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随着电视机里那根会“跳”舞的火腿肠,使亿万观众关注、认识、接纳了春都。从九十年代开始,被新闻界称之为春都现象的一次又一次的热门报道,确实成为我们四千春都人引以自豪的话题。尤其是1992年春节刚过,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剧组到洛阳慰问春都员工,古都洛阳再次刮起春都旋风。同年6月,以洛阳肉联厂为核心,以春都牌火腿肠为龙头产品,由25个省、市、自治区的131个企业组成的洛阳春都食品集团成立。1993年8月,由洛阳肉联厂发起全国各地423家法人企业参股的洛阳春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成为全国肉类行业改革进程中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微吧     
《中国经济快讯》2013,(18):15-15
@我就叫阿亮:我在中央公园打开电脑看行惰。一个乞丐向我乞讨。我给了他一块钱,继续看K线。他没有走。看着我在干什么。过了一会儿,他悄悄地说:“这股过了布林中轨了。”我惊诧地睁大眼睛问他:“这个你也懂?”他说:“就是因为懂这个,所以我才有了今天!”  相似文献   

3.
对于繁华落尽的春都而言,与双汇步入婚姻圣殿或许是一桩良缘。只是。双汇能否为春都揭去“红盖头”尚面临诸多考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提起“春都”,人们会联想到电视里那根会“跳”的火腿肠。而真正使“春都”名扬全国的根本所在却是四千春都人脚踏实地的质量意识。自从1986年我国第一根西式火腿肠在古都洛阳诞生以来,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大潮中,洛阳春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一“春都”牌火腿肠始终以其可靠的质量和信誉,使其销量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70%,雄居榜首。  相似文献   

5.
本刊6月13曰(第22期)封面文章《春都恩仇》,报道了“涉嫌犯罪”、尚在“监视居住”中的洛阳春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刘海峰的坎坷际遇。6月27日,洛阳有关方面以“证据不足不起诉”,恢复了刘海峰的自由。作为一个曾经叱咤商界的企业家,刘海峰的周围还笼罩着三重疑云。  相似文献   

6.
早上八点,办公桌前的电话铃响了。从满桌文稿堆中抬起头,我拿过话筒,习惯性地接话道:我区委办,请问你──”不等我说完,电话里就响起了一个遥远而熟悉的声音:“你是二娃呀,我是你妈妈。”“妈──!”我惊喜万分,随口叫出一声好久没有叫过了的这个字。电话那端母亲用家乡的口音大声说道:“二娃你听得到不?我是你妈妈。”“听见了,听见了,妈您……”当母亲确信我能听清她的声音后,才大声地告诉我:“二娃呀,你记得到不?今天是你过生日,你今天满三十岁──今天是古历的二月十四。”“生日”这个有特别纪念意义的日子,已被我…  相似文献   

7.
一位外地朋友跟我聊起他买房时看到的一幕:楼盘工地外的围档顶天立地,占据了大半个人行道,围档上喷绘的广告花花绿绿、浓墨重彩,还被路人用刀片豁开了数道口子,更显得张牙舞爪。就在这咄咄逼人的围档上赫然写着一句广告语一一“楼盘决定生活质量,XX打造宜居城市”。朋友说:“我没有买他们的房子,甚至连看也没有看。拿着大自然与整个社会创下来的‘宜居城市’称号来为自己赚钱,而且本身就是在搞破坏还不知,真是不要脸。”朋友的话语让我关注起了“宜居城市”这个名词。  相似文献   

8.
林毅 《走向世界》2015,(17):116
5岁那年的除夕,我跟几个小伙伴在街上玩耍,有说家里买了猪头的、有说家里买了下货的、有说家里买了肥肉的,到我这儿卡壳了。小伙伴们一阵不友好的笑,让我霎时红了脸。回到家,朝厨房灶台上的那个篮子瞟了一眼,别说肉,连根猪毛都没有,我“哇”的一声躺倒地上打起滚来,哭着嚷道:“我要吃肉、我要吃肉,过年了,还不割肉?”爷娘四目相视,面带愁容,娘久久无语,惟有两行热泪簌簌而下,但还是强打着精神说:“谁说咱家不割肉了?这不是还没腾出手嘛,马上就去!”说着端起一个粗瓷黑碗就出了门,我立马止住哭声,从地上爬了起来,乐滋滋地跟在娘的后面去买肉。  相似文献   

9.
在专家们对高州医院的调研中,曾提出过六个“想不到”:建大楼,买设备,不要国家投入一分钱;医院收费普遍比外地低一倍;医院没有专家号,挂号统一3元钱;整个医院绝无“收红包”、“拿回扣”现象发生;一个偏僻的县医院可治疗多种疑难症;医院的医生护士都对个人收入很满意,深感幸福和快乐。成就这些“想不到”,高州医院的秘诀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购货发票不可不要张刚日前,一同本书衣缩食,凑足850元买下一套名牌西服,当他第二天洋洋得意穿着上班时,我们发现上下装颜色和花纹都不一样,当他回头找卖主时,答曰:“这不是在我店买的”。因他买时没有发票,口说无凭,只好打掉牙往肚里咽,自认倒霉。小小一张发...  相似文献   

