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轻松职场     
《中国经济快讯》2012,(25):78-78
我选的 好友乔迁新居,一群朋友前去参观庆贺。大家一面欣赏雅致的装潢,一面不停地问:“这套音响谁选的?”“我老婆!”“这组沙发谁挑的?”“我老婆!”“这幅壁画谁看中的?”“我老婆!”一个朋友忍不住问:“这房子里到底有哪一样是你选的?”只听好友得意地说:“我老婆!”  相似文献   

2.
轻松职场     
我选的 好友乔迁新居,一群朋友前去参观庆贺。大家一面欣赏雅致的装潢,一面不停地问:“这套音响谁选的?”“我老婆!”“这组沙发谁挑的?”“我老婆!”“这幅壁画谁看中的?”“我老婆!”一个朋友忍不住问:“这房子里到底有哪一样是你选的?”只听好友得意地说:“我老婆!”  相似文献   

3.
资本与知本     
“企业属于谁?”这是前几年我在做企业家课题时,苦苦思索的问题。企业属于谁?自古以来“谁投资谁所有”,这似乎是万古不变的铁则。随着科技进步的加速和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铁则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4.
《渔文化》发刊后,在县内外引起了一些震动,很多人见我就问:“刊名是谁题的?”我的回答是“毛泽东题写。”许多人不以为然,说是“开玩笑”。我说“确确实实是毛主席写的”。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相似文献   

5.
要搞好生态治理,要使山变绿、水变清为了形成中线调水水源保护的长效机制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绝对必要的。需要付出治理与保护的成本。实现水源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本着“谁建议国家建立水源地生态保护和水资源补偿机制是南水北调,不能以牺牲当地人民的生计作为代价。即使见了温总理,我还是这样说。  相似文献   

6.
声音     
《中国经济快讯》2007,(46):11-11
“我觉得春天已经到来。并希置尽可能地让这个春天长久持续下去”。;“三峡工程耗尽了我后半辈子的全部精力,现在这个工程被形容为‘妖魔、炸弹、一库酱油’,我心里报不好受。”;“中国目前为什么穷人上不起大学?是因为收费太低。”;“向乡政府交钱,上不封顶。谁交的钱多就让谁经营!”;  相似文献   

7.
“谁请客谁吃净”,过去我和所有人一样,也没有这样的理念,这个观点的形成缘于一次朋友的请客。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圈里,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些议论,有人说:“假如我有一笔雄厚的资金,我将会如何如何。”有人说:“假如我手下有一批得力的人,我将会如何如何。”也有人说:“假如我有一套先进的设备,我将会如何如何。”……这些例子意思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要有米,谁都能做出可口的美餐来。  相似文献   

9.
声音     
《中国经济周刊》2007,(46):11-11
“我觉得春天已经到来。并希置尽可能地让这个春天长久持续下去”。;“三峡工程耗尽了我后半辈子的全部精力,现在这个工程被形容为‘妖魔、炸弹、一库酱油’,我心里报不好受。”;“中国目前为什么穷人上不起大学?是因为收费太低。”;“向乡政府交钱,上不封顶。谁交的钱多就让谁经营!”;  相似文献   

10.
《老区建设》2013,(21):64-64
专家的话 两只龟在田头一动不动。 专家问老农:“两只龟在干什么?”老农:“它们在比耐力,谁先动谁就输。”专家指着龟壳上有甲骨文的龟说:“据我多年研究,这只龟已死了5000多年了。”  相似文献   

11.
“你觉得今年会有黑马么?”办公室里,同事小路问我。 “肯定啊,哪届世界杯没有黑马呢!” “那你觉得会是谁呢?洪都拉斯有戏么?”小路又问。  相似文献   

12.
李忠 《首都经济》2004,(9):23-27
在我的朋友们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如果大家想威胁谁的话,就会指着我跟他说一句:“如果你再这样,我就让你和他一起出国。”听起来仿佛陪我出国是件极其辛苦的事,这大概来源干我的一种说法——我曾经说过,对我来说,国外所有的城市都是“步行城市”。我曾经端着相机步行走过整  相似文献   

13.
《环球财经》2012,(3):32-36
本文不是什么原创,是对质疑韩寒阵营学者们与网友们的观点资料汇编,在此特向他们表示感谢。“韩寒”说了:“文坛是个P,谁都别装B”,“我不看文学史,我就是文学史”。韩寒阵营大将路金渡说了:“韩寒就去树牌坊做知识分子”,“韩寒是中国惟一一个不是活得像个畜生的公共知识分子”——这等于说,除韩寒外所有南方系封的或自封的其他公知,活得都像畜生。  相似文献   

14.
很多人都有晚睡的习惯,我也同样。 已是子夜时分,我退出电脑,钻进被窝,一时难以入睡,便插上耳机,打开了收音机。里面传出女播音员甜柔的声音:“5000元的奖金啊!我再说一遍,‘7007,打一个日常用品’。”她还进一步提示:“谁用,谁就像文化人;各位听众,您把两个7写大一些,把两个0写小一些,再一连,好好看一下像什么?”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人生履历表上,有“最后一个骑兵”这几个字。是的,如今,当躲在城市的一个角落,安静地走向晚年的时候,没有人知道我是谁。但是我自己知道我是谁!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踽踽而行时,我当骑兵的罗圈腿告诉我我曾经是谁。在那一刻我惆怅地叨念出一本书中的这句话:“我们是昨日  相似文献   

16.
康乐乐 《魅力中国》2010,(22):187-187
俗话说得好:“人有爱好,百事不烦。”人的一生谁没有几项业余爱好呢?有的喜欢种花养鸟,有的喜欢琴棋书画,有的喜欢吟诗颂词,有的喜欢体育竞技,而对我来说,读书与听戏是我的最爱。  相似文献   

17.
新经济理论中流行一个最迷惑人的说法:“快鱼吃慢鱼”取代了“大鱼吃小鱼”的传统竞争规则。但我从来就不认为“大鱼吃小鱼”是旧经济的规律。因为真正合理的市场格局是大大小小、优势互补的企业间有机地结合,而不是谁把谁吃掉。“大鱼吃小鱼”的说法很容易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如何打击对手上,而不是促使企业真正关心他的衣食父母:自己的客户。“快鱼吃慢鱼”的说法也有同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沪港经济》2008,(12):9-9
吴耀文距退休仅一年掌舵中煤,刘纪鹏质问谁给QFII通风报信,潘石屹:金融海啸对我是良机,张五常炮轰劳动合同法遭驳斥,“中国巴菲特”被打?  相似文献   

19.
彭建伟 《东北之窗》2012,(21):18-18
西哲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既是哲学命题,也是对人的本质意义的终极追问。从共产党人的信仰角度和实践角度看,解决好“三问”,对于当前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人的思考──试论“发烧”后的中国房地产郭敬,斯芳龙对土地和经济的拥有是人类共同的梦,两个多世纪以前,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就曾经说过:“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居然相信他的话的人,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