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许华 《河北金融》2013,(3):8-10
2007年,我国首家私人银行成立,经过五年发展,私人银行广阔的发展前景得到了国内各家银行认可,纷纷将私人银行业务作为战略转型的一个方向.但是,与国外成熟的私人银行相比,我国的私人银行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定问题和差距.本文分析了私人银行在我国存在的必要性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业绩敏感度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银行绩效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并对银行高管薪酬绩效敏感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样本银行高管薪酬与银行绩效之间显著负相关,股权集中、银行风险和银行规模也影响了银行高管薪酬的决定;股权集中和银行风险强化了银行高管薪酬与绩效之间的敏感度,而股权制衡则弱化了薪酬绩效敏感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一大批中小银行的诞生和崛起,区域银行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属于区域银行.本文界定了区域银行的定义和内涵,回顾和分析了中国区域银行的发展、优势和劣势,并总结了当前区域银行的四大业务创新.  相似文献   

4.
银行购并冲破了国内市场的局限,市场外银行购并渐成趋势.本文思考了市场外银行购并的动因和消极影响.动因主要体现在寻求利润增长点、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和为银行改革寻契机.而其不利的方面则规模不经济、成本高昂、员工士气低落和文化冲突.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我国银行如何在市场外银行购并中趋利避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银行的商业化,一些银行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对于银行的各项业务都进行了一定的创新设计,特别是银行会计流程.本文结合现代的银行发展的需要,针对传统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银行会计流程中出现的创新点.  相似文献   

6.
电子商务的发展给支付体系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网上银行正在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重点.传统的银行概念、银行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银行管理方式以及内部控制机制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伴随技术创新,在信息化时代如何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已经给中央银行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研究信息化时代的银行监管问题迫在眉睫.本文从信息化时代银行的变化入手,探讨我国银行监管的原则、主要问题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杜恂诚 《银行家》2003,(1):142-143
一八九七年,中国本土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成立,到一九二年,陆续设立了约三十家本国的官办和商办等银行,但绝大多数不能维持多长时间就倒闭了.这是因为外国银行和钱庄已经形成了固定的金融制度,已经能够满足绝大部分金融服务的需求,华资银行缺乏生存下来的业务依据.中国通商银行、户部银行后改名大清银行)、交通银行等都依靠官款的存放和汇兑才得以勉强维持.这种均衡只有当市场明显扩大才能被打破,华资银行才能从市场扩大之中找到栖身之地.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新技术的应用,传统银行的柜面服务正逐渐被电子化交易渠道所替代.国内银行业先后推出自助银行、企业银行、家庭银行、Call Center和网上银行等电子服务渠道.为了有效地管理与营销新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各家银行先后成立了电子银行部门.本文就电子银行部门筹建阶段工作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金融市场的统一趋势及其监管范围的不断扩展引发了银行监管的国际协调问题.跨国银行主要以分行或子行的形式开展国际业务,组织结构的差异同时带来了银行监管方面的差异.本文探讨了跨国银行监管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并对国际上关于跨国银行监管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跨国银行监管会越来越凸显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归纳了Web1.0以及Web2.0阶段,中国电子银行发展的指导理念,核心任务以及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中国电子银行的发展趋势,阐释了大型国有控股银行电子银行发展面临的挑战.文章认为,电子银行发展的职能多层性与组织职能的激励不相容是电子银行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全面理解电子银行的职能,根据不同的职能层次,进行差别性的组织设计以及贯彻不同的激励策略,是推动大型商业银行电子银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