11.
在专家们对高州医院的调研中,曾提出过六个“想不到”:建大楼,买设备,不要国家投入一分钱;医院收费普遍比外地低一倍;医院没有专家号,挂号统一3元钱;整个医院绝无“收红包”、“拿回扣”现象发生;一个偏僻的县医院可治疗多种疑难症;医院的医生护士都对个人收入很满意,深感幸福和快乐。成就这些“想不到”,高州医院的秘诀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站在中原大地这片皇天厚土之上,面对今天经过企业形象规划(CIS)整茸一新后的“春都”,我们感到何等的舒心,何等的欣慰 回道历程,星移斗转,花发叶舒,多少个披肝沥胆胼手骶足的日日夜夜,“春都”从一个蹒跚小厂成长为一个伟岸的企业巨人,并在这种筋骨磨砺心志弥坚的成长中,为大众带去春风化雨般的营养和健康,为社会传送着绵亘不绝的风和日丽、传送着福祉和欢乐。 与此同时,“春都”赖以生存的公众社会,更以加倍的回报,润泽“春都”更加根深蒂固,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13.
张方 《河南经济》2001,(4):24-25
洛阳春都集团和漯河双汇集团是我国两大肉类加工企业,也是河南省两家著名的企业集团。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是地处中原;它们在前身洛阳肉联厂和漯河肉联厂均始建于1958年;都是以生产火腿肠起家;同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520家重点企业;两家集团旗下均有一家上市公司;其产品商标-“春都”和“双汇”均分别被授予中国名牌。不同的是:洛阳肉联厂于1986年在全国首家生产火腿肠,而漯河肉联厂开始生产火腿肠是6年后的1992年;春都股票于1998年底发行,筹资41000万元,而双汇股票则是于1998年9月发行,筹资31000万元。从历史上看,无论从哪个方面比较,“春都”集团都较“双汇”集团信处相对优势的地位。但经营数年的经营,在世纪之交的最后几年,春都集团在企业经营和发展上陷入了困境,而双汇集团却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局面。在近几年国内肉制品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两大企业集团的发展状况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14.
高云龙 《东北之窗》2011,(22):94-94
走进獐子岛村民蔡培良家,老人正在院子里收菜。他拔出一个大萝卜、给我们展示:“你们看,时代好,萝卜长得都大!”蔡大爷抱着一个近10斤重的大萝l、,一说话把我们全逗乐了。蔡大爷说他的小院子里,种的都是绿色食品,从“五一”到现在自己没有买过一棵菜,这些菜足够他和老伴一年吃的。  相似文献   

15.
冯洁 《浙江经济》2009,(8):40-42
我只不过是“平淡”之人 “我是一个很平淡的人,并没有什么传奇色彩。”众人眼中的浙商先锋人物,如今坐在我的面前,更像是一位风尘仆仆的旅人。他一边摆弄着夹在领口的工作证,一边淡定地说着:“我的经历可能很多人也都有过,没有什么特别。”即便当事人是这样的说法,身为观众,周围的人依然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同属国有企业、同是中国名牌、同处中原腹地、同做肉类加工——春都和双汇就像一对亲兄弟如影随形,在中国火腿肠市场双雄鼎立。然而,从1998年底上市后,他们分道扬镳,沿着相反的轨迹运行,今天竟有天壤之别。最近,我们在这两家企业看到,曾经生产出中国第一根火腿肠的“春都第一楼”,人去楼空,落寞无声;而在几百里开外的双汇,厂内机器开足马力,厂外排着等货的长长车队。春都的一位负责人叹息道,现在春都的市场占有率从上市前的60%狂跌到10%,面临出局的危险;双汇则从30%猛升到50%,坐上火腿肠行业的头把交椅。春…  相似文献   

17.
记者手记     
有个农民拉了一车大葱进城卖,两个城里人串通好去买葱。一个先去问农民:“哎,老乡,整车葱我都要了,多钱一斤?”农民答:“一块钱一斤”。“那我只要葱白,多少钱一斤?”那人问。“只要葱白?那没办法卖啊。”农民说。另一个人这时上来搭讪:  相似文献   

18.
如今.拨通朋友的手机,传来的声音往往不再是单调的“嘟-嘟-”,而是一些让人爆笑的段子:“我赚钱啦、赚钱啦,我都不知道怎么花,我左手买个诺基亚右手买个摩托罗拉。我坐完奔驰添宝马.没事到西方国家吃点龙虾。急啥,吃完龙虾接你电话!”“对不起!主人去月球旅游了……”你知道吗,创作这些趣味铃声的人,年薪高达10-50万;随着新听觉时代的到来。铃声写手堪称“当今最时尚的职业”,抢尽了”短信写手”的风采!请看一位京漂女孩是怎样在彩铃声中快乐掘金的:  相似文献   

19.
“我的酒店客房、中餐厅、会所、卡拉OK什么都有,这个酒店的产权是我的,不是租的。”四会市汇龙大酒店董事长彭奕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刚刚买过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厂房,连装修的钱都没有,是农信社帮助我贷款让酒店越做越大,去年酒店还得到了扩建。”  相似文献   

20.
当生活里充满了品牌的时候。生活方式也跟着品牌起来。谦虚的人说“我只去三联书店买书”,张扬的人说“我的袜子都在王府饭店一层买”。而名牌喜欢用给人划分层次的方法给自己定位,比如“成功人士”的用品。比如彰显“帝王尊贵”。品牌的制造者也试图通过塑造文化品味去引导人们消费。 但是。消费者并不是品牌的奴隶。他们对心动的品牌忠诚,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的钱袋。 要挣钱、要消费、要生活,蓝领、白领和金领过的是怎样的品牌生活?[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