,把中央集权国家干预经济看作是国家致富的主要保证。他们混同了货币和财富,认为只有金银才是惟一的真实财富,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除了开采金银矿藏之外,只有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为了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目的,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以保证货币尽量多地注入国内和尽量少地流向国外。  相似文献   

4.
本从经济自由哲学、生产力理论、分工理论、国际贸易学说等方面,通过比较分析,说明李斯特与斯密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杨敏  周尚万 《改革与战略》2009,25(4):175-17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西方经济思想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影响在逐步从经济领域蔓延到政治领域和社会思想领域。这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危机。因此,我们应对西方经济思想有正确的认识,既要看到它是资产阶级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为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服务的阶级本质,同时也应看到它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经验总结,反映了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些一般规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借鉴意义。但是,我国不能照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不能以西方经济思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民国北京、南京政府经济政策的思想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91 2— 1 936年期间“政策精英”之经济思想与社会舆论的变化 ,是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倾向的时而相互促进、时而此消彼长的矛盾运动 ,表现为资产阶级自由资本主义思想 ,中央集权主义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和实业计划 ,“好政府”主义 ,国家主义 ,统制经济等经济理论流派及学说。它们共同构成了民国政府经济政策的思想理论背景。其间 ,西方的影响和时局的催化是普遍因素 ,并且存在一个向中央集权、国家至上倾斜的连续过程。  相似文献   

7.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革命活动家。他的祖国工业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我国传播、运用过程中的一份重要材料。瞿秋自在1920年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其标志是他以北京《晨报》记者身份访问苏联时写的《饿乡纪程》。这篇叙述观感的文章表明了他对本国社会经济问题的看法。例如,他反对帝国主义把我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憧憬能够给劳苦大众带来幸福生活的社会主义制度,认为,“工业先进国的现代化是资本主义,在殖民地上就是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8.
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前,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注意力集中于微观经济的分析,即致力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分析。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病根并不在个别企业,而是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主义状态。认清这个真理的首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之一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凯恩斯。在他1931年的著作中,以及在1936年出版,并随后成为国家垄断调节经济必备的名著《就业。  相似文献   

9.
宋艳  王飞 《理论观察》2011,(1):58-61
德国当代哲学家迪特·毕恩巴赫主要从事生物医学伦理研究,特别是他的大脑干预理论,即对脑内干细胞移植、大脑人工进化引起的伦理问题的反思,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被称为德国功利主义的代表。本文将他的大脑干预思想置于当代关于这一问题讨论的整体背景中进行分析和考察,力图做出较为客观地评价。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改革家。他主张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真理。戊戌变法失败后,为宣传变革思想,他以《新民丛报》为阵地,大量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经济等先进学说。他在有关外资的专文论述中倡导的利用外资的思想,颇有独到的见解。本文就中国利用外资的条件与选择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当代西方经济学有不同的流派,但在总体上说不外乎两种倾向:一为国家干预主义,一为新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的各流派都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而新自由主义多种学说都坚信市场经济具有自动调节的功能,自身具备完善性。德国新自由主义是当代经济自由主义的一个流派,其思想核心是在首肯自由市场经济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和调节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吸收国家干预主义提出的政府调节理论和政策主张。根据新自由主义学说创立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联邦德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联邦德国银行在西方独树一帜,正是这一模式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从康德关于法国革命、国家政权及政体的阐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其政治思想的革命性和保守性的两重特色,它实质上是以晦涩的哲学语言表达了德国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也是德国资产阶级两面性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3.
在战后日本政府中,聚集着一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们既在政府中担任一定的职务,对经济理论也有一定的素养,兼有政府官员和学者的双重身份。这种特殊身份决定了他们的经济思想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学家。具有许多独特之处,也决定了他们的经济思想对战后日本经济政策发生一定影响。这些经济学家组成了战后日本资产阶级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部分——官厅学派。研究官厅学派经济思想对于深入研究战后日本政府的经济政策。探讨这些政策所依据的经济理论,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任重道 《北方经济》2007,(8):21-21,20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著名代表,哈耶克称他为与伏尔泰、孟德斯鸿、托克维尔和穆勒不相伯仲的伟大思想家。米塞斯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国家干预主义,这种立场使他的学说在凯恩斯主义盛行的年代受到人们的冷淡。但是,随着过度的国家干预所造成的社会问题逐渐暴露,米塞斯的学说在西方社会又重新受到重视,在70年代开始的所谓“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危机”中,新奥地利经济学派主要是从米塞斯(以及哈耶克哪里发掘“挽救和重建”经济学的思想源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道格拉斯·诺思(Dauglass C.North)在1993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诺思教授经济著作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用制度变迁理论重新解释了历史。他大胆提出了对历史进步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制度而不是技术,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部制度认知、选择、演变的历史,恰逢人们用新古典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解释历史问题而陷入困境时,应用制度变迁理论却可迎刃而解,这正是诺思最成功之处。本文将结合凯恩斯学派、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等几个经济学流派关于国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今,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进入,"一切向钱看"、享乐主义风气日益蔓延开来,对邓小平和他的改革开放思想的困惑和误解由此产生。本文从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产生的历史大背景、主要内容、历史意义等方面入手,力图全面深刻认识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对马克思不同时期阐述的国家思想进行发挥和完善、在与各种资产阶级国家和权力学说的斗争以及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思想争论中提出了一系列更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家观.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是对马克思在不同时期阐述的国家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超越马克思.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国家干预和自由放任作为两种此消彼长的经济思想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发挥着的作用,得出实践活动和干预理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且对此次金融危机进行反思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变化分析,证明我们不能简单地在市场和政府之间进行选择,应该是政府和市场应相互配合.实践证明在世界市场经济社会中新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逐渐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19.
超循环经贸论是管理哲学的系统思想。自1867年9月23日克劳胥斯在德国自然科学和医生集会上发表题为“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演说以后,曾引起哲学界和系统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一百多年来.这一理论不断地延伸和发展,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中被充分证实和逐渐明确化。本文就超循环经贸论作一些理论方面的概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培三 《特区经济》2008,23(3):24-26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必将对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使国民经济呈现出开发性、融合性和竞争性的新特点,并对国民经济的独立性产生严重冲击。通过分析亚当.斯密和李斯特关于自由贸易和经济本土化发展的理论,认为面对新的国际发展环境,中国既要融入经济全球化,更要立足于本国国民经济,重视国内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