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企业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段时间,有两则关于企业和员工的报道特别引人注目:一则是“血汗工厂”。顾名思义“,血汗工厂”就是指那些工时很长、报酬很低,劳动强度很大、而劳动条件又极其恶劣,残酷压榨工人血汗的工厂。国庆节前夕,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就首先公布了20家这样的“血汗工厂”的名单。这些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产业集中在建筑建材、纺织制鞋、电子产品和服务业上的“血汗工厂”,普遍存在严重超时加班、恶意拖欠工人工资、雇用童工等严重违反《劳动法》的现象,恶劣程度怵目惊心。另一则是“王斌余事件”。王斌余原本只是甘肃省的一个普通农民。17…  相似文献   

2.
一百五十年过去了,由英国原创的“血汗工厂”制度以及资本主义的罪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痛苦的记忆。但进入新世纪以来,“血汗工厂”又重新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在我们眼皮底下浮出了水面。沃尔玛围剿“血汗工厂”引发恐慌2004年2月9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在头版报道沃尔玛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从博弈论的角度,对于跨国公司“血汗工厂”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分析跨国公司在这里面应该承担的责任,从而开拓解决跨国公司“血汗工厂”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浙商》2008,(11):29-29
这段时间,一份由香港大学生作出的《2008年首季香港上市企业内地血汗工厂报告》让张茵的玖龙纸业陷入“血汗工厂”的是非当中。广东省总工会副主席孔祥鸿(编者注:孔祥鸿在“两会”期间曾表示,他愿意就新《劳动合同法》通过电视台和张茵进行PK)在4月26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广东省总工会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张茵的玖龙纸业存在管理问题,但还不是算是“血汗工厂”。  相似文献   

5.
丁言 《商业文化》2006,(9):82-83
一百五十年过去了,由英国原创的“血汗工厂”制度以及资本主义的罪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痛苦的记忆。但进入新世纪以来,“血汗工厂”又重新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在我们眼皮底下浮出了水面。  相似文献   

6.
秋风 《商界》2008,(6):152-152
2008年4月中旬,大学师生监察无良企业行动(SACOM)、香港浸会大学学生会及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发表《香港上市企业内地血汗工场报告》,公开指控玖龙纸业是“血汗工厂”。玖龙纸业老板张茵女士大怒,抨击SACOM是“不正常组织”、“无政府主义的不良组织”,其资金全部从欧洲过来,“他们就是想搞垮国内企业”。面对如此回应,舆论哗然。  相似文献   

7.
公司     
《商界》2008,(5):11-11
国资委打造央企未来大管家;戴尔强化与家电连锁巨头合作;创维进入液晶上游领域;蒙牛坐上乳业的头把交椅;玖龙纸业被指血汗工厂;青岛海尔五大高管相继辞职;GE否认开办“血汗工厂”。  相似文献   

8.
华为"床垫文化"与富士康"血汗工厂"传闻所隐喻的,是中国经济赖以起飞的看上去有些过于沉重的两大引擎从华为员工过劳死引发的“床垫文化”之议,到富士康“血汗工厂”传闻,想来已经有人感觉窥到了深圳企业底气的不足。其实,这些事件折射的绝非仅是深圳企业的短板,更是中国经济高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司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在社会中的作用越发重要.以泰罗为代表的管理学家以“科学管理”为旗帜,开始了对如何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研究.这种单纯以提高经营效率而不考虑员工作为“人”这一基本社会事实,应得到合理对待的管理思想在随后被批评修正.更多的管理学家提出要重视员工的心理需求,如X/Y理论、期望-保健理论等.同时,工会的发展也使得员工有了更多的资本与企业展开谈判,劳资双方处于一个相对平等的地位,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血汗工厂”似乎已经成为历史.然而,富士康员工的连续跳楼事件却说明,虽然早期的“血汗工厂”已经不复存在,新形式的“血汗工厂”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依然存在,影响着数以十万计的员工和他们的家人.  相似文献   

10.
公司实践     
袁磊 《WTO经济导刊》2007,(12):16-17
戴尔“血汗工厂”事件,罗地亚发布道路可持续发展方案,“中国贫困英模母亲”计划启动,招商银行公布慈菩基金成果,关爱“留守儿童”索尼爱心助学工程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1.
薛涌 《商界》2009,(6):24-24
“血汗工厂”之所以屡禁不止,就在于其非常合乎市场规则。自由竞争也需要用道德情操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为数众多的以代工为主的中国企业来说,“血汗工厂”其实是相当普遍存在的,甚至比富士康差的企业也还多的是。也正是如此,但作为业界的“老大”,富士康“劳工门”事件才更让人揪心。  相似文献   

13.
因为在海外的低价竞争,“Made in china”成了价格低廉和质量粗糙的代名词,低成本劳动力聚集的“血汗工厂”的象征,奥康经过多年探索,找到了改变这种局面的一种便捷的通道——中外合作“第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14.
消费者     
道德的消费分量有多重 如果有人问起:“你会购买由血汗工厂生产的产品吗?”绝大多数人会说不,他们的道德标准使其坚决抵制这种剥削劳动力的邪恶行为;然而,如果喜欢上一件商品,比如一条漂亮合身的牛仔裤或一双名牌运动鞋,而它正是血汗工厂生产的,是否依然会有绝大多数人拒绝购买呢?  相似文献   

15.
《三联竞争力》2008,(5):22-22
前有热热闹闹的富土康事件,后有喧嚣一时的戴尔、苹果iPod事件,“血汗工厂”在中国已经很难成为新闻,但当主角变成全球偶像型企业GE时,还是引起不少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三联竞争力》2010,(9):52-75
富±康是什么?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富土康就是单纯的零件组装生产线,是落后的“中国制造”的代表.是一个把工人当牛马的血汗工厂.是中国当下进行经济调整和转型所应当立刻抛弃的代工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三联竞争力》2010,(9):106-106
2010年对于富士康这家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而言似乎是一个长长的梦魇,公司员工“N连跳”自杀事件的阴影尚未散去,内地及港台20所高校师生深入富士康进行调查得出的一份沉甸甸的调研报告,揭露出一系列惊人事实,使富士康再度卷进‘血汗工厂”的黑色旋涡。  相似文献   

18.
黑榜     
《商业文化》2005,(5):6-6
耐克工厂虐待工人 全球最大的运动用品生产商耐克公司4月13日发表报告,承认其旗下工厂存在强迫工人加班,并且不让工人在工作时间喝水等问题,从而印证了外界指责耐克公司的工厂是“血汗工厂”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从“血汗工厂”到“集体倒戈”,中国代工厂面临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代工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环节,其命运跌宕起伏。基于分析代工厂长期存在的原因、其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用工环境;自创品牌,走创新化路线;教育支持,提升产业结构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态度     
《商务周刊》2009,(2):13-13
“我无法面对珠三角地区每年被丢弃的4万根指头;我不敢想象这些整齐的厂房会淹没多少打工妹的青春;我更不敢推算东莞的发展融入了多少农民工的血与肉。” ——一位大学生亲自体验可口可乐血汗工厂后的感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