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2014年底获批,带动了福建地区的新一轮发展.依托大陆地区距台湾最近的省会城市这一区位优势,福州自贸区的成立有着特殊的对台经济往来的战略意义.虽然福州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稍显弱势,并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但借国家相关政治经济政策的倾斜,拥有侨台、金融合作、整车进口口岸的优势,作为两岸电子商务试验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先行区的福州自贸区不仅可加强海峡两岸的经贸、旅游交往,对内可提升福州的城市建设、切实拉动内需,对外又可辐射至整个东南沿海区域的改革开放与发展.福州自贸区应当充分利用上述优势,应对当下的挑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有赖于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口城市群、以厦门为中心的厦门湾城市群争以泉州为中心的泉州湾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发展受到诸如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城市规模偏小、城市化水平较低,科技人才支撑体系不坚实,投资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因素的制约.为此,福建省需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城市规模,加大人才...  相似文献   

3.
中心城市是省域经济的主体, 是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改革开放以来, 河北省与沿海发达省之间的经济差距出现了日益扩大的趋势。这与河北省中心城市的经济带动作用弱有直接关系。本文从河北省中心城市经济的现状入手, 探求加快河北省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福建是海洋经济大省,具备发展海洋经济独特的区位与资源优势。2012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福建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为福建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必须树立统筹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统筹海洋产业、海岛资源、港口产业城市建设,科学开发利用海洋、海岛、港口、产业资源,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以往研究多围绕高铁开通对旅游经济发展"有无"影响的基础上,观察到高铁网络化演变对城市经济地位和角色功能的影响,引入SNA网络中心性指标,结合DID模型进一步探究城市在高铁网络中的空间特征对旅游经济发展的"程度"影响.结果 表明:高铁开通对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产生的动态效应会随着高铁开通时间的推移变为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铁站建设和城市发展规模的差异均会影响高铁发挥旅游促进效应.其中,高铁站是始发站,或其与市区距离小于30km,则该城市开通高铁会产生旅游促进效应;而三线及以下小城市"交旅融合"的潜力还需进一步挖掘.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开通产生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是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在高铁网络中占据较高的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交旅融合"的正确性与先导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城市编制高铁旅游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哈大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经济带之一,其发展不仅关系东北经济的振兴,对全国经济发展也有重要影响。本文从城市发展方面着手,分析了哈大经济带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心城市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几个区域中心城市城市功能调整与定位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环境和经济因素对我国70个大中城市的宜居性进行研究。利用因子分析给出体现城市宜居性的四个公因子: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水平、城市规模及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环境建设水平和环境空气质量水平。结合聚类分析,我们得出深圳、广州和厦门在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城市规模及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水平这方面有良好表现,上海在城市规模及经济发展水平方面表现突出,九江在城市环境建设水平和空气质量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市之间协同、联动发展成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组建城市经济圈成为区域发展的新模式。本文试图阐述这种区域发展模式的概念、特点、理论基础、形成原因及其意义和作用等问题,同时根据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认为构筑大武汉经济圈是实现中部崛起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并提出其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经济的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城市化经济是一个国家、地区工业化的摇篮。在我国,城市的功能和作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样愈来愈大,它不仅是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科技中心,也是资源、商品、资金、信息和人才的集中和交流中心。所以,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培育城市新生产力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带头作用和核心作用,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事业中的一大命题。  相似文献   

10.
推进福建经济发展由高碳能源经济向低碳能源经济的转变,是顺乎世界潮流合乎福建省情的现实需要,更是福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从福建省情方面来看,当前继续降低碳排放量存在着资金、城市化等方面的压力,因此要以低碳技术助推绿色经济,以低碳能源促进结构优化,以低碳金融引导经济增长和以低碳理念导入城市发展来走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15年中国(福建)自贸实验区挂牌成立,这将给福建经济未来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其核心定位是利用区域优势发展对台经济.回顾近年来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总体经济实力极大提升,交通网络日益完善,闽台经贸交流更为密切,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为自贸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中国(福建)自贸区福州、厦门及平潭三大片区的战略定位明确,即促进闽台经济深入融合,探索服务贸易政策及金融改革的创新,吸引聚集更多的外来投资,促进福建省经济的整体发展,实现向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借鉴中国(上海)自贸区的经验,福建省地方政府应逐步放权,借助有利契机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同时为企业打造方便高效的融资平台.  相似文献   

