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宁 《市场论坛》2014,(2):93-94
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建设过程中,国家助学贷款对提供高素质人才起到重要的作用.推行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是国家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势,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性的一个重要举措.虽然国家助学贷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提供助学贷款利润低,还贷时贷款学生的不积极配合,导致银行在助学贷款业务上面临的风险很高,影响了商业银行助学贷款办理的积极性,出现惜贷现象.文章将从银行与学生之间关于助学贷款的博弈论进行分析,剖析两者之间的供求关系,找出矛盾所在,分析原因,并提出改善银行与学生供求矛盾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家助学贷款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助学贷款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且存在巨大的贷款风险。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难关键就在于健全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本文对助学贷款风险测算模型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并对促进助学贷款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海鹰 《中国市场》2008,(52):196-197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一种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有效机制,是资助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金融手段。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展总体来看比较缓慢,由于还贷违约状况严重,国家助学贷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大面积停办的现象。本文主要就如何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实施办法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徐澈 《适用技术市场》2011,(1):135-136,145
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贷款学生拖欠率过高。银行在国家助学贷款中面临着信用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高校面临着声誉、银校关系、或然担保的威胁。利用博弈模型,分析了助学贷款中银行与高校间的行为关系。突出了国家助学贷款中少被注意的高校行为。在模型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银行与高校风险防范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面向在校的全日制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发放的,无须抵押的、在校期间政府给予贴息的个人信用贷款。我国现行助学贷款制度是公益性目标和商业性手段相结合的统一体。由此决定了助学贷款的风险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无论是对贫困生个人来讲,还是对社会发展前景来讲,助学贷款都有着积极地意义,同时国家助学贷款也有助于银行开拓信贷市场,获取营业收入。本文将对助学贷款的风险及收益进行分析,以便其更好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开展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人才培养的重大举措。这一政策的推行使越来越多的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由于助学贷款是一种无担保贷款,商业银行能否按时收回贷款取决于借款人的信用和偿债能力等。商业银行发放助学贷款存在哪些风险,并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将是本文要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目前我国的助学贷款存在的施贷方对贷款方缺乏有效的约束、信用体系不健全等风险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建立一套严密的信用体系和信用机制、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和管理、提高学生的信用意识等防范助学贷款风险的策略,对提高我国的助学贷款的还款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赵枭 《北方经贸》2010,(2):102-103
当前国家助学贷款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措施,应注重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相结合;积极进行诚信教育,加强宣传工作;适当放宽最高贷款限额等。  相似文献   

9.
王赛雪 《现代商业》2014,(8):288-288
商业性助学贷款对于补充政策性助学贷款、完善助学贷款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生自费政策的颁布会加重研究生的经济负担,除了借助于国家政策性助学贷款,还可以考虑商业性助学贷款。与政策性助学贷款的发放对象有限和供给不足相比,商业性助学贷款凭借其灵活和发展潜力大的特点。由于商业性银行具有稳健运营的控制要求,而目前大学生、研究生有一定的诚信缺失,加之政策、利率等宏观条件的作用,在商业性助学贷款和研究生自费对接的过程中会出现风险,影响商业银行该业务的正常开展,进而影响资金融通的速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聂娜 《中国市场》2010,(31):140-142
为保障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的健康运行,防范和化解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风险,从贷款者、借款者及外部信用环境等方面剖析大学生助学贷款中的违约因素,可以进一步完善助学贷款的有效偿还机制。在当前金融风暴影响之下关注学生就业,促进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对于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开展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1.
高校助学贷款是扶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举措。目前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发放的助学贷款出现不还的问题时,缺少惩罚手段,从而加大了高校助学贷款的风险,增加了助学贷款的运行难度。应加速构建大学生个人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治制度,加强贷款风险控制度;建立高校助学贷款风险基金,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分散和转移贷款风险,进而有效防范和化解高校助学贷款的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2.
住房按揭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一项优质资产,它的提前偿还给商业银行带来了风险。商业银行对提前还贷收取违约金的做法并非住房信贷市场发展的方向。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发行住房按揭贷款提前偿还期权、推行多样化的还款方式、建立提前还款数据库主动地防范提前还贷风险。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发展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洊 《商业研究》2003,(3):64-65
商业银行在办理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时,面临资金筹集风险、还贷风险、利率风险等系统风险,其中还贷风险是与贷款申请人的信用密切相关的,它关系到银行业个人消费贷款的质量,对于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健康快速发展;对于银行防范风险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计划体制下的专业银行向市场经济下的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从消费信贷健康发展、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商》2015,(27)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面向全日制高等学校经济困难的学生发放的贷款,其有效运转有利于加快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扩展人力资本投资,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然而助学贷款是一种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具有高风险性。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分别从助学贷款减值准备,财报披露,加强内部控制和会计监督等几个方面寻找预警和规避风险的会计防范措施,以期能够加强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控制,促进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  相似文献   

15.
张冰 《现代商业》2007,(23):234-235
缺乏有效风险分担机制,导致银行金融风险大,是影响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本文结合200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的风险补偿机制进行解读,分析了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分担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缺乏有效风险分担机制,导致银行金融风险大,是影响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本文结合200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的风险补偿机制进行解读,分析了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分担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庞海峰 《北方经贸》2011,(12):21-22
我国正处于利率市场化的初期阶段,房地产市场这几年红红火火。商业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风险便越发明显。目前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风险有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风险等。可以通过采取诸如鼓励商业银行提高房贷的退出门槛、收取提前还贷违约金等手段来降低或规避以上风险。  相似文献   

18.
张薇薇  贺明  张丰 《华商》2008,(21):58-58
国家助学贷款的建立和实施,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提供了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但由于助学贷款是一种特殊的无担保的信用贷款,这就给还贷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对大学生的诚信也是一种考验。  相似文献   

19.
张薇薇  贺明  张丰 《华商》2008,(22):58-58
国家助学贷款的建立和实施,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提供了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但由于助学贷款是一种特殊的无担保的信用贷款,这就给还贷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对大学生的诚信也是一种考验。  相似文献   

20.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个集政策、福利、教育和金融为一体的有效资助贫困学生的系统工程,该工程从1999年启动以来,受到广大经济困难学生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被社会称为"及时雨"。但是,由于配套措施尚不健全,方案设计上也存在一些不足,使得该政策在实际操作中与政府预期的目标存有差距。建议尽快建立健全大学生个人信用数据库、大力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规范对银行的管理、加强贷后管理,适当延长还贷年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