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92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的重新启动,通货膨胀问题也日趋严重,1994年物价指数估计将比上一年上涨20%以上,面对如此严重的通货膨胀,学术界也表示了极大的关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农产品价格波动周期:特征、机理及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运用H-P滤波法,将1978-2006年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分为了五个周期。2007年农产品价格上涨是第六个周期的开始。农产品价格波动各周期的整体特征和结构特征各不相同。另外,第六个周期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由国际价格的传导、生产成本的推动、加工需求的拉动、突发因素的扰动引起。此次农产品价格上涨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相反,通货膨胀会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3.
我国通货膨胀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正>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关于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讨论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和衡量指标,以及据此对我国通货膨胀水平和趋势作出的判断,一是关于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和机理。关于第一个问题,有人认为,通货膨胀就是价格总水平上涨,但究竟用什么样的价格指数,似乎没有争论,一般都沿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零售物价总指数和职工生活费用指数;个别人也使用了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估算数字;也有人认为,除价格上涨外,通货膨胀还有隐蔽形式,其衡量指标是货币流通速度减慢;据此认为我国目前存在着公开的和隐蔽的通货膨胀,但对通货膨胀程度的判断则有温和性通货膨胀和中度通货膨胀之别;还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4.
中国目前又面临着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掌握通货膨胀的原因是有效治理通货膨胀的前提。利用一个误差修正模型(ECM)对中国通胀的原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价格上涨、工业品价格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货币供给的增加都是影响中国通货膨胀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前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经验研究:2003—2007年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2003年以来,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具有结构性、非平衡性、温和性、不确定性和信念不一致性等特点。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到目前为止,同时具有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特征,但流动性过剩对当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影响还不明显。因此,对我国当前通货膨胀进行治理应当着眼于当前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而不是盲目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此次通货膨胀与前几次不同的是,过去一年中的价格上涨,主要原因在于食品价格。  相似文献   

7.
简析通货膨胀的原因白凤铮通货膨胀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改革以来物价的急剧波动和通货膨胀的迅速展现,成为困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特别是1993年3月以来新的一轮通货膨胀,以持续时间长、价格总水平在高位波动以及食物价格上涨幅度高的面貌出现,给我国...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实证会计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1.数据不可比。首先,最近几年我国的宏观经济状况波动很大,比如1994的通货膨胀率(零售物价指数)达到了21.796,而1998年献出现了通货紧缩,为-26%(中国统计年鉴1999),这两年的会计数据尤其是一些增长指标会存在很大差异,所以说通货膨胀会导致数据不可比,虽然我们可以应用物价指数对通货膨胀情况进行调整,但如果1994年时没有通货膨胀,那么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经营活动将是另一种隋景了,这是无法调整的;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实证会计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1、数据不可比。首先,最近几年我国的宏观经济状况波动很大,比如1994的通货膨胀率(零售物价指数)达到了21.7%,而1998年出现了通货紧缩,为-2.6%(中国统计年鉴1999),这两年的会计数据尤其是一些增长指标会存在很大差异,所以说通货膨胀会导致数据不可比,虽然我们可以应用物价指数对通货膨胀情况进行调整,但如果1994年时没有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0.
通货膨胀预期与粮食价格动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根据粮食价格"超调"假说研究通货膨胀对短期粮价和工业品价格变动的不同影响。理论模型认为,存在通货膨胀预期时,粮食价格一般先于工业品价格上涨,不过这种时间先后关系不应解释为粮价上涨导致了工业品价格上涨,而仅是因为粮价能够更快根据通货膨胀预期做出调整。"超调"假说还认为,一般而言粮价波动领先于工业品价格波动,粮价波动幅度也会大于工业品价格波动幅度;而且,货币扩张和通货膨胀被预期到的时间越早,粮价的变动越平缓。以上理论结果得到了中国1988-2006年数据以及向量GARCH模型经验结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当前宏观经济的焦点问题与政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正> 1994年的通货膨胀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1至10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消费物价指数为24.8%,零售物价指数为20.7%(消费物价指数过去最高为1988年的18.8%,零售物价指数过去最高为1988年的18.5%)。但是,在高通货膨胀的表面现象背后,我们应该看到经过一年多的宏观调控,中国经济其实正在降温,通货膨胀趋势正在缓解。这需要对当前高通胀的原因进行分析,也要对许多人们通常不那么注意的经济指标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2.
<正>1994年江苏国民经济继续快速运行,基本步入良性运行轨道。但是,由于消费价格上涨过猛、过快,全年突破了年度控制目标,通货膨胀已给经济、居民生活和社会安定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反通货膨胀已成为经济、金融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特点 双向运动、逆向运行——消费价格指数(包括服务价格,下同)涨幅过猛、过大,创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呈平稳趋降态势。 (一)消费价格总水平变动趋势——高走 1.1994年全省零售物价指数和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在1993年高水平的基础上继续攀升。元、2月份两类指数分别为123.5、123.9和125.3、125.9.比1993年元、2月份涨幅分别上升16.1、12.8和15 5、12.1个百分点。3-5月逐月有所回落,两类指数为;3月份123和122.6;4月份121.1和 121.4; 5月份119.8和119.8。从6月份开始,两类指数逐月爬高:6月份120.8和120.6;7月份122.7和122.3; 8月份124.7和123.4;9月份125.8和125.5;10月份125.8和125.6创下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月最高水平。由于中央、省、市各级政府加强了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农产价格剧烈波动,使其成为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从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影响、国外管理农产品价格的经验和稳定农产品价格的措施四个方面对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形成了如下认识:通货膨胀会带来农产品价格上涨,但农产品价格上涨不是形成通货膨胀的主因;稳定稳产品价格最为关键的是平衡农产品供求,其他的措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而展开的;农产品价格作为百价之基,涉及的利益面太广,大幅上涨不现实,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4.
通胀的内部主要传导路径是流动性过剩导致资本价格上涨,推动劳动力工资、原料、服务价格的上涨,进而引发了成本推动型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外部传导路径则是美元贬值引发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过贸易进口以及比价效应传导至我国。现阶段,政策应该着眼于对整个通货膨胀的传导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进行调控和管理,从而合理的引导通胀预期。  相似文献   

