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东亚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基本度过和经济复苏,世界经济开始恢复性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99年9月 22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和金融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最近陷入危机的大部分国家都已开始复苏。” 经济大国经济形势和世界主要经济指标预示,2000年全球经济继续看好。如果说1998年世界经济形势是“东方不亮西方亮,” 1999年世界经济形势是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开始复苏或持缓增长,那么,2000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增长。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国际机构和各国可以高枕无忧。1999:世界经济恢复增…  相似文献   

2.
邢梅 《经济论坛》2005,(13):17-18
一、我国目前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现状 宏观经济政策的三大目标是高GDP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其中,促进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前提。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一般是正相关的,无论是处于竞争均衡的西方工业化国家,还是处于结构转换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进程,都证明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这种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性源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蔡昉 《宏观经济研究》2005,(12):34-37,41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长期经济发展绩效,不仅取决于一定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更重要的在于增长速度的可持续性以及经济增长的质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连续27年实现了世界经济史上罕见的经济增长成绩的同时,经济增长中仍然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对未来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当有利于经济高速增长的人口条件开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东亚和俄罗斯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汇市和股市,影响世界经济n1998年.占世界总产值1/3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经济陷入衰退,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从上年的41%降至2%左右。1999年世界经济是陷入全面衰退还是继续缓慢增长,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各国都在进行调整和改革,做经济形势恶化的准备。关于近期世界经济走势,大体上有三种看法和预测:第一,认为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199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达25%,略高于上年的增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问ecd)预测,如果国际金融市场趋于稳定,包括所有发达国家的…  相似文献   

5.
贾峰 《环境经济》2007,(1):101-101
盘点2006年中国社会经济之发展,有那么多数字令我们欢欣:我国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对外贸易总量稳居全球第三;经济总量已上升为世界第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购买力平价估算,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2.6%,排在美国和欧盟之后;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15%。中国,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虽然亚洲面临着世界经济增长不平衡、石油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升、美元持续贬值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亚洲仍旧和北美共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者。  相似文献   

7.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制度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和政府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但绩效并不明显。与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尚未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仍然不高。2004年的全国经济普查显示,我国2004年的GDP占世界的4.4%,但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水泥和氧化铝的消耗量却占世界的7.4%、31%、30%,27%,25%和40%。这一事实说明制约经济增长转变的根本原因还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8.
一、“十一五”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一)“十一五”时期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十一五”时期,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2005年和2006年世界经济预计分别增长4.3%和4.4%,而2007—2010年预计年均增长4.3%。其中,发达国家在2005年和2006年预计分别增长2.6%和3.0%,2007—2010年预计年均增长2.9%;  相似文献   

9.
8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东亚和俄罗斯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仍在扩展,世界经济正处在“十字路口”,1999年世界经济是继续缓慢增长,还是发生全球性衰退,已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的密切关注。世界经济既有风险也有亮点1997年7月初发生的东亚金融危机,持续时...  相似文献   

10.
直面中国经济,从世界经济的视角上可以归纳为三个问题。“第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是增长的,中国现在经济的总量是第六,超过了意大利,占全球GDP的比重是3.92%,但是中国经济增长为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去年是18.2%,中国经济的存量相对较小。中国经济的增量对世界经济的增长比较重要,虽然中国贸易的存量不  相似文献   

11.
IT革命改变了90年代的世界经济增长格局,本文剖析了IT革命对一国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和潜在影响,研究表明IT革命导致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升才是IT革命对一国经济增长的真正促进,以此为视点,本文也给出了有关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曙霄 《经济纵横》1997,(1):48-50,32
世界经济增长中心的转移与我国的经贸发展对策张曙霄近十多年来,东亚经济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海内外的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认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已转向东亚地区,东亚地区正成为推动亚太乃至世界经济成长的引擎和冷战后国际经济体系中举足轻重的部分。本文拟就...  相似文献   

13.
《新经济》2006,(5):14
据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19日在华盛顿发表每半年一次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报告预测,中国和印度的高速增长,加上日本经济的持续复兴,将促使亚洲今年继续取得高增长,虽然亚洲增长仍难免持续受到通货膨胀和禽流感的双重威胁。不过报告认为,东南亚、纽西兰和澳洲今年经济料将放缓。  相似文献   

14.
兰钦妹 《发展研究》2004,(10):31-3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融入世界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必经的一个发展阶段。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缓慢。由于外部和内部某些力量的作用,一些历史的和现实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制约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国际经济合作更加广泛和深化,但各方围绕各自利益进行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贸格局中地位上升。同时,世界经济运行仍面临诸如居高不下的油价和美国的巨额“双赤字”等风险,2005年世界经济预计仍将继续增长,但增速会略微放缓。  相似文献   

16.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方法和步骤□赵军山吴丽娟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增长率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但同时必须看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也带来了不少弊端,而且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如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市场虚假繁荣...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令世界瞩目,比照二战后的日本和德国,找出高储蓄对这三个国家经济增长所起的相似作用。分析高储蓄在短期内促进经济增长机理,指出长期的局限性,探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方式,人口、技术进步、制度因素仍然是未来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引言 经过前一阶段的高速增长以后,去年世界经济增长的明显放慢令人担忧,经济衰退可能近在眼前。美国的经济走势在其中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他国家在多大程度上要依靠这台迄今为止一直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动力的发动机?石油价格的下降是否足以稳定经济活动呢?  相似文献   

19.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以“发展极”为标志,以“不平等动力学”为基础的不平衡增长理论,曾经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也曾经用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对农产品加工业优先发展以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进行过分析。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极”理论被经济学家重新认识形成了新的理论,对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增长又一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3年的世界经济虽然如拙文《世界经济2002年的回顾与2003年展望》(参见本刊2003年第2期的译文——编者注)所预计的那样处于停滞局面,但却有稍许回升,世界经济整体增长3%左右。2003年上半年由于伊拉克战争和SARS的困扰,加上欧盟经济出现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