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分析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该地区产业集群形成的驱动因素是市场和政府,同时该区域存在产业过度竞争、区域内部资源与要素不足、集群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不强、忽视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建设、集群企业关联度和合作水平低、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应采取提升集群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集群品牌工程、培育要素市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培育要素市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制定科学规划,促进集群协调发展等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冯晓玲  高佳薇 《商》2013,(9):207-207
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可以提升集群内企业竞争力、而且在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产业集群的内涵、特征来探讨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不仅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推动作用,而且对集群内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分析产业集群的特征、产业集群形成的企业外部环境优势,以及内部运营好处,结合企业健康发展所需环境因素及内部驱动力因素,指出产业集群无论在形成外部环境还是内部驱动力方面,都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无为电缆产业得以发展,主要归功于其产业集群。本文通过研究产业集群相关理论,分析无为电缆产业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对于提升集群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GEM模型构建了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了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水平。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虽然在资源、设施以及内部市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力,但集群内部不良的同质化竞争、外部市场需求不稳定、供应商与相关辅助产业、企业的结构与战略等方面的缺陷已经严重制约了集群的发展。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升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是新时代我国产业经济建设的重要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形成的产业集聚效应使得我国京津冀区域经济内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幅上升,促进了京津冀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的理论特征,分析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探讨了二者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产业集群的优势,以及产业集群效应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秦琴  方苏春 《商场现代化》2007,(32):224-225
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战略模式。本文在对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秦琴  方苏春 《商场现代化》2007,(11Z):224-225
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战略模式。本文在对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陈新镇  王文杰 《中国市场》2011,(15):138-139
区域经济国际化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集群是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泉州产业集群影响其区域经济国际化的机制分析,指出产业集群从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涉外竞争力三个方面促进区域经济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最后从政府和企业角度论述提升泉州区域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最早的地区,东部服装产业集群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本文在分析其特点基础上,提出打造服装区域品牌可以有效提升服装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带动产业集群向产业链的高端发展,同时可借助政府机构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将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有效融合,以打造区域品牌.  相似文献   

11.
基于集群效应的物流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丽 《中国市场》2010,(3):62-64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已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日趋显现。现代物流业作为一项新兴的服务产业,其产业集群模式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为其发展提供依据。本文以物流产业集群的效应为出发点,分析了物流产业集群的特征,探讨了物流产业集群的类型,并对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张艳  吕冬梅 《商场现代化》2007,(14):101-102
产业集群的构建是发展区域经济、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创新效应的内部机制的研究,提出了交互式学习、知识创造和分享、邻近性和社会根植性四个内部机制,并分析了内部机制作用的机理。文章认为只有通过这些内部机制,创新要素才能更好的结合,发挥出系统功能大于要素功能之和的效果。研究能够为构建产业集群、提高现存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已成为全球引人瞩目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发展产业集群是提升产业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产业集群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事实证明,产业集群(尤其是自发形成的集群)的最初形成不仅与历史文化传统息息相关,而且依赖于一定的地方产业基础,是多个因素的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 本文试图通过时国内外有关产业集群及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实例的综合分析,探究产业集群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方政府在行使产业集群管理职能方面的几点启示,以供各地方政府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朱丽燕 《商业时代》2006,(30):83-84
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一定区域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宁夏作为一个西部欠发达地区,其产业集群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尽快实现由产业的集聚向产业集群演变,将关系着宁夏经济竞争力的快速提升。本文以宁夏银川市工业园区为例,描述了银川市产业集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发展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试提出加快这个演变过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区域经济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产业集群的竞争。我国的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处于不平衡的状态,。特别是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却面临着一些困境,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市场化改革因素的影响,缺乏合适的外部环境。为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使集群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真正促进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应从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着力发展并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加快企业结构调整,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等方面做出努力,从而促进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孙俊花 《商业研究》2006,(19):99-101
产业集群是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实践中,产业集群在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完成资本积累、提高区域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产业集群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政府要有意识的规划和引导,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加快工业园区和区域品牌的建设,促使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金国轩 《北方经贸》2011,(9):11+13-11,13
产业集群竞争力不仅可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而且在提升企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是:促进市场作用;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制定产业集群战略,建设柔性组织体系;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18.
在区域经济友展过程中,区域品牌的建立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时,产业集群的发展也提升了区域品牌的知名度.本文分析了政府在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机制中发挥的作用,并以甘肃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为例,探讨政府积极引导下依托区域品牌的建立,如何增强当地产业集群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包含区域品牌的孕育、成长和建立过程。产业集群是塑造区域品牌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而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产物。本文在阐述区域品牌内涵和形成模式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产业集群对于区域品牌形成和提升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是传统能源拥有大省,有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资源、人才优势。但也存在新能源产业总量偏小、产业集群内部发展不平衡、新能源企业融资较难等问题。甘肃省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受资源、核心技术自主拥有不足、新能源产业竞争激烈、消费者的顾虑、新能源企业建立成本较高等因素影响。但在环境影响和能源枯竭需要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的机遇面前,有相关政策的扶植和帮助,有比较丰裕的太阳能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质能资源等新能源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甘肃省新能源产业集群创新螺旋互动模式,并通过完善的政策引导、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构建区域公共创新社会网络化体系、建立"共建同享"的产业园区管理模式以及积极开拓新能源市场等措施,壮大新能源产业集群,提升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