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全域旅游产业",弱化"区域",突出"产业"。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多元、村庄靓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和重要途径。基于新时代下肥西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瓶颈,从以点带面全域融合、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挖掘特色亮点增加吸引力等方面提出肥西县实现全域旅游的发展路径,从而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玉林旅游工作注重旅游项目规划和项目建设,攻坚克难,着力建设旅游强市,全力推进旅游业跨越发展。玉林旅游业发展现状玉林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真武阁、勾漏洞、云天文化城等120多处旅游资源,以名胜古迹、侨乡风情、宗教文化、商贸旅游为特色。玉林旅游业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咸宁城市旅游品牌的现状,提出旅游资源开发、政策规划引导、旅游设施与交通建设、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等是咸宁城市旅游品牌发展的动力要素。探讨了各动力要素的运行关系,提出了强化"香城泉都"形象建设、加强旅游品牌整合和系统建设、树立"顾客满意"理念,提升旅游品牌忠诚度等优化措施。以期根据咸宁城市旅游品牌发展的特殊性,开发具有特色的咸宁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4.
旅游产业是陕西的支柱产业,本文分析了陕西旅游产业发展优势、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根源,针对陕西旅游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提出发展举措:要转变发展思路,加强旅游市场建设,广开引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服务软环境,各地市间整合旅游资源,联手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树立旅游品牌,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状况迅速改善。现代化交通环境、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等因素使自驾车旅游迅速发展。本文以西康高速公路与安康市旅游发展为例。研究在新的交通环境下。新兴旅游目的地如何在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形象塑造、旅游商品开发、旅游企业竞争力培育、政府积极参与协调旅游发展等方面促进目的地旅游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旅游城市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杭州是我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近20年来,旅游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与周边旅游城市的快速发展相比,杭州市旅游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本文参照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基本要求,提出杭州市建设国际风旅游城市的跨世纪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自全省第五次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会以来,东营市以推进旅游大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实施《旅游法》为契机,深度谋划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倾力打造旅游品牌,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全市旅游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全市共规划建设旅游项目26个(省级重点项目24个),其中在建项目17个、计划建设项目9个,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旅游建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昱亮 《特区经济》2010,(7):181-182
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其中乡村旅游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乡村旅游建设又进一步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两者存在良性的互动关系。乡村旅游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建立在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利的政府政策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基础上。为了加强乡村旅游建设必须从科学规范抓起,做好品牌营销、教育培训和生态建设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试论县域旅游规划中的建设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惠  祝影 《北方经济》2003,(8):34-35
一、县域旅游发展规划与建设规划的关系 旅游发展规划与旅游建设规划是全局与局部、宏观与微观、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编制的时序上应先全局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先整体后部分,旅游建设规划要符合并执行旅游发展规划,从而避免旅游产品的近距离、低水平重复的雷同,形成合理的旅游开发格局。 县域旅游发展规划是发展县域旅游业的基础和前提,要站在全局性、长远性、抗争性、纲领性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倪艳 《湖北经济管理》2011,(15):102-104
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湖北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然后指出了湖北应抓住消费升级、交通便利、国际旅游市场转移和旅游环境优化的契机来发展旅游业。最后,提出了布局"大旅游"发展战略、打造湖北旅游强势品牌、创新营销模式、提升旅游产业整合水平、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和培育现代旅游市场主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