15.
<正> 0.1994年中国通货膨胀在高价位上持续攀升,对其机理可以而且也应该作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剖析。不过,即使考虑到货币供应的价格效应的可能时滞,1994年货币供应的高速扩张仍然构成了该年通货膨胀及其加速的主要运行层面的原因。从1994年起人民币在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上可自由兑换并实行有管理的单一浮动汇率制度,国家外汇储备与作为中央银行国外资产的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占用款因而直接关联。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占用款增加迅猛,其净增加额相当于同期基础货币供应增加量的62.97%。 基于上述宏观经济实况,出现了这样的关于1994年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外资流入解释:基础货币供应主要因国家外汇储备增加而扩张,而外资流入增加是期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的  相似文献   

16.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十分广泛和复杂,它即是宏观经济失衡的一种表现,又能对宏观经济失衡进行必要的调整。目前我国通货膨胀问题既有国际原因又有自身原因。供给和流通领域存在劳动成本上升和进口价格上涨,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牵刀始原因,而货币发行和贷款规模的过快增长又为通货膨胀预期上升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物价上涨的新特征。当前,我国物价变动总趋势是上升的,具有可控性、结构性和翘尾性新的特征。1.可控性。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l)从2002年1月始,到2003年8月止,始终都是在1%以下的低位运行;但9月份以后,CPI一路上扬,结束了连续下滑,首次由负转正。2004年6月份CPI同比上涨5%,之后回落。2005年上半年同比上涨2.3%,物价趋势温和,涨幅减缓,仍在可控范围内运行,通货膨胀的阴影渐远。2.结构性。2005年6月份,我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1%,非食品价格上涨1.3%;消费品价格上涨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7%。粮食价格同比下降1.1%,耐用消费品价…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谈了目前资产价格上涨的现状,并分析了资产价格上涨对企业的危害性,探讨了财务人员重拾通货膨胀会计防范资产价格上涨的对策,采取措施以使其企业的资产得到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9.
程鹏 《时代经贸》2014,(4):188-188
本文首先阐述通货膨胀的概念,然后分析通货膨胀和房地产价格相互作用关系,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得出我国通货膨胀主要源干房地产价格上涨,最后针对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治理和房地产价格调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国际视野调整治理通胀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际经济视角,系统地分析了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输入型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与热钱棘轮效应加速通货膨胀,利差和汇差及外汇管理漏洞加剧了棘轮效应,地方政府追求GDP,对棘轮效应推波助澜;人民币供给激增,导致国内流动性丰裕,游资炒作推高物价;投资刺激社会总需求增加拉动通胀;房地产价格上涨和要素成本提高推动通胀。因此,需要以国际视野、疏堵并举、内外并重治理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重点是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