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拟以企业溢价发行债券为例,探讨定期付息终了还本、单利计息终了还本付息和复利计息终了还本付息三种情况下企业发行债券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2.
“应付债券”审计是对企业长期债券的发行、保管、计息和偿还等经济活动的监督。“应付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而发行期在一年以下的短期债券业务应另设“应付短期债券”科目。在此谈一点“应付债券”审计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发行的债券很多都是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且利息不是以复利计算的债券。因此对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金融资产的.对其在采用实际利率法下进行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的讨论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文章旨在对此情况下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由于债券在发行时有可能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不同,也有可能每年付息或计息次数超过一次,又有可能单利计息或复利计息,或是到期还本付息,这都会使投资者在债券价值与面值 (或与发行价格 )的对比中颇费斟酌。本文拟通过同一例题在不同情况下价值的计算,澄清目前散在某些教材、资料中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并解答初学者易于产生的一些问题,诸如每年付息与每年计息是否同样计算,当每年付息多次时,将名义利率折算为实际利率去计算是否会得到同样的结果等等。   例:某债券期限 5年,面值 1000元,发行时市场利率 8%,试求如下各种情况…  相似文献   

5.
长期债券溢价与折价的摊销韩卫涛企业债券是企业为向社会筹集资金而依照法定程序所发行的,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一种有价证券。债券的发行企业与持有者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借贷关系)。因此从债券发行企业的角度看,企业债券在性质上属于发行企业对...  相似文献   

6.
抵押债券     
《财务与会计》2007,(8):16-16
抵押债券(Mortgage Bonds)是指债券发行人为保证债券的还本付息,以土地,设备,房屋等不动产作为抵押担保物所发行的债券。如果发行人到期不能还本付息,债券持有人(或其受托人)有权处理抵押担保物作为抵债。因此,抵押债券相当于担保债券,且一般来讲抵押担保物的现行价值总值要高于债券发行总额。  相似文献   

7.
发行债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筹资方式,债券推迟发行即为其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准则要求采用实际利率法对债券进行摊销。本文通过举例对三种实际利率法下的溢价摊销进行分析,并认为首期单利计息法是一种比较妥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企业在进行债券投资时,由于具体投资时间及债券发行者规定的付息方式等的不同,在会计核算上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对投资者而言,同为债券投资利息,但进行账务处理时,利息可能计入投资成本,也可能形成短期债权计入“应收利息”。   因此,如何区分债券投资中的“应计利息”与“应收利息”,对债券投资的正确核算意义重大。   区分“应计利息”与“应收利息”的基本原则为:按期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其利息计入“应计利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其利息计入“应收利息”。另外,对于发行日至购买日的利息也应视付息…  相似文献   

9.
分期还本付息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是两种较常用的企业债券发行方式,《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对这两种企业债券发行方式的会计核算给出了解释,但未介绍分期还本付息债券的核算方法。本文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例,系统归纳了分期还本付息方式下债券投资的核算要点,并结合实例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分期还本付息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是两种较常用的企业债券发行方式,《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对这两种企业债券发行方式的会计核算给出了解释,但未介绍分期还本付息债券的核算方法。本文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例,系统归纳了分期还本付息方式下债券投资的核算要点,并结合实例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企业进行债券投资大多是在二级市场上购买流通债券。流通债券的估价时点不在发行目,可以是任何时点。因此就出现了“非整数计息期”问题。新会计准则要求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在出现“非整数计息期”情况下投资的实际利率计算变得十分复杂。本文以投资07长电债为例,对如何利用Excel求解出现“非整数计息期”的实际利率计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企业债券评级之财务比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迈 《财会月刊》2004,(1):22-23
一、企业债券评级及其方法 (一)企业债券评级 企业债券评级是指,专业化的信用评级机构对债券发行企业还本付息能力和可信任程度的综合评价并给出的相应等级.企业债券评级关注的对象是,债券本息偿还的可靠程度和风险程度,并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出来.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债券评级并不是评价债券发行企业的整体实力,因为发行高信用级别债券的企业并不一定比发行较低信用级别债券的企业实力强;企业债券评级也不是向债券投资者推荐购买、销售或持有某一债券,因为它不是对债券市场的价格或某种债券是否适合某个投资者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3.
笔者总结出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债券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在会计核算上主要有以下区别:1.发行价格计算公式不同。①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债券的发行价格=票面面值×复利现值系数+票面利息×年金现值系数;②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发行价格=票面面值×(1+票面利率×到期年限)×复利现值系数。  相似文献   

14.
<正>一、债券的发行机制一种可行的方式是通过发行巨灾债券,集全民之力筹集资金,通过资本市场分散巨灾风险。巨灾债券是一种集普通债券和期权为一体的债券,一方面发行主体会根据发行的承诺按期还本付息;另一方面一旦触发机制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5.
发行债券的企业出于理财的需要,在债券未到期提前清偿本企业的债券,亦即是通常所称的债券赎回。企业如果资金充裕,不需使用发行债券所筹集的长期资金,或是市场利率持续下降,企业又能筹到比原来发行债券更低利率的资金时,可以从债权人手中或从证券市场上赎回原发行的债券,以达到灵活调度资金,减少利息支出的功效。与到期清偿不同的是,要计算确认赎回的损益。债券赎回日与债券付息日或计息日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当这两个时日不一致时,还应考虑利息的因素,存在溢价折价的,还应摊销溢折价,账务处理较为繁杂。现分别情况举例说…  相似文献   

16.
企业购买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入账后,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其利息调整金额。但对于债券法定计息期与会计计息期不一致时的实际利率法核算,目前尚存争议。有观点认为,上述情况的实际利率不按债券法定计息期计算,而按会计计息期(含法定计息期和年末)的总计息期数  相似文献   

17.
(上接2006年2期下半月)第七章公司债券第一百五十四条本法所称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定的发行条件。第一百五十五条发行公司债券的申请经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后,应当公告公司债券募集办法。公司债券募集办法中应当载明下列主要事项:(一)公司名称;(二)债券募集资金的用途;(三)债券总额和债券的票面金额;(四)债券利率的确定方式;(五)还本付息的期限和方式;(六)债券担保情况;(七)债券的发行价格、发行的起止日期;(八)公司净资产额;(九)已…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审计》2009,(2):5-5
为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强地方安排配套资金和扩大政府投资的能力,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由财政部代理发行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为发行和偿还主体,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并代办还本付息和支付发行费的可流通记账式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冠以发债地方政府名称,具体为“2009年XX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政府债券(XX期)”,  相似文献   

19.
吴翔 《广东审计》2000,(6):42-43
企业决定以购买债券的方式对外投资时,必须先根据该债券发行的方式与所确定的利率,和当时资金市场或银行存款的利率进行比较之后,再做出是否对其投资的决定。一、债券投资形式债券发行的形式,现制度规定,有平价。溢价和折价三种形式。其区别仅在于购入债券时所支付的现金实际数与债券券面价值的差异额。即平价债券按债券面额支付现金数。溢价债券按规定的高于债券面额、折价债券按规定的低于债券面额支付现金数。债券到期还本付息时,无论是哪种形式购入的债券,均按债券的面额兑取本金,按该债券发行的所规定的利率收取利息。现行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债券融资是指公司通过发行公司债券来筹集资金,而公司债券通常又称企业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年以上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债券融资由于其自身特点,具有很多优势。相对权益融资来讲,债券融资的融资成本较低,主要体现在筹资费和节税效应上,有利于降低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同时对于股东来讲,发行公司债券也不会稀释其股权,有利于保持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相对银行贷款来讲,融资成本也更低,主要体现在中介费和谈判成本上。另外,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