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日前,全国收费公路专项清理摸底调查结果显示,全国12省收费公路累计债务余额超过7500亿元,由于债务规模巨大,短期内难以取消公路收费。那么,高速公路是如何形成如此大的债务规模的?这些债务如何才能偿清?中国高速公路过度建设据网易财经报道,1998年至  相似文献   

2.
目前所得税准则规定的所得税核算方法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该方法对一些会计人员而言难于理解,本文以图解方式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核算进行分析,以帮助会计人员加深对其核算方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浅析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所得税会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只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相对原来的所得税核算方法发生了较大变化。采用单一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相关性,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本文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原理着手,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涉及的相关概念及核算程序进行了介绍,并以举例的形式解析了列表法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4.
邓晓红 《企业导报》2012,(21):16-17
随着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现存政府会计核算体系已不能适应因债务的发生而使资金流量从不同层面纳入政府会计核算体系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完整且覆盖政府会计体系的债务预算编制和会计核算制度。本文通过对政府性债务核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论述,提出政府性债务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方案,并对政府性债务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后的账务处理进行介绍,从而突出权责发生制在政府内债核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所得税核算的整体思路并掌握其核算方法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本文在简单阐明财务会计与税法关系的基础上,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原理着手,结合新《企业所得税法》及相关条例规定,通过案例分析方式阐释如何完成年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如何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暂时性差异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6.
熊玉红 《会计之友》2008,(28):78-80
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所得税核算的整体思路并掌握其核算方法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本文在简单阐明财务会计与税法关系的基础上,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原理着手,结合新《企业所得税法》及相关条例规定,通过案例分析方式阐释如何完成年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如何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暂时性差异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固定资产为例,详细解释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固定资产核算中的运用。对资产负债表的债务法在固定资产核算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帮助广大会计人员正确理解和掌握资产负债表的债务法在资产管理中的运用,以达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实施机关效能年活动精神,江西省审计厅新年伊始于2009年2月至3月,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对全省政府还贷二级收费公路债务、收费、支出情况进行了审计.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实施机关效能年活动精神,江西省审计厅新年伊始于2009年2月至3月,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对全省政府还贷二级收费公路债务、收费、支出情况进行了审计。这次审计主要是体现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及江西省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旨在通过对全省停止行政性收费的83个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点涉及的项目建设、债务、收费、支出、还本付息等情况进行审计核实,锁定其债务余额,为省政府后续改革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混合债务重组方式是债务重组中比较复杂的重组方式。其核算程序直接关系到账务处理的正确性。划分现金性资产和非现金性资产,便于正确确定混合债务重组方式的核算程序。  相似文献   

11.
所得税的核算方法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类。应付税款法的核算比较简单,而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包含递延法和债务法。对于所得税的核算,尤其是对存在税率变动和时间性差异的情况下递延法和债务法的核算,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难度,不易计算正确。本文拟对递延法和债务法中所得税的核算规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近日,襄樊市审计局参加了全省政府还贷二级收费公路债务审计工作会议.该局党组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措施抓落实。  相似文献   

13.
在实务中具体运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时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即递延法和债务法。在所得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无论是采用递延法还是债务法核算其结果相同;但在所得税率变动的情况下则两种处理方法的结果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无论是《企业所得税会计的暂行规定》,还是《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都没有规定企业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甚至没有提及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概念。而美国早在1987年颁布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96——所得税会计》中,就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跨期核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于1996年对《国际会计准则12——所得税》进行了修订,宣布禁止采用递延法,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  相似文献   

15.
隐性债务下的政府会计改革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是一个公共主体,其职能是化解公共风险,维护公共利益.在我国的预算会计中,隐性债务并未完全得到披露,隐匿着巨大的财政风险.政府会计要提供有用的信息,必须对隐性债务进行核算、披露.  相似文献   

16.
关于所得税会计的几个特殊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类。在税率变动时,纳税影响会计法可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其中债务法又可分为损益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损益表债务法是对时间性差异进行跨期核算的会计方法。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于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差,因而损益表债务法是从损益表出发,据以核算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并根据税率的变更做出调整,使之符合资产与负债的定义。资产负债表法是对暂时性差异进行跨期核算的会计方法。由于暂时性差异产生于资产与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差,因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的,据以核算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更加符合负债和资产的定义。  相似文献   

17.
于国军 《会计之友》2012,(35):83-85
2006年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我国的所得税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要求通过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及每期的所得税费用。然而,实践中的许多暂时性差异并没有纳入其核算范围,使得所得税会计核算不够完整和全面,存在相当严重的局限性。文章通过案例对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局限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损益表债务法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企业所得税费用的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递延法或损益表债务法来核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损益表债务法存在较大差异,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一、核算的概念依据不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税款的概念依据是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在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  相似文献   

19.
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采用全新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本文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程序、与原利润表债务法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在会计实务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收费公路特许经营谈判过程中,通行费价格的确定和调整是核心问题之一。通行的价格管制模型有两个,即合理回报率价格管制模型和最高限价管制模型。在分析两个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作者引入包括资本市场基准收益率、道路拥挤程度等多个参数,优化了上述两个模型,并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