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为有效解决矿井深部大应力、大断面、巷道支护等难题,可以通过减少巷道整修维护施工次数,最大限度延长巷道使用寿命。实践结果表明,采用组合支护加固巷道顶板,对控制巷道变形取得了更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以禹州煤田软弱厚夹层顶板煤巷为研究背景,分析巷道失稳破坏影响因素,得到巷道失稳破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巷道围岩软弱、巷道围岩应力较大以及支护方式不合理。探究煤巷顶板软弱厚夹层情况,并对软弱厚夹层顶板煤巷支护方案及断面进行优化设计,顶板采用梯次锚网索+W钢带支护,帮部采用锚索注浆加固联合支护方式。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支护方案后,巷道围岩变形量较小,变形速度明显较低,围岩控制效果较好,可有效保障巷道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近距离采动影响下巷道支护技术,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分析了巷道受动压影响时围岩应力变化情况,发现巷道所处区域应力水平为原岩应力的1.8倍左右,巷道顶板出现的拉应力区是巷道顶板破碎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出高强锚杆支护系统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井下试验结果表明,1552工作面回风巷采用高强锚杆支护系统巷道变形量只有40mm左右,有效解决了1552工作面回风巷的支护技术难题,为近距离采动影响下松软破碎煤层巷道支护提供了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1304N回风巷是小煤柱送巷,受1303N回采工作面采动影响,顶板压力大,巷道施工期间支护困难,选取不同的支护材料,通过比较观测巷道变形量,确定合适的支护材料.对巷道变形量严重地点,采取措施减缓巷道的变形量.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增加了巷道的支护强度,减缓了巷道的变形量,增加了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5.
深部高应力、超厚软岩体自身膨胀给巷道带来支护困难的问题,采用高强锚杆+锚网喷支护技术不能解决困难巷道支护的稳定,通过实践对巷道顶板的下沉和两帮的收敛量数据统计计算,分析巷道破坏机理,适当的优化原设计巷道掘进断面,在巷道压力释放周期结束后采用大型号u型可缩性金属支架再喷浆封闭的复合支护技术,能有效地控制大断面巷道变形,达到了预期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矿井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作面设备的运输以及安装要求着巷道断面不断扩大。通过对准东煤业公司辅助运输大巷大断面巷道的顶底板岩性分析、进行基于有限差分法的数值模拟及在条件相似煤矿综采巷道支护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基础上,进而提出采用锚杆+锚索+金属网+"T"形托梁(钢带)联合支护方式。为矿井复合顶板条件下大断面巷道支护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7.
回采巷道采用矩形断面便于工作面回采,但是矩形断面受顶板压力影响,巷道维护成本高,巷道使用安全压力大。直墙半圆拱形断面可有效地减小顶板压力对巷道的影响,采用直墙半圆拱形断面需解决工作面回采期间超前支架与端头支架支护问题,确保回采安全。  相似文献   

8.
7203运输巷顶底板均为软岩,巷道在采用锚网索+钢架棚方式支护时,存在围岩变形量大、支护效果不佳等问题。为此,结合南翼二采区7203运输巷现场实际情况和围岩岩性等,本研究提出了采用锚注方式支护围岩。具体而言,巷道的巷帮及拱顶采用锚杆+中空注浆锚索+钢筋网+喷浆方式支护,而底板采用中空注浆锚杆+喷浆方式支护。本文详细介绍巷道支护技术方案,该方案可增强围岩强度和承载能力,并使围岩与支护体系形成整体,共同抵抗围岩变形。实践表明,7203运输巷围岩变形量大的问题得以较好解决,可满足巷道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9.
由于薄层状顶板的承载能力小、稳定性差,一般支护方式很难维护,通过对鑫瑞煤矿5号煤层薄层状顶板在回采巷道中难以支护的理论分析,研究提出顶板采用水力膨胀锚杆配合架棚支护,帮部采用高强度螺纹钢锚杆支护。该技术在现场实施后,巷道变形量很小,有效解决了鑫瑞煤矿采空区下薄层状顶板的回采巷道的维护难题。  相似文献   

