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有读者来信向本刊询问孵化器事宜,觉得现在关于企业孵化器的报道不少,能说清楚的不多。为此,我们组织了这组报道,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本报道得到了我国企业孵化器领域权威学者、北京市科委颜振军博士的火力协助,部分资料直接来自颜振军博士所著《孵化与奋飞:如何投资、管理、进出企业孵化器》(民族出版社,2000年5月,定价20.00元),在此感谢。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孵化器的管理与发展张超英,梁肃,唐凤泉,袁环中国自1987年建立了第一家企业孵化器,在中国通常称作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991年达23家,1993年已增加到70家,有2000个企业作为客户进入孵化器。现就中国企业孵化器管理与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孵化器作为种培育和扶植中小企业的新型经济组织.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0月19~21日.华东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第五届年会在合肥隆重召开。年会主题是“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孵化器是自主创新的基地”。来自科技部火炬中心和华东六省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26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共同为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4.
大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简称大连创业园)是大连市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也是国家级孵化器之一。自1991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创业服务的宗旨,不断建设和完善孵化器体系,先后建设了综合孵化器和大连海外学子创业园、辽宁省(大连)博士创业园、大连国际孵化器等专门孵化器,举办了中国海外学子辽宁(大连)创业周活动,还建设了大连海外学子产业园、科技产业孵化器等“二级孵化”基地。依托这些孵化器体系,创业园不断提升孵化功能,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科技企业孵化器相关政策为研究对象.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进行分析.认为云南省孵化器相关政策研究滞后.孵化器法律地位不明确等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云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主要障碍.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企业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结合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孵化器引入风险投资的组织形态有三种模式——公益型企业孵化器,投资性质的企业孵化器和公司制企业孵化器。本文在对企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进行关系比较分析时,指出了企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的联系及互补性。  相似文献   

7.
自1987年我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成立以来,在科技部、人事部、教育部等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孵化器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争相崛起,发展壮大。根据全国45个地方科技部门和53个国家高新区的年报统计结果,2004年全国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464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09家),数量规模跃居世界第2位,在孵企业达到33213家。累计毕业企业11718家,从业人员55.2万人。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相似文献   

8.
《新财经》2000,(6):49-49
1,节省时间。一个小企业要想获得必要的硬环境条件.除了要有相当的投资.还需要长时间的筹备,而企业孵化器把这一切都准备好了。一般一个小企业从入驻企业孵化器到开始正常运转.只需10天左右。  相似文献   

9.
从1987年我国第一家孵化器在武汉成立至今,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已走过了19年历程。实践表明,科技企业孵化器(也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作为连接知识创新源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桥梁,是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是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力量: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全社会更加了解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情况,本刊与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处共同开设了《科技企业孵化器》栏目,旨在帮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我国孵化器整体的真实发展状况,帮助各孵化器了解自身的孵化能力.运行效率以及在同类孵化器中的地位,使其进一步提高孵化服务能力、拓宽服务领域、改善运营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李俊 《中国高新区》2004,(10):56-58
自从三十多年前英国在欧洲率先创造了第一个孵化器以来,企业孵化器和创业已经成为英国企业创新和发展政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英国有大约281个企业孵化器面向各个领域支持新创业。我们尤其要关注其四个主要的发展问题:1.为减少政府补贴,或达到收支平衡而重复使用现有资源。2.为地区的创新能力作出更大的贡献,避免定位过于单纯狭窄。3.发展企业孵化器管理的能力。4.研发虚拟孵化器以便把同样高质量的商业支持服务扩展到更广泛的知识密集型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1.
由于孵化器在促进新创企业成长的独特作用,自1959年在美国诞生以来,这种新型组织迅速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到2002年,全球已拥有超过3000家的孵化器。我国从1987年成立第一家孵化器开始,由于政府的重视,孵化器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孵化器的数量还是在孵企业数量,都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2.
当前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安全生产面临艰巨的挑战.通过分析企业孵化器内的安全生产现状,提出孵化器安全生产管理应着重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孵化器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设;对入孵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赋能.最后,从政策层面提出了保障科技企业孵化器安全管理策略落实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中国全部科技企业孵化器(简称"孵化器")数据,检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简称"国家级孵化器")的"认证"效应。文章认为,获准入驻国家级孵化器能够向外界传递关于企业质量的积极信号,帮助企业通过高新技术认定。研究发现,相比非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孵化器中的初创企业获得高新技术认定的概率显著更高。在控制了已有文献中资源连接和能力建设的替代解释后,文章结论不变。从"认证"效果的需求和供给角度分别展开研究发现,对于更需要权威机构认证的群体,如首次创业者、大学生群体以及专利数量较少的初创企业,入驻国家级孵化器的影响更显著;并且,专业技术领域的孵化器与孵化企业的技术领域一致会增强国家级孵化器的"认证"效力。为了缓解可能的遗漏变量问题,文章仅保留在孵化器评定为国家级之前已入驻的企业样本,并以孵化器评定为国家级作为冲击事件构建多时点DID模型,结果支持本文结论。文章拓展了孵化器的作用机制研究,并为创业服务机构影响初创企业资源获取的现有观点提供了基于大样本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从1988年上海第一家孵化器“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成立以来,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大致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95年以前的初创期;第二阶段是1996年以来的快速发展期。到目前为止,上海有24家企业孵化器,其中5家被认定为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孵化面积44.44万平方米,孵化企业825家,技工贸收入35.76亿元。从上表可知,1998年以来,孵化面积、孵化企业数和利税总额年均增长率高达76%,就业人数、技工贸收入总额年均增长96%,累计毕业企业数年均增长176%。根据国家科技部的统计,截止…  相似文献   

