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对合资零售企业项目有新规定据中国内贸部表示,“九五”期间中国将继续试办中外合资零售企业,但合资伙伴必须是欧美或日本等知名企业,而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国家的企业将不予考虑。中国内贸部规定,洽谈合资零售项目必须符合下列4项导向性政策:1、中外合资的投资比...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在合资试办商业零售业的项目审批上,出现政策失控现象.有些地方把引进外资当作是当地政府的一项政绩,纷纷降低引进标准,放宽合作条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种形式的合资零售企业已多达200余家。这其中经国家批准正式成立的中外合资商业零售企业只有18家,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扩大试办中外合资商业零售企业的四项导向政策,但是实际工作与政策之间出现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有关方面最近提出,进一步扩大试办外商投资商业的零售企业。 大型合资零售项目的总投资额一般要求在5000万美元以上,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 中型合资零售项目一般要求总  相似文献   

4.
台商将被允许在内地经营零售业据香港经济媒体报道,中国国内贸易部国际合作司官员日前透露,今后将实行允许台湾公司进入大陆零售业的优惠政策,即在审批中外合资商业零售企业时,除了重点引入欧、美、日的著名零售企业外,也计划先批准一至两家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合资零...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内零售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外商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抢滩国内零售市场,国有大型零售企业面临严峻挑战。怎样迎接这一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对此作些探讨。一、外资进八零售业对国有大型零售企业的挑战(一狲资进入零售业的数额不断增加,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自1992年国务院批准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11个城市和地区试办中外合资合作经营零售商业企业以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零售企业已达200余家,其市场占有率在不断提高。如1997年1~2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5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相似文献   

6.
《发展》1994,(5)
外贸合作部外国投资司司长焦素芬最近透露,第三产业引进外资的政策已定,其主要内容是: 商业领域;只允许在上海、北京、天津、大连、青岛、广州和五个经济特区分别设立一、二家中外合资超级市场,只允许经营零售业务、不允许经营批发业务,在投资方式上只允许合资或合作经营,不许独资。  相似文献   

7.
我国试办外资公路和港口我国交通部已着手试办一批外商投资的公路和港口基础设施项目。这是我国力图在交通基础建设中加大外资力度的一个重要举措。交通部有关人士透露,我国将鼓励中外合资建设并经营公用码头泊位,允许中外合资租赁光板码头,经营装卸业务;在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8.
动态     
《民营视界》2005,(8):2-2
社区将成为中小零售企业主战场 据悉,我国正在制定扶持中小零售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利于在未来两年内架构一个竞争有序的零售市场。商务部从今年起将确立50个全国级示范社区,并在明后年内逐步扩大,进而力争用3-5年时间,在国内人口过百万的166个城市中初步完成社区商业建设和改造工作。社区商业主要配置便利店、专业店等业态,这将有利于广大中小零售企业优势的体现,形成整体的产业链,预示中小零售企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9.
自1992年起我国开始在部分城市和经济特区进行中外合资零售商业试点,国家正式批准24家合资企业,其中5家正式开业。随后一些跨国零售企业诸如美国的沃尔玛、荷兰的万客隆、法国的拉法耶特、家乐福纷纷进入中国。到1996年,外商及港台投资的零售贸易网点共有872个,企业就业人数分别占总数的0.066%和1.6%。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后,以其一整套独特的营销方式进行市场分割,收到意想不到的营销效果。其绩效令国内疲软的零售商业企业刮目相看。如德国麦德龙国际管理有限公司同上海锦江集团公司合作建立的锦江麦德龙配销中心,1996年10月开…  相似文献   

