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报告在论述宏观调控的任务时明确指出,要“依法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包括证券市场的监管,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到党代会上,这还是第一次,充分说明了党中央非常重视金融风险问题。同时也说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不仅是关系金融稳定、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的大事,而已是关系全f]改革进程的大事。因此,各级政府和金融部门必须常抓不懈,一定要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这件大事抓好。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认为,作为防范金融风险主体的金融部门,在现…  相似文献   

2.
从改革和发展的观点看,摆脱经济发展中银企债务难题的基本思路是:深化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创新的步伐,积极推进规范的公司制改造,重建国家调控信用制度,通过信用证券化,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在实现储蓄投资转化模式转变的基础上,深化金融与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市场金融制度。继续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依法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包括证券市场的监管,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3.
中国目前面临的金融风险问题,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诸多矛盾的综合反映。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金融制度还不够完善,金融风险还在不断累积,银行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比重很高,金融监管体系跟不上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妨碍了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改革。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既坚持金融体系进一步改革开放,又能继续控制由此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针对这个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魏加宁博士,对金融改革提出了两种新思路。首先,要把金融改革与化解不良金融债务结合起来,把国有…  相似文献   

4.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对于股市、互联网金融、证券交易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金融风险频繁显现,金融改革已箭在弦上。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要以有利于强化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为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5.
龙生  王智 《江苏经济》2003,(4):43-43
种种迹象表明,2003年的金融体制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中央高层领导人已经公开表示,2003年金融体制改革和农村改革、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一同成为四大主要改革任务,而改革的内容则包括: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降低不良资产比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进一步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高金融服务质量,特别是加大对农村、中小企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6.
合理测度和准确识别金融市场风险,对于稳定经济、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意义重大。依据中国金融市场特征,本文采用动态CRITIC法计算权重并建立金融压力指数测度模型,通过非参数统计核密度法和B-N数据分解法对金融压力指数的分布和金融风险状态进行估计与识别,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检验高低风险转换概率,并与基于确定项进行识别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基于动态CRITIC赋权的金融压力指数更能反映金融市场的极端值和金融风险,随机冲击是影响我国金融压力指数的重要因素,两种金融风险识别方法均可识别金融风险状态且各有优势,研究中可以互为补充。今后应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测度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对金融风险的宏观审慎管理和防范。  相似文献   

7.
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在金融强国建设中可产生牵引作用,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对于服务实体经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演进,体现了渐进式的改革逻辑,呈现由单向流动到双向开放、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引领、由管道式联通向制度型联通转变的鲜明特征。当前,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面临全球经济形势扰动、中资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不足、金融服务尚存薄弱环节等多方面现实挑战。未来,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金融高水平开放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境内外金融市场良性互动将持续深化。应协同推进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与配套措施改革,不断提升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影响力,统筹兼顾境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与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金融业在微观与宏观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开放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符合金融业自身的发展需要,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在将中国金融开放分为萌芽孕育、基础奠定、深入探索以及稳健推进四个历史演化阶段的基础上,从促使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倒逼金融监管制度改革以及加快资源要素流动四个方面阐释其逻辑机理,进而认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经验主要表现为多方位金融开放、渐进式金融开放、统筹国际国内市场化改革以及从宏观角度看待金融危机。文章还结合当前中美贸易摩擦中潜在的问题风险,提出未来中国将持续推动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保持外汇管理政策的连续稳定性;建设多元化金融市场体系,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协同金融开放与创新,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深化金融监管制度改革,有效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徐香英 《西部论丛》2002,(12):24-25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使金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做为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加快经营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金融改革必须明确基本要求,主要任务是分类扶持各类机构,加大金融市场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深化金融开放与合作。保障措施包括:加强对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金融业发展激励机制,强化金融人才支撑,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加强金融风险防控。  相似文献   

11.
朱治豪  吕乔 《特区经济》2014,(7):112-114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发展的如火如荼,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边界和市场。但是互联网金融业有相应的信用风险、市场选择风险、技术风险和法律风险,这些风险都加大了金融市场不稳定的可能性。故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加强安全体系、风险控制体系建设,政府加大立法力度,共同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分税制改革20周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分税制改革是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石的决定性改革。本文在回顾分税制改革二十年历程的基础上,对现行分税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分税制改革后所出现的“土地财政”现象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做出澄清,并指出我国分税制改革需着重处理好“四大关系”:即分税制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体制改革与主体功能区建设、财政体制改革与城镇化建设、“营改增”与财政体制改革等关系。最后提出了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界定两者边界;明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和事责;调整政府间收入划分,构建地方税制;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硬化预算约束,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措施建议,以完善和深化分税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The Japanese financial system was heavily regulated until recently. Following gradual deregulation in the 1980s, the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called the Financial Big Bang started in 1996. The Financial Big Bang aimed to reform the Japanese financial sector in a very comprehensive and quick manner to be totally compatible with the global standards in advanced economies. The Big Bang was followed by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Koizumi administration, which placed more emphasis on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We learned from our experience that when we deregulate the financial sector, we have to be careful of the priority, the time-sequence, speed, and the bank supervision capacity of the Government. Otherwise, wrong incentive might be given to financial market participants.  相似文献   

14.
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化改革的公共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化改革可能带来的公共风险包括体制与政策风险、公共安全风险、国家经济安全风险、社会安全风险、规制风险。可以考虑从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完善改革的配套经济政策和加强公共监督三个方面予以控制;同时,为顺利推进我国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必须由相对独立的综合机构制定、实施改革方案,要坚持总体同步配套,渐进分步实施原则,构建基础设施产业改革的利益均衡博弈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丁辰 《特区经济》2006,(9):95-97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现代金融理论、信息技术和金融创新等因素,金融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波动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面临日趋严重的金融风险,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法律制度的建设已成为一国金融风险管理的中心工作。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现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法律制度不足的基础上,就如何完善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尧均 《特区经济》2012,(10):81-83
个人理财业务作为银行界的新兴业务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各家银行陆续推出不同的理财产品以吸引不同层次的投资者,在保证银行获利的同时为客户开发出潜在的财富,实现"互利双赢"的局面。面对收益增长带来的风险提高,本文围绕个人理财业务的品种、风险与利益、存在问题等方面,通过对浙江宁波余姚多家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调研,针对性地分析了当前在县级城市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投资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个人理财业务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融监管主要有统一监管、分业监管、不完全统一监管三种模式。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特别注重健全和完善本国金融监管体系,并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适应性变革。从长远看,中国应当走金融统一监管或综合监管之路,变分业监管为统一监管,建立统一监管、分工协作、伞形管理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宏观金融审慎监管、理顺协调沟通机制、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保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权益、加强国际合作是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趋向。  相似文献   

18.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文章从税收制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房地产的现状,并对如何改变房地产市场现状,提出了若干房地产税收制度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9.
闫云仙 《特区经济》2006,(12):179-180
加入世贸后粮食市场的开放和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粮食企业和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加大,尤其是价格风险,如何利用期货市场降低或回避价格风险,已成为焦点问题。根据国内外期货市场的发展状况,本文提出市场主体参与期货贸易的几种方武。  相似文献   

20.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China's current pension system, the present paper indicates that risk control of pension fund management is a serious policy challenge fo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lthough some reform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here are still serious institutional and capital market risks that are difficult to overcome but are key in the success of China's pension reform. To ensure a smooth transition in pension reform, China not only needs to build a better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and facilitate capital market development, but also raise the risk awareness of individual pension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