15.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国际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各国均加强了在中不科技企业孵化器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了共国际化进程。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科技部共同认定的中国国际企业孵化器(IBI)是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国际化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6.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最热门、最尖锐的讨论是“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究竟应该是营利性的还是非营利性的?”十五年来,中国已发展到500家孵化器,13000家在孵企业,32家上市公司,30万从业人员。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虽蔚为大观,而上个世界遗留下来的老大难问题依然还在困扰并迷惑着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经营管理者们:“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究竟应该是营利性的还是非营利性的?”本文从孵化器的非营利特征与成分、判断孵化器营利与非营利的标准、孵化器对于营利与非营利的选择三个方面对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非营利性的来龙去脉作个比较透彻的分析。请看——。  相似文献   

17.
马总升 《中国经贸》2014,(17):224-224
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服务机构,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财务管理工作做为其重中之重,理应得到管理层的重视。本文以科技企业孵化器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为研究对象,分析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与分散化财务管理模式差异的基础上,就科技企业孵化器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的运用展开分析。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科技企业孵化器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的进出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时刻面临由于技术、市场的不成熟所带来的巨大风险,为了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在创业过程遇到的困难,就需要有一个社会组织能够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初期,及时为创业者提供各种支持,帮助新建企业顺利完成创业过程。创建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的动因就在于降低创业风险,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其它类型的企业孵化器相比,科技型孵化器具有显著的公益性。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就是围绕孵化高新技术企业这一宗旨开展其各项活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创办宗旨,决定了该孵化器必须根据发展目标,制定科学的企业进入和退出机制,这是我国发展科技型企业孵化器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吴文清  赵黎明  谢菲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6):127-130
文章考虑政府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经理人的信息不对称,建立政府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经理博弈模型,探讨政府与孵化器经理间的策略互动效果,孵化器经理人的激励诱因契约以及最优努力水平。研究表明,单独以孵化器利润为因子的激励契约,能使孵化器经理人做出最优努力水平分配,孵化器经理注重扩大孵化规模和提升成功创业企业两种努力的平衡。当每单位投入的扩大孵化器规模的边际努力水平与每单位投入的提升成功创业企业的边际努力水平之比为成功创业企业平均利润返还与孵化企业平均物业及管理收入时,契约为帕累托最优契约。  相似文献   

20.
花白的头发,一副金丝眼镜,举手投足间透出学的温尔雅。他就是亚洲企业孵化器协会主席、新一届全国创业中心专委会主任王荣先生。在刚刚结束的亚太地区创新孵化器论坛上。王荣身兼数职:既是论坛的东道主、主持人,招待来自世界各地300多位客人:也是孵化器业界专家。与学们交流各自最新鲜的孵化器观点……很自然.他对中国孵化器发展的看法成了媒体追逐的焦点。几经周折,本刊记联系了王荣,对他进行专访。[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