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前,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在金融风暴持续肆虐,全球实体经济遭受重创,国内外市场呈疲软之势的背景下.作为全球经济引擎之一的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应对挑战.让今年“两会”备受关注。此前,政府相继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九条金融措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此密集的“重拳”,能否带领中国经济冲出重围?作为能源支柱产业,煤炭工业应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煤炭企业应怎样科学谋略.危境图存?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建议。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上,煤炭行业的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共商国是。本期《两会特别报道》摘要刊发部分煤炭行业代表、委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房地信息》2011,(2):71-71
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下月初将开幕,如何稳住物价——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势必成为关注的焦点。在陆续结束的地方两会上,各地政府纷纷明确2011年物价调控目标。据中国经济网记者统计发现,  相似文献   

3.
《冶金财会》2020,(6):17-18
<正>"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2020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引来代表委员们的热烈掌声,"减税降费"再次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议话题。总理的这句话,无疑是国家对实体经济的最强有力的支持,尤其是现阶段,对企业在"后疫情"时期增强复工复产信心、推动产业复苏等方面打了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纺织》2012,(4):33-34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但在推进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国家还是需要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转型升级不是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谈到劳动密集型产业迁移、转型以及产业"用工荒"问题时,全国人大代表、国内最大的羽绒服企业波司登集团董事长高德康颇为感慨。今年"两会"上,高德康的提案紧紧围绕小微企业、实体经济以及  相似文献   

5.
观察     
时下,网络上最热的关键词非“互联网+”莫属。
  今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概念如劲风一样席卷各个行业。而作为我国经济传统产业的纺织业,在“互联网+”背景下也开始发生变革。  相似文献   

6.
《冶金财会》2022,(3):4-11
<正>2022年,作为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发展即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此背景下召开的全国“两会”更具重要性和特殊性,吸引了国内外的共同关注。整体来看,“稳增长”是今年两会最重要的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5.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在稳经济方面,涉及财政、货币、就业政策以及保供稳价、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等内容;在促进创新方面,  相似文献   

7.
临近3月,作为开年第一件大事的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也迎来倒计时。作为各界了解中国政治经济走向的重要窗口,每年的全国两会都会释放众多关乎未来一年甚至几年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信号。对于作为国民经济风向标的商用车行业来说,2016年的全国两会有哪些热点不容错过?供给侧改革如何改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随后的9天时间里国家高  相似文献   

8.
《冶金财会》2014,(7):4-7
<正>在今年3月5日召开的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谈到金融体制改革时用了一个生动的形象比喻: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如今这个比喻正在变为各项具体政策陆续出台,央行两个月内连续两次"定向降准"就是明显的例证。今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还将会进一步推出更多的类似政策,真正让金融变成一池活水,浇灌到最需要的地方,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在稳中向好、稳中求  相似文献   

9.
蒋蕾  罗斌  张勤  张宇 《中国纺织》2004,(4):54-55
3月的北京,春意盎然,繁花似锦。人们不仅对国家政策、法规的出台给予高度关注,同时,两会代表委员也是国内外各大媒体竞相追逐的焦点。从历届两会的新闻图片和影视资料中,我们不难发现,过去,代表委员们几乎都是素面超天,没有什么特别的修饰。但中国在变化,他们也在变化,此次两会期间,本刊记者在采访前线惊喜地发现,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形象较往届更具风采,他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仪表,得体又极具魅力的着装在会场上显得尤为引人注目。他们不仅体现了自己所代表的领域(行业)、地区和民族的精神风貌,也直接体现了当代中国的风貌。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的"两会"所传达的政府意志和政策方向的信号很重要,所以,对目前的房地产市场等经济领域来说,尤其有必要关注"两会"所传达的政府意志和政策方向的信号。由于民主化的进程正在向前推进,所以,今年的"两会"上,提案"满天飞",各种声音很"丰富",尤其是来自"委员"的声音。  相似文献   

11.
近期,"两会"在热闹非凡中落下帷幕。房地产这个近些年社会关注的焦点行业,终成为"两会"绕不开的话题。在试图搭乘"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未果的情况下,面对全球经济不可预知的下行态势,"两会"后的中国房地产业又将迎来怎样的政策形势呢?新政策是否出台?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房地产市场又将何去何从?伴随"两会"的结束,此类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分为三部分,着力盘点"两会",试图从"两会"官方言论以及委员代表提案建议中,体察出2009年中国房地产政策走势的蛛丝马迹,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势进行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2.
2014年是纺织服装行业值得铭记的一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告别了高歌猛进,面对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中国经济正步入新的运行轨道。时间虽已流逝远去,但这一年纺织服装行业那些重要的历史节点依然在我们脑海中闪现。这里面,有棉花政策调整,有两会代表就品牌、生态环境、人才等行业热点问题建言献策,也有非遗保护与传承,有2014 OMC世界比基尼模特大赛??这一年,《纺织服装周刊》关注行业大势,追踪热点时事,力求将最真实全面的报道呈现给读者,实现自身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在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提高, 测算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于金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中国31 个省份 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动态的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测算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实证结论发现技术创新通过提高实体经济的产出能力可以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提高, 外商直接投资通过缓解企业外部融资约束也可以改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从地区来看, 东部比中、 西部提高的更加显著。 因此, 需要继续进行金融领域的改革, 加大对实体经济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同时要继续扩大金融开放, 消除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限制, 促进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正>经济下行压力期,银行和实体经济成为"命运共同体",为确保实体企业正常经营运转,今年以来,陆续有部分地方政府或监管部门出台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办法。近日,河南银监局发布《河南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二十条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二十条》"),要求辖内银行业加大有效信贷投放,确保全年新增贷款超过4500亿元,对重点改革领域坚持区别对待的政策,不随意停贷、抽贷;并对微、涉农、扶贫不良贷款率容忍度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在"汽车下乡"等多项政策的带动下,农村汽车市场蓬勃发展。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对农村汽车市场也保持了高度关注。农村汽车市场潜力大2009年,农村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让不少人担  相似文献   

16.
本报讯2015年安徽省两会期间,安凯纯电动客车再次成为服务用车,承担安徽省两会代表的接待任务。实际上,安凯纯电动客车已经成为近年来安徽政府活动用车的"标配",如两会和党代会。另外,在重大活动中也频见安凯纯电动客车的身影。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各省两会代表纷纷为本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  相似文献   

17.
正两会落下了帷幕,两会共识将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某一声音或者某个观点,如果在两会上达成了共识,意味着将进入国家政策,成为政策导向。2016年,有52名电力行业代表委员出席全国两会。据有关媒体统计,电力行业的代表委员共提交了24份提案议案。"全球能源互联网"、"煤电高效清洁化发展"、"新能源消纳"、"核电安全提升"等成为今年两会热词,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两会"的召开,有关国企改革的话题再度升温,而在业内人士眼里,2015年堪称国企改革元年,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会加快推进国企改革、资产证券化的进程,无疑是2015年A股市场的核心关注点之一。政策东风"两会"释放国企改革信号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  相似文献   

19.
调整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原则和权限界定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周富祥调整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1994年出台的财税、金融、投资体制等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作为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一直是两会关注的热点,每年两会上关于房地产的议案、提案、建议等数量都颇多。与前两年因高房价受瞩目不同的是,今年两会上传出的声音更多的是"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明确了2009年房地产的发展方向,更强调了未来房产发展首重"稳定"的指导思想。尽管之前房地产业没能进入十大振兴产业名单,但它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依然不容动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注重点研究和扶持房地产业健康持续良性发展的姿态也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