10.
卫桂玲 《北方经济》2005,(10):70-71
21世纪中国实行的是“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中国愿意与更多的国外企业合资.发展中外合资企业有利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获得更好的产品和劳务,从而加速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外企业合资的潮流中,中俄企业合资多次成为学者专家研究的课题。二十世纪50、60年代,苏联在经济、技术方面都超前于中国,苏联成为中国学习和效仿的对象。现阶段,由于中国的经济改革适应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使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而解体后的俄罗斯由于各种原因而使经济落后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1.
据外经贸部有关人士日前透露,我国今年的外贸政策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放宽限制。今年将逐步缩小进出口许可证管理范围;将降低中外合资外贸企业的条件要求,并扩大中外合资公司的试点至沿海和中西部部分中心城市(目前我国只允许上海、浦东和深圳设立中外合资外贸企业)Z此外,国企自营进出口业务今年也进一步放宽,自今年一月起,进出口经营权登记备案制已扩大到全国6800多家大型企业OM是提高出口退税率。本着征多少退多少的原则,应全额退回增值税给出口企业。过去不能足额退回17%的增值税给企业,是因为国家征税体制不完善,…  相似文献   

12.
沈巍 《特区展望》2001,(2):27-27
国家医药管理局已经表示,如果我国进人WTO,则同意开放我国庞大的医药零售业市场,外资可以以独资或合资的形式直接发展自己的零售商业。这一决定对我们的医药零售企业无疑意味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1.取消外商投资金融领域的地域限制。外国金融机构可申请在全国任何地方设立金融机构。 2.将保险业开放地从目前的上海、广州扩大到深圳、重庆、大连、天津。 3.将外商投资零售商业企业试点地域扩大到全国省会城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同时开始在京、津、沪、渝等地进行商业批发业吸收外商投资的试点。 4.扩大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投资性公司的经营范围。 5.扩大外商投资外贸企业的试点范围和试点数量,并同时考虑扩大合资外贸公司的投资性功能。 6.扩大外商投资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监理公司、法律咨询公司等各…  相似文献   

14.
1993年,我国商业界开始酝酿一场新的变革:发展现代连锁商业,尽快实现我国流通现代化;进入1994年,建立连锁店的试点已成为内贸部内贸企业制度改革的突出内容,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连锁商业为标志的一场零售商业革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连锁经营是指零售业、饮食业等服务业中若干同行业店铺,以共同进货或授予特许权等方式连接起来,共同享受规模效益的一种商业  相似文献   

15.
1992年7月以前,中国大陆禁止外商开办独资和合资的商业企业。自1992年7月到1997年底,我国经国务院批准的商业零售合资试点企业已达19家,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深圳、汕头、武汉、郑州等10个城市。这些企业中有17家是经  相似文献   

16.
据悉,正在拟定的我国第三产业引进外资政策将有以下几方面: 商业领域:只允许上海、北京、天津、大连、青岛和五个经济特区分别设立一二家中外合资超级市场,只允许经营零售业务,不允许经营批发业务,在投资方式上,只允许合资或合作经营,不许独资。 外贸领域:外商投资只限中国的保税区。 交通运输领域:调整公司、铁路、汽车运输、码头建设类行业,鼓励外商投资,并允许参与经营。允许外商经营车厢制造,车站的管理,道路沿途加油站、餐馆、维修服务部等项目,可进行合资,允许外商独资建设货主专用码头、专用航道。 航空领域:机场建设、飞机维修,候机楼服务和航空食品等行业,准备试点成立中外合资航空公司。 金融业:沿海开放城市允许举办外国投资的银行业。 旅游业:在中国批准的11个旅游度假区内,允许外商开发旅游设施经营项目,并可合资举办国际旅行社。 房地产业:由限制改为允许外商投资、适度发展,鼓励外商对土地进行成片开发,对外商投资房地产业项目要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17.
在零售商业的国际化过程中,日本零售企业扮演了重要角色.日本零售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动机与决策过程因进入市场、进入时期及业态形式的不同而不同,同时,日本零售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经营绩效也是不容乐观的,并出现了大量的撤退案例。研究日本零售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动机及经营绩效不佳的原因,不仅对日本零售企业制定跨国经营战略具有参考价值,而且对包括进入国家或地区在内的全体零售企业制定零售经营战略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浦东开发》2003,(6):60-60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外国的公司、企业(以下简称外方投资者)同中国的公司、企业(以下简称中方投资者)在中国境内设立专门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中外合资对外贸易公司(以