10.
北岭煤业有限公司64106综放工作面辅运顺槽部分地段因顶板淋水、煤帮变软,采用工字钢架棚支护。该区域巷道围岩节理裂隙极为发育,巷道顶板与肩窝处漏冒严重,巷修工程量大。经工程类比及现场试验,确定选用浮固德对漏冒煤体进行加固处理,开展化学注浆预加固技术现场试验。通过化学充填加固,提供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有效保持顶煤的稳定,同时对永久支护起到了连锁加固作用,提高巷道支护的稳定性,是煤系地层巷道破碎顶板加固的理想支护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常村煤矿锚网索支护发展现状,针对常村矿该巷道具体地质条件,介绍了该复杂地质条件下顶板巷道采用锚网索钢筋梯、钢丝绳联合支护的试验情况。根据该巷道顶板情况,研究出了合理的支护技术方案,确定了锚网索钢筋梯、钢丝绳联合支护有关技术参数;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及有关监测数据证明该巷道采用锚网索钢筋梯、钢丝绳联合支护技术,既提高了巷道断面利用率,又简化了施工环节,提高了施工速度,节省了大量的投资。  相似文献   

12.
为克服多工作面采动对主要巷道的影响,三角煤区域工作面往往采取二次开切眼、内外面间续开采的方式回采,二开切眼需留巷做回风通道。针对某矿厚硬顶板条件下二开切眼纵向顶板载荷大、空区悬顶尾檐大、动压中留巷施工难度大等问题,在分析切顶沿空留巷巷旁作用机制及坚硬顶板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次停采过程中撤架沿空留巷综合支护方案,即停采通道动态护顶、连通顺槽超前补强、撤架过程支护工艺连续性优化等手段。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沿空留巷后,空区悬顶压力得到释放,停采通道及连通顺槽支护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量,达到了三角区域沿空留巷目的。  相似文献   

13.
对采区煤柱面回采期间的顶板管理及防灭火进行技术研究,解决了工作面回采期间巷道压力大、支护变形、煤炭自燃发火等技术难题,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清水营煤矿围岩变形问题,提高掘进开采安全性,采用锚网喷支护+注浆加固方法治理。场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认为,在巷道围岩稳定性较差时,应采取锚网喷支护+钻孔注浆的方式对巷道顶板岩层实施有效加固。在该工程设计中滞后50m开始注浆,填充裂缝,同时,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注浆压力、液固比以及注浆速度。经过实际应用,该项工艺技术施工效果良好,能显著提升锚索抗拔力,提高巷道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5.
根据巷道变形量,分析围岩岩性、应力显现等因素,制定返修支护方案,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抓好施工过程质量管控,提升巷道强度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一种比较实用的综放工作面开切眼大断面巷道的支护方式,根据潞新煤化二矿某工作面开切眼巷道围岩地质力学测试,采取"高强度锚网索"加强支护技术,提高顶板支护强度,能够有效控制上覆岩层的动压、高应力顶板,为类似地质条件的开切眼支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由于断层带附近围岩破碎程度高、范围大,掘进工作面与断层相遇时极易发生冒顶事故。为了实现断层破碎带巷道的安全、快速支护,文章结合寸草塔煤矿22煤集中辅运大巷的实际情况,针对巷道内松散煤岩体自稳能力差的特点,提出了"撞楔法"进行临时支护和构造"假顶"、化学注浆加固假顶、"锚索+锚网+钢带"联合支护相结合的断层破碎顶板巷道支护技术[1-2]。结果表明:该技术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同时提高了围岩整体性和承载性能,巷道支护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8.
针对深部矿井软岩巷道变形严重问题,提出采用全封闭钢管混凝土支架施工工法。分析该工法的混凝土灌注规范、安全措施、环保措施、经济效益后,在清水营煤矿二煤主斜井进行工业性试验,巷道支护后,巷道围岩顶板下沉量小于35mm,两帮移近量约60mm,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9.
新元煤业东辅运大巷2#联络巷与回风大巷的交叉点是新掘巷道与原有巷道贯通后形成的交叉点,新掘巷道的扰动影响打破原有巷道围岩应力平衡状态,导致巷道交叉点处围岩的松动圈变大,巷道变形,为此,提出全锚索(7.3m锚索)+密集点柱进行支护,加打9根12m锚索进行补强的新型支护方案,通过对施工完成后的交叉点表面位移及顶板离层进行观测,可知:该支护技术满足交叉点支护强度的需要,能有效控制巷道变形,取得较好的支护效果,保证了矿井通风、行人等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20.
某矿回风巷道在留有2.0m煤顶下经受两相邻工作面重复采动,且该工作面为大采高超长工作面,为维护巷道的稳定与避免顶板事故的发生,本文对其支护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设计了合理的监测方案,从顶底板移近量、顶板离层发育、锚杆承受载荷,围岩收敛率等4个指标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巷道稳定性良好,支护方案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