12.
随着福州通商口岸的开放,福州的茶叶贸易有所发展,进而影响到福州城市的近代化.近代福州茶叶贸易的发展经历了沉寂、兴盛、衰落三个阶段.茶叶贸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对福州城市的金融、国际海运、近代文教事业及西学传播、城市中心转移等方面产生了影响.城市的发展单靠外力是维持不久的,当外力不在了,过去的发展就只是昙花一现.只有依靠内力,城市的发展才能持久.  相似文献   

13.
城市规模扩大,会产生“聚集效应”。城市本身具有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人口的高度聚集,高密度的人口导致了高密度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城市要发展,规模就是实力的一种体现,一个规模不大的城市.不可能有很强的综合竞争力。城市经济的发展过程是人口聚集和经济密集的过程。因此城市人口规模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从本质上看,城市经济就是空间集聚的经济。城市只所以能够发展.其经济原因就是因为城市的人口、企业和各种活动的空间聚集给城市带来特殊集聚效应。因此城市人口数量与质量成为城市发挥聚集效应的重要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福州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户外广告的投入量迅速增加,新技术新材料得到广泛运用,相关管理条例和实施办法相继出台,既美化了城市环境也提升了城市文化品味。但不容忽视的是,整体合理规划不足、创意制作粗糙等问题也时有出现,不仅阻碍了福州户外广告业的发展,也对福州的城市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只有通过在户外广告规划中体现区域特色、创作中巧妙利用环境、注重受众参与度等有效举措,才能在商业目的之余运用户外广告增添福州城市的魅力指数。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进而引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转移时,将带来人口、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人们的居住地由相对分散且规模不大的村落向城市集中,人们的就业也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日益增强,从而带来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促使城市化规模的扩大,加快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在福建自贸区建设及“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福州港口物流与对外贸易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进出口总额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在长期内会促进福州港货物吞吐量的增加,但福州港货物吞吐量的增加对进出口、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未起到推动作用,这说明目前福州港口物流产业并没有对外贸活动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福建自贸区的“双区”叠加优势加快福州港物流发展,同时加强港口的集疏运能力、与临近港口的合作以及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心城市肩负着引领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使命,其创新引领作用将为企业合作创新搭建良好平台。以实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事件为准自然实验,利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识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企业异地合作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显著提高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企业联合申请专利的数量,国家中心城市的创新带动作用明显;异质性分析显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同一学科内的企业异地合作创新影响效应更强;机制检验表明,国家中心城市通过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推进区域产业分工、增强经济关联等渠道影响企业异地合作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创新引领效应影响范围有限,但企业合作创新的质量较高,创新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较好。因此,地方政府应有效利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机遇,促进城市间企业合作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西部中心城市是对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引领、辐射、集散、制衡作用的城市,通常是指西部的省会城市及副省级城市。这类城市由于对所在的区域或省份具有很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在吸引国内大型企业、省内大型企业或跨国公司落户方面具备很强的比较优势。2014年,随着国内产业加快向西部地区转移、国家区域协调政策不断出台,西部中心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日趋完备,因此动作频频。  相似文献   

19.
一、渭南市地方财政和银行信贷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渭南市地方财政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及城市规模的扩大,渭南市的财政收入呈现入不敷出、财政收支缺口逐年增大的态势.其原因在于渭南市整体经济规模太小和整体经济效益较低.据测算,2002年,渭南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367元,仅为全国人均数的42.9%;2002年,全国财政收入对GDP的比例系数为0.1854,而渭南市仅为0.045,后者仅为前者的24%,不足四分之一,单位GDP中财政收入低,说明整体经济效益较差.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1—2020年中国城市和微观企业数据,在重构数字经济指标体系及识别绿色创新水平的基础上,多维度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创新质和量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绿色创新“增量提质”,激发政府和公众环境关注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且政府和公众环境关注是实现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创新的必要条件;数字经济发展对周围城市的绿色创新具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的“增量提质”效应在非资源型城市、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的城市、高碳排放城市、国有企业、规模较大的企业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