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技术开发》2015,(36):86-87
以当前接地补偿及快速消弧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结合本地区实际工作案例,对如何完善接地补偿以及如何完善消弧系统工作质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针对关于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及选择问题,文中介绍了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比较,探讨了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提出了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为,配电网中性点采用传统的小电流接地方式、配电网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和配电网采用自动跟踪补偿装置。  相似文献   

3.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经常变化,特别是电容电流变化范围较大,采用手动的消弧线圈很难适应要求。用自动跟踪补偿的消弧线圈,可将电容电流补偿到残流很小,使瞬时性接地故障自动消除,而不影响供电,这使自动跟踪补偿控制装置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简单分析了6kV系统中消弧线圈的运行情况,说明了自动跟踪补偿消弧成套装置具有自动跟踪补偿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限制操作过电压和系统暂态过电压等优点,并介绍了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在该厂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补偿系统两相断线并接地故障;消弧线圈有载开关没有设计热容量的裕度,以至导电回路的接头和触头在异常大电流下迅速烧熔。  相似文献   

6.
一、高家变电站系统的组成 变电站的电气设备分为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两大类: 一次设备是进行电能交换和分配的必要设备,包括电力变压器、消弧线圈、断路器、隔离开关、避雷器、互感器、补偿电容器以及高压配电装置如刀闸、母线、瓷瓶等,是高电压的强电设备.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乡的配电网中,主变中性点一般采取不接地(NUS)、经高值电阻(NRS)或经消弧线圈(NES)的接地方式。中压电力系统运行经验表明,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优点显著。文章探讨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发虚幻接地信号后,如何正确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8.
在中性不接地电网中,治理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过大造成危害的方法之一是中性点加装消弧线圈。消弧线圈的作用是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提供一个电感电流,补偿接地电容电流,使接地电流减小,也使得故障相接地电弧两端的恢复电压速度降低,达到自动熄灭电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陈沛岐 《科技与企业》2014,(16):364-364
用PLC作为控制器构建变压器冷却控制系统;系统以变压器顶层油温为被控量,设置有差值裕度的投、切温度阀值的控制方法;按冷却器的持续运行和累积运行时间自动均衡投切冷却器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榕泽 《科技与企业》2012,(23):328+331
根据国家电网相关规定,3-66KV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超过10A时,应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锡林电网中,共有9座变电站装设了消弧线圈,其中220kV变电站有2台,其余7台装设在110kV变电站。目前,只有220kV元上都变和110kV查干变的消弧线圈投入了运行,本文对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补偿方式及投退进行了详细分析,为我局消弧线圈投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庆国 《价值工程》2011,30(15):49-49
消弧及过电压在供电系统中始终是有待改善和解决的问题,为了迅速消除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弧光接地给电器设备带来的危害,快速改变系统内部的接地方式将有益于故障情况下对系统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技术开发》2015,(23):81-82
自动跟踪消弧线圈成套装置阻尼电阻箱在消弧系统中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部件,它的运行情况、参数设置,对系统母线电压具有直接的影响。检修人员往往不能透过母线电压异常的现象看到影响其原因的本质,因而觉得中性点消弧系统比较复杂难懂。文章通过原理分析,并结合实例解释了自动跟踪消弧线圈成套装置阻尼电阻箱中元器件、参数的设置对系统电压的影响,提高检修人员的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高家变电站系统的组成变电站的电气设备分为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两大类:一次设备是进行电能交换和分配的必要设备,包括电力变压器、消弧线圈、断路器、隔离开关、避雷器、互感器、补偿电容器以及高压配电装置如刀闸、母线、瓷瓶等,是高电压的强电设备。二次设备是对一次设备和系统进行监测、控制、保护、调节并与上级有关部门进行联络通信的有关设备,主要包括各种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测量与监控设备,直流电源和远动通讯设备等。  相似文献   

14.
《科技与企业》2005,(F09):54-54
8月25日,经过三个月的试运行,微电脑调容式自动跟踪消弧补偿装置在安徽巢湖供电公司220kV巢湖变、庐江变以及部分110kV变电所全面推广使用。该装置的投运,实现了对电网电容电流的自动跟踪补偿。提高了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刘伟光 《活力》2014,(17):31-31
为适应供电系统的实际需要,20世纪90年代末,采用我国自行研制 ZTJD型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系统,其自动跟踪监测技术达到先进水平,运行证明其效果良好。一、ZTJD型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系统在总结老式消弧线圈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独立开发成功的高新技术产品,由下列几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6.
在中性点采用不接地或经过消弧线圈、电阻接地方式供电的系统中,虽然能够延长单相接地时故障线路跳闸的时间;但是却导致了其它多条非故障线路供电的中断,造成了更大范围的停电以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66kV电网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优点,给出了系统电容电流和系统补偿度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消弧线圈配置情况,提出了当前运行方式下消弧线圈的配置原则,对66kV电网消弧线圈的配置与调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5,(29):137-138
PSCAD是电力系统常用的仿真软件,在利用其进行电力系统仿真时却发现在元件库中不存在实际常用的Z型接地变压器。针对在仿真中发现的问题,文章在分析Z型接地变压器原理的基础上,利用PSCAD中的单相三绕组变压器模块,设计搭建了Z形接地变压器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通过对某35k V配电网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仿真表明该接地变压器模型设计合理,从而为中性点接地系统建立正确仿真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张莹 《科技与企业》2013,(15):142-143
随着现在大中型城市电网的发展,电网馈线数目不断的增多,中低压配电网中的分布电容同样也会增大。当电网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由分布电容引起的电弧过电压会导致接地电弧不能可靠熄灭。考虑到经济性和安全性,中低压配电网中通过接入接地变压器来引入中性点,经小电阻或者消弧线圈接地。本文则主要探讨了接地变压器的保护配置,对接地变压器的保护整定原则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对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接地选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 电力系统的接地方式有三种.一种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种是电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一种是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我国3-63KV系统.大多采用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只有当接地电流大于某不定期数值时(3-10KV电网中接地电流大于30A、20KV及以上电网中接地电流大于10A时)才按规定采用电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110KV及以上的系统及220/380V的低压配电系统.则一般采取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