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鉴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显重要,人们希望知道哪些因素显著影响到人力资本,其中城市化水平、城市集中度等通过经济集聚强度而明显影响人力资本积累。城市化通过刺激人力资本供给与需求,创造良好的人力资本投资环境而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城市集中度提高带来的规模优势与外部不经济双重效应使其对人力资本积累具有两面性。依据2000—2015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考虑省份之间的异质性及空间相依性,分别建立非线性面板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开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与人力资本积累高度正相关,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城市集中度与人力资本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不同地区城市集中度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城市化、城市集中度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效应具有较强的稳健性。结论对于推动城市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理位置的优越使其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外商对上海市的投资每年都在不断增加,而技术溢出效应对上海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十分巨大,所以对上海市的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由来已久。经济发达地区的集聚效应明显,落后地区尽管不断加大投入,却鲜有显著的成效,除了极少数地区实现了较快增长以外,绝大部分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本文在原先的C-D模型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一个重要参数引入到经济增长中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投资的较小差距可能会导致经济发展水平迥异。鉴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在落后地区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以促进落后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政  苏之翔 《中国物价》2013,(8):35-37,44
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区1997-201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方法,就人力资本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多个模型的比较分析,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影响的结论非常的稳健可靠。从东中西三大区域来看,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倒U型特征,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并不存在非线性影响,只存在线性关系,且中部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线性促进作用略高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内生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构建基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研究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机制,并基于社会信用这种社会资本,运用面板数据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私人生产性的教育消费支出和公共教育支出总体上促进了人力资本的积累,但前者作用大于后者;相对于政府培育社会资本的公共支出,人力资本积累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本的积累;社会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上述三个方面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积累与地区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区收入差距过大已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运用新增长理论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积累对中国三大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影响东、中部收入差距的因素包括实物资本积累比例和人力资本积累比例,但人力资本占主导地位;影响东、西部收入差距的因素主要是人力资本。所以提高中、西部的人力资本存量是解决地区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978-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发现就业结构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程度较大,后者影响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同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较高,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结构也逐渐合理化,但由于我国教育水平还比较落后,人力资本的积累效应还没有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过分注重物质资本的投入,而忽视对人力资本的积累是一种陈旧的经济增长模式.本文依据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及其经济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流动的一般规律等问题,指出教育作为开发人力资源、积累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对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起着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商》2016,(1)
新经济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已证明人力资本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也是保持该国家(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文章通过中国知网,梳理了从1994年到2002年中国学者研究该命题的脉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区收入差距过大已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运用新增长理论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积累对中国三大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研究显示:影响东、中部收入差距的因素包括实物资本积累比例和人力资本积累比例。但人力资本占主导地位;影响东、西部收入差距的因素主要是人力资本。当前,解决地区收入差距问题需要增加中、西部的人力资本存量。  相似文献   

11.
石风光 《财贸研究》2013,24(1):32-39
在考虑环境因素的条件下,利用序列DEA、方向性距离函数以及经济增长的四元分解模型,将中国省区的经济增长分解为绿色技术进步、绿色技术效率改善、资本深化和人力资本积累4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各增长源泉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影响要大于各种投入因素,在绿色的构成中,尽管绿色技术效率存在恶化趋势,但它却是造成中国省际经济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在投入因素中,资本深化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扩大有较大影响,而人力资本的影响并不明显。最后,从技术、环境和投入等方面提出缩小中国省际经济差距,实现省区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空间经济学相关模型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分析区际知识溢出不对称对产业区位及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机制。不同区域知识资本存量、吸收能力不同,使区际知识溢出呈现不对称特征,直接影响区域新资本创造成本,引致长期经济增长率出现差异。区域本身知识积累存在溢出效应,而且可以获取区外的知识溢出。空间因素在知识创造与知识溢出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知识溢出效应的强度随距离衰减,对于毗邻区域,越是邻近知识创造中心的区域,获得的知识溢出效应就越强,但同时还受到自身吸收能力的制约。对于知识资本禀赋不具优势的区域来说,增强自身对区际知识溢出的吸收能力、充分开展与创新中心的合作,将会提高经济增长率,进入循环累积的正反馈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就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数据,证实了服务贸易通过增加人均资本、加快制度变革进程对人均产出产生正面影响。但是,服务贸易进口与出口的经济增长效应相互不平衡,并且总体上落后于货物贸易。而实证检验中所发现的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功能的偏离,为完善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异质性、结构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建立了一个包含人力资本结构变量的增长模型,分离了人力资本结构的增长效应,并阐述了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和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结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异质性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份额,提高人力资本的异质性程度,可以实现规模报酬递增,在非均衡增长路径上提高经济增长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on whether export specialization or diversification is better for local economic growth. Using export data from 354 magisterial districts of South Africa for 1996 and 2001 we estimate spatial growth regressions that include measures of the degree of export speci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verall, exporting regions outperform other (less or non‐) exporting regions. Also, we find that export specialisation, rather than export diversification,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local economic growth; with specialization in mining and agriculture being especially beneficial. Our results support the view that specialization in a locality’s area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good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e also find that localities with higher initial levels of human capital, and higher subsequent population growth, performed better.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belief that policies aimed at strengthening human capital and improving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will enhanc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当前的重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针对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以及二者之间的协调性来讨论其对于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梳理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的基础上,依据江苏省1988-201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方程,对江苏省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与经济增长进行计量研究。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上,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均有促进经济增长作用,但效率有差异,基于此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993—2006年中国29个省区的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结构等相关指标进行测算,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考察二者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小及变动情况。结果表明:(1)在中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条件分布的不同位置,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存在负面影响,低分位点处的负面影响最大,高分位点处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2)在不同地区和分位点,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小以及变动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内生增长理论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个核心内容。从长期经济增长所依赖的路径来看,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可以弥补因其他要素收益递减而带来经济增长停滞这一局面。如果经济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决定的,那么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国家财政政策干预下,以内生增长为动力,逐步形成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物质资本投资向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等方面投资的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19.
经济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经济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开放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究竟作用如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为我国合理开放政策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基于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从外贸和外资两个角度出发,对中国1985-2004年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现阶段国内资本投入仍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原因,相比之下,外贸和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