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徐轶汝 《中国报业》2014,(16):24-25
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一直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也是所有媒体的“必争之地”。新媒体因其在时效性方面的绝对优势,对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形成挑战。本文根据《新民晚报》近年来的一些探索,以访谈和文本分析的方法,讨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影响下报道突发事件新闻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邱秀桐 《中国报业》2024,(5):193-195
随着现代社会突发事件频发,其与普通事件的差异也更加显著,突发事件的不可预见性极强,一旦发生就很容易为大众所关注,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很多人会受好奇心驱使对其十分关注。所以,突发事件发生时,往往是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时候,此时媒体的报道策略非常重要,能否抓住突发事件核心进行分析是非常关键的,也决定了电视新闻报道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3.
《品牌》2015,(3):29-30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遇到社会突发性事件。在这个冲突频发的年代里,突发事件的报道成为各国报道的热点。作为信息的提供者,媒体要及时准确的向大众传递信息。突发事件的报道对于各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对突发事件报道的能力,研究中美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耿波 《中国报业》2023,(10):40-4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类媒体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趋势,如何做好新闻报道是各大媒体关注的重点。同时,各大媒体也应该将目光聚焦于未来的发展形势,加强创新和资源整合,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度报道,为受众群体提供更优质的新闻服务。文章对新闻深度报道中的创新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马晓红  马昭 《中国报业》2012,(2):173-174
当前高校突发事件频发,引发媒体高度关注并大量报道。如何恰当引导舆论,正确应对突发事件,成为包括辅导员在内的高校相关人士的重要工作任务。本文着重探讨了辅导员提高媒体沟通技巧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所取得成绩,同时提出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2008年海南省暴雨灾害中,广播媒体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海南交通广播在应对中展现出的反应迅速、报道灵活,把握方向、执行有力,全方位报道,疏导交通等优势为广播媒体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创造了经验;而国内重大事件的诸多经验和国外的基本做法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应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多方配合的联动机制,打破媒体、地域界限建构和优化广播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8.
卢静 《中国报业》2023,(1):114-115
新闻对时效性极为注重,在报道一些突发事件时怎样使新闻的准确性、及时性以及自身的安全性得到保障,是新闻记者应全面考量的问题。在复杂的传播形势下,要求新闻记者具备良好的报道能力,怎样迅速拍摄镜头和组织语言,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做好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业内动态     
政策信息国务院法制办:新闻媒体可正常报道突发事件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汪永清7月3日表示,《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中关于媒体违反规定擅自发布不实信息给予罚款的规定,不会影响新闻媒体正常报道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作为《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的起草者之一,汪永清在国务院新闻办对这一普遍关注的问题给予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年终报道历来是主流媒体主抓的"硬核"新闻,各媒体年终报道好比编辑武艺大比拼,高明的编辑需要高超的创意。2020年极不平凡,人民日报年终报道也不寻常。本文从国内特别报道、国际年终专稿、文艺副刊专版、新媒体盘点四个方面切入,赏析人民日报年终报道,为年终报道的不断创新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11.
王方 《中国报业》2012,(2):88-89
电视新闻媒体一直扮演着新闻制作员、传播员以及守门人的角色。互联网的冲击和媒体融合的现实,迫使电视新闻媒体进行身份转换,确立新闻权威报道者和新闻解说员的媒体身份。  相似文献   

12.
陈光生 《中国报业》2023,(5):157-159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突发事件对社会及各行各业产生巨大冲击,及时而有效地应对冲击显得越发紧迫和必要。工会媒体是党的主要媒体传播矩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工作进行探索与思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广西工人报社媒体矩阵应对新冠疫情报道为例,就工会媒体如何注重导向性、服务性、贴近性、原创性和多样性,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报道,服务工会履行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政治责任,进行探索实践和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13.
时政报道担负着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任务,其题材可谓是既重大又重要,时政新闻是主流媒体的重要报道内容,也是媒体获得公信力与影响力的重要来源,但目前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不理想。融媒体是充分利用不同媒体的特点,进行融合互补的新型媒介载体,将时政报道搭载融媒体之上。能否借力融媒体的优势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时政报道又该如何更好地借助融媒体传播?本文将就时政报道搭载融媒体的创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武建明 《消费导刊》2009,(22):241-241
社会千姿百态,新闻无奇不有,社会新闻是社会环境、民生状况的一面镜子。在社会新闻受到重视的同时,大量负面报道出现在报纸网站等媒体上。有人说,重视负面报道正是我国改革开放与世界接轨的正确做法,西方国家的报纸中揭丑、批判的文章便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各方面的发展。的确,西方国家一些先进有  相似文献   

15.
陈小琼 《中国报业》2023,(7):124-125
融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发事件的媒体报道面临新的挑战。融媒体记者要创新采访模式,才能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新闻。本文立足全新的融媒体环境,针对创新模式提出相关的优化建议,旨在为媒体工作发挥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赵连强 《中国报业》2024,(2):100-101
媒体融合环境下,技术推动媒体转型发展。面对新的形势与局面,广播电视媒体要从新闻集约化报道、流程化报道、互动化报道、深度化报道、品牌化报道、平民化报道六个方面探索新闻报道创新形式,使自身优势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17.
"拆分事件"再一次清晰展示了新闻集团这个国际传媒巨头的话语霸权。在默多克积极配合下,《华尔街日报》等新闻集团下属媒体堪称完美地主导了全球舆论,包括中国媒体在内的无数传媒机构沦为默多克的"传声筒",这一事件也几乎演变为"新闻系"媒体的一场表演。默多克首要的一招是控制消息"阀门",即垄断新闻信息源头,从事实层面掌握主动。浏览中英文媒体的报道不难发现,对整个事件报道最早、滚动新闻最及时的是道琼斯新闻社;报道最完整、信息最详尽的则是《华尔街日报》,全球媒体引用最多的消息,也源自这两家。  相似文献   

18.
何苗 《中国报业》2012,(16):49-51
当今新闻和传播学术界,微博是不是一种新闻形态、能否成为公民新闻传播的有效模式等问题,都在研究之中,并且在逐步深入。博客自诞生以来,公民新闻便开始频繁地进入公众的视野。由于微博是一种天然的适合突发事件新闻信息传播的媒体,所以微博信息传播又使公民新闻得到了新的发展。当代微博为公民新闻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一个契机。微博具有公民新闻发布平台的天然优势。  相似文献   

19.
李淑霞 《中国报业》2023,(13):44-45
伴随着我国融媒体环境不断深化,主流媒体开始借助媒体融合发展契机改变工作模式,努力创新,提升新闻工作整体成效。传统纸媒在报道时政新闻时,要认识到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资源的重要性,注重转变报道理念,锻炼从业者的时政新闻敏感性,充分发挥纸媒独特的优势,实现时政新闻报道工作的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20.
吴婉伶 《中国报业》2023,(2):120-121
本文立足于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媒体新闻业态的发展,基于建设性新闻的理论视角,通过剖析国内媒体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建设性新闻案例,解读智媒时代下我国建设性新闻呈现出的以开放协同促进报道议题多元化、价值理性引导工具理性等实践特征,探究智媒时代建设性新闻应用的优势及其未来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