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产班组是企业的“基石”,是企业最基层的组织与作业单位,班组在安全生产中的定位是控制未遂。大唐岩滩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借鉴闭环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搭建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提出“一个体系、两种状态、六大机制”管理模式。及时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实现人员安全、设备安全、企业安全,建设“五型”班组,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达到“五化”。  相似文献   

2.
各级电力公司为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多采取级级控制的方法,即企业控制重伤和事故,部门控制轻伤和障碍,班组控制未遂和异常。文章就设备、人员及突发性事件等三个方面对班组的异常控制进行了论述,为一线生产班组控制异常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各级电力公司为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多采取级级控制的方法,即企业控制重伤和事故,部门控制轻伤和障碍,班组控制未遂和异常。文章就设备、人员及突发性事件等三个方面对班组的异常控制进行了论述,为一线生产班组控制异常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张哲 《企业活力》2011,(9):78-81
国美事件是中国家族式企业发展中的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国美事件的发生反映了传统家族企业管理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文化的矛盾和冲突,揭示了我国传统家族企业管理文化的特征及其存在的种种弊端。家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重构企业文化,实现管理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5.
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安全管理文化,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管理,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文章阐述了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区别和联系,进而提出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企业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管理目标体系的一部分,其功能是为了实现企业管理总目标提供安全保障.对企业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的意义及内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2005年度的中国市场对于众多知名商业品牌可谓多事之秋,肯德基、宝洁、强生、雀巢、高露洁、哈根达斯、光明……一个个叱咤风云的国际著名品牌陆续在中国市场上遭遇到空前的企业危机冲击。 2006年,情况似乎仍然没有太大改观,国际品牌仍然成为商业组织危机事件的主角。企业危机的类型也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安全和企业形象方面:芝华士12“年份门”风波、丰田锐志漏油事件、博士伦护理液引发眼疾、欧典地板宣传欺诈…… 2007年,更多的企业经历了品牌危机之痛。从手机、汽车、IT到食品、服饰、超市等行业,众多企业经历了各式各样的危机。 2008年,东航返航事件、抵制家乐福事件……,诸多事件证明了:品牌已迈人了危机高发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危机管理已成为我国企业品牌管理战略的一个重要课题。品牌管理者应该树立这样的意识:无论是多么知名的企业,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危机。而且作为一种公共事件,任何组织在危机中采取的行动,都会受到公众的审视。实践证明,一个组织如果在危机处理方面采取的措施失当,将使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企业信誉受到致命打击,甚至危及生存。但是,危机仍可管理。若缺乏良好的危机管理机制,小事件可以演化成为大风险的导火索;而成熟、高效的危机应对,也能让企业在遭遇毁灭性打击事件时绝处逢生。  相似文献   

8.
外包工程是电力行业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问题,外包工程由于管理不善造成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是基层供电公司安全监督的重中之中.本文在分析供电企业外包工程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从资质审核、安全培训、责任界定、流程履行、安全管控和安全评价等环节做好供电企业外包工程的安全管理,确保外包工程保质保量保安全的完成.供电企业应该制定有效的措施保证承包方在工程施工中做到万无一失,防止任何伤亡事件的发生,保证供电公司的利益不受损失.  相似文献   

9.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有一个著名的海因里希法则,又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或“300:29:1法则”,它是由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及他的团队在调查数万起重大安全事故原因后提出的。这个法则意思是说:“每1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违章,以及300起未遂先兆和事故隐患。”即大多数的伤害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这对涉电企业和电力安全至少有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突发公共事件冲击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深远而广泛,对突发公共事件下企业集体性的盈余管理行为及方式进行识别和验证研究意义重大。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18年第四季度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数据研究发现,企业在突发公共事件冲击后进行了负向盈余管理,并倾向于采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这降低了盈余的价值相关性。突发公共事件冲击下的负向盈余管理方式存在个体及时间上的异质性:行业竞争程度和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企业倾向于真实盈余管理,而机构持股比例高的企业则依赖于应计项目的调整;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呈现“应急型”向“蓄谋型”转变的趋势,冲击后的第一个季度出于应急仅采用应计盈余管理而后才开始运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中外管理》2010,(4):72-75
在整个中国都在就丰田召回事件激烈争论时,本刊邀请了多位日本企业和精益管理专家,共议事件背后的深层次管理问题,探讨中国企业通过这样一个事件可以从中收获和思考什么。相信,我们的企业读者需要更专业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王秋君 《当代会计》2021,(13):49-5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对人民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市场环境的完善.如在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因此,在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企业财务管理必须找到有效的方式去应对.企业只有做好财物管理应急工作,才能有效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文章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策略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制新形势下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初步的研究,对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看法,新形势下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展开探索并阐述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华雨 《上海质量》2010,(11):1-1
平安而美好的生活,是人们最根本的追求。 上海“11.15”火灾的发生,随着事件原因的明晰,我们越发感到“质量安全”何其重要!质量安全,尤其考验的是我们的管理能力。对城市,对企业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从“苏丹红事件”看供应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3月“苏丹红事件”在中国发生,至今仍有很多食品企业和消费者“谈红色变”。本文以“涉红”企业中最为知名的亨氏集团和肯德基公司为例,分析了供应商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剖析了当前企业供应商管理的危机所在,并结合“苏丹红”事件对供应商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势态,在"安全文化"层面上,受到了企业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就安全而言,它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企业安全文化便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介绍企业文化和企业安全文化、安全管理和安全管理效益的概念,进而论述了企业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效能之间的关系,最后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管理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作为其主体的企业却反而变得更加脆弱,各种各样的企业危机事件不断涌现,并且都对当事企业造成了巨大影响。不论是“陈馅事件”还是“砸奔事件”,都反映了企业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危机预防作为企业危机管理的第一环节,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本文主要探讨了危机预防中建立危机模拟训练制度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认为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危机模拟训练是社会和企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事件的危险远高于其他产品事件,此类事件频发消费者势必会更关注企业应急措施并影响其购买意向。文章通过案例分析与消费者访谈归纳了企业危机管理的形式,并聚焦于不同企业危机管理形式对消费者购买意向恢复的作用。得出:食品事件发生后企业回应比企业不回应对消费者的购买意向恢复效果要好,而且企业主动下架召回要比仅仅声明道歉并会加强质量管理对消费者的购买意向恢复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结果加重犯是否存在未遂,存在何种形态的未遂,历来是刑法学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本文结合外国刑法理论及国内研究情况,通过分析结果加重犯的未遂问题的诸种观点,并结合中国刑法自身的实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结果加重犯的未遂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给婴幼儿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危害,给我国乳制品行业带来了严重影响。这一事件的发生,暴露出我国乳制品行业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一些企业诚信缺失,市场监管存在缺位,有关部门配合不够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完善乳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从奶畜养殖、生鲜乳收购到乳制品生产、乳制品销售等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