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2009年以来,我国创业板市场开启已接近五年,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成功登陆,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中小企业利用证券市场进行股权融资、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渠道等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由于我国创业板市场刚刚起步,其许多交易规则,一是市场监管等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使得创业板市场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与缺陷,主要表现在高市盈率、高发行价和高超募金额。二是超募资金闲置问题,高价发行新股必然导致资金超募和闲置。  相似文献   

2.
正一、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自2009年以来,我国创业板市场开启已接近五年,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成功登陆,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中小企业利用证券市场进行股权融资、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渠道等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由于我国创业板市场刚刚起步,其许多交易规则,一是市场监管等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使得创业板市场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与缺陷,主要表现在高市盈率、高发行价和高超募金额。二是超募  相似文献   

3.
2009年10月23日,中国的创业板市场正式开板,揭开了"中国纳斯达克"的序幕。我国创业板的推出在发挥金融创新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结合2009—2014年中国创业板基本数据指标,对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现状进行深刻的描述分析,并针对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创业板的出现解决了高新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降低了企业的财务杠杆,但我国创业板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高市盈率等风险特征。采用PEG指标对创业板市场泡沫进行测算,发现我国创业板市场大多数股票存在市场泡沫,其中近三成股票市场泡沫较为严重。接着,从宏观经济背景、收益结构、交易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市场泡沫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从企业、投资者、市场监管等视角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创业板在资本市场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起着在资本市场中承接着主板市场和场外市场的中间作用,同时创业板市场为中心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因此构建规范合理的创业板市场有利于资本市场的优化调整,本文研究了创业板市场制度因素等问题并对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创业板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9年10月第一批创业板公司上市以来,我国创业板市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既包括创业板市场的通病,也有我国独有的一些问题.下文主要对创业板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市场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创业板市场属于二板市场,辅助尚未成功上市的中小企业或新型企业融资发展。然而我国出现创业板市场时间还未超过十年,还有很多问题尚待商榷。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披露情况不真实,披露时效性差,信息披露缺乏前瞻性,披露信息不全面,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与监管制度等问题,使得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也随之加大。为保障投资者的利益,提出了如实、及时披露会计信息,建立信息披露预测制度,增加披露内容等解决对策,促进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海外创业板市场监管制度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已经呼之欲出,创业板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在这一市场必须加强监管。本文对全球主要创业板市场进行了简介,选取典型市场的成熟经验,从市场监管体制、保荐人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股票禁售期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不同市场的监管制度,总结了它们的优缺点,为我国即将建立的创业板市场监管制度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从我国创业板市场启动以来,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为许多上市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然而,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发展还不健全,还存在很多风险。创业板市场给了不能上主板的企业同样的融资机会,对于扶持那些发展前景好的高新科技企业,确实有推动作用。但是,创业板市场的风险也是同样巨大,很难规避的。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努力,要形成合力,以法律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有效控制和规避创业板市场的风险,确保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素君  李超 《商》2014,(43):195-195
我国的创业板市场经过十年的酝酿后成立,至此已经走过了四年的春秋。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海外的主要创业板市场与中国创业板市场在运作模式、上市标准、市场监管三个方面进行的对比分析,借鉴其成功的经验旨在为我国的创业板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建议,包括培育多元化的市场、确立适宜的上市标准、加强市场监管、完善退市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白默  何建英 《现代商业》2011,(23):24-25
我国创业板市场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启动至今,市场表现出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比例的"三高"现象。而进入2011年,资本市场频频出现的新股破发现象、一级市场的投资金额锐减,表明创业板发行机制不仅损害投资者利益、也影响了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创业板发行机制的研究来探寻创业板持续平稳发展之路,并通过研究国际上较为成功的创业板市场来对比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发行机制,从而提出可以为我国创业板市场所借鉴的经验制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于2009年正式推出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已经在深交所挂牌交易。创业板市场可扩展直接融资渠道,促进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技术的持续创新、生产经营的快速发展。创业板的推出说明了我国政府对资本市场的关注和支持,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创新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本文对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韩洁  王楠 《商业会计》2011,(33):39-40
创业板的推出,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但为成长型、创新型中小企业进入国内资本市场打开了通道,而且能够对民间的投资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但创业板市场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郭晓晓  杨立永 《商》2014,(3):131-131
本文以创业板市场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分布性检验、时间序列自相关检验及游程检验方法,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结论表明,我国创业板指数的日收益率没有通过分布性检验、自相关检验,但通过了游程检验,仍是弱势有效的市场。  相似文献   

15.
王会军 《商》2012,(22):89-89
股票市场的波动性一直是金融界研究的热门问题,也是衡量市场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而我国创业板市场作为新兴市场,其波动性尤为引人关注。本文采用GARCH(1,1)模型,以创业板股票日收益率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波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创业板市场运行一年以来曝露出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的跟进,创业板IPO规则作为创业板市场的首要规则就是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初次上市发行股票的具体规定,主要包括发行审核制度、保荐人制度、上市标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定价制度、禁售制度、投资者准入制度等.为了今后进一步规范创业板市场秩序,发挥创业板市场功能,本文探讨我国创业板IPO主要法律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原因,使其难以进入资本市场,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资金不足而又难以在资本市场融资的问题依旧无法彻底得到解决。政府应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规范和发展现有全国性证券交易所,降低创业板门槛、加强创业板监督管理,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实现新三板扩容,以此来解决这一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于"七新三高"企业,我国设立了创业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的设立,为"七新三高"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和风险退出途径。本文着重了解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研究现状,理解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研究的意义;学习创业板上市公司相关理论:创业板市场的含义及特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点;从创业板制度、创业板公司方面入手,分析导致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增大的因素,进而找出控制对策——优化创业板制度,加强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审计,完善事务所的管理,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在融资方面面临着较大的金融缺口,通过设立创业板市场为其提供外源性资本的融资渠道显得很有必要性。目前从资金的供给、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和国内证券市场十几年的发展经验许多方面来看,在我国设立创业板市场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但由于创业板市场有诸多不同于主板市场的特征,存在一些困难。所以要采取积极措施克服暂时困难、尽快推出创业板市场  相似文献   

20.
《商》2015,(30)
为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我国于2009年10月正式推出了中国的创业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创业板市场自推出以来,普遍出现"三高"问题,即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率,导致募集资金大量闲置、使用效率低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选取2009年上市的36家创业板公司作为样本,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