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艾 《经济论坛》1996,(17):22-23
公司发展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与对策□马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实施两年来,我国规范的公司有了迅速发展,对于推动我国产权制度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还应当清醒地看到,...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伴随全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推进,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加快发展,江苏国民经济发生了一系列的历史性变化,概括起来表现在如下9个方面:(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得以建立和发展。(2)经济体制经过20多年的系统改革,初步实现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国民经济整体市场化水平大体超过50%(52%左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3)国民经济体系对内对外开放,国际经济因素和国内其他省区经济力量对江苏经济的运行与发…  相似文献   

3.
2001~2005年,我国成功实施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完善,经济的内在活力和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增强,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完成。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我国实现从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过渡的宏伟蓝图,也是指导农村发展市场经济的行动纲领。我国十几年来的农村改革的发展,一直是以市场为取向、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主题的。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超前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功,使我国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也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机制在整个经济领域中作用的加大,农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使农民和各级领导都感到困惑。有些同志把当前…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宏观调控相比计划经济有所减少,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仍然离不开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宏观经济的调控措施对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明显的效果,有序地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本文主要围绕宏观经济调控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充分发挥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贡重要任务。这项任务的完成,有待于提高全民族对诚信道德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有的认识,这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特点 今年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全区上下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结合宁夏发展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工作部署,全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近年来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今年上半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8.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5%,第二产业增长12%,第三产业增长9.8%。在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和农民增收、重点项目建设、国有企业改革、扩大出口、搞好“两个确保”和市场经济秩序整顿等方…  相似文献   

8.
2001年,宁夏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拼搏工作,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在新的一年中,如何继续我区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在《开拓进取 扎实工作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文中,宁夏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项宗西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张清馨张建波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属于第一产业,它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能否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能否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稳定建立和发展。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明确指...  相似文献   

10.
西方税收公平原则的演进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平原则是几百年来税收理论探讨的最重要问题之一。西方学者围绕公平赋税的两大传统--利益赋税原则和能力赋税原则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回顾税收公平原则的演进过程,梳理相关理论的发展线索,理清理论的发展脉络,无疑对我们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税收理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郭云峰 《发展研究》2005,(12):20-2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银行金融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不断深化,促进了国民经济适度、健康发展;但近年来积聚起来的银行金融风险正逐步暴露出来,不仅制约着银行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可能危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经济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自八十年代初国家实施烟草专卖制度以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有利形势下,我国烟草行业抓住改革开放机遇,以空前的速度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国家财政的一项重要来源。十几年来,在生产经营规模及利税增长速度等方面居国内各大行业之首,为世界烟业瞩目。虽然烟草行业过去十几年改革与发展成就斐然,但是,展望21世纪,为继续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们还任重道远。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以及世界范围内禁-控烟力量的日益强大,我国烟草行业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要保住国内市场开拓国…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是一个世界性课题。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中小企业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独特力量。纵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企业主要南两部分组成,少数大企业处于宝塔的顶端,大量的中小企业构成了宝塔的基础。回顾和总结20世纪企业发展的历史和经验可以发现,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分工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主体,是各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一、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我国私营经济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私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来源。改革开放20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在并不宽松的市场环境下,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7%,明显高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集体经济8%,国有经济4%)。1993—1996年间,私营经济的工商税收增长5倍以上,已经成为各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劳动就业的重心已向非公有经济转移。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近80年来,它与党的创立、发展、壮大、成熟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贯穿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整个过程。 展望21世纪,党和国家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当前,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要通过共同奋斗,全…  相似文献   

16.
牢固树立市场经济观念推进市场农业发展陈立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针。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落实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组织引导好微观经济活动,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面临的新课...  相似文献   

17.
一,开拓和发展市场经济是农村发展的主要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种成就构成并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经济为什么会高速发展?是怎样高速发展的?有什么经验?有什么规律?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开拓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农民和农村增添了空前的动力与活力,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空前的社会繁荣。  相似文献   

18.
谢又乔 《经济纵横》1996,(12):16-17
1997年国民经济发展预期谢又乔1996年国家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取得明显的宏观调控预期效应,经济增幅和物价涨幅逐步回落,预计全年分别增长9.5%和上涨7.5%,出现近年来未曾有过的物价涨幅低于经济增幅的好势头,国民经济基本实现软着陆。国民经...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中小企业理论及战备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德祥  梁刚 《经济师》2002,(1):168-169
文章认为,必须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深入思考,才能使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国民经济的腾飞做到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现在我们来考察国家资本主义在我国过渡时期初期发展的情况。这里所指过渡时期初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第一个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付诸实施,其中包括国民经济的两个时期,即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时期。我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要分开这两个时期来考察(材料搜集到一九五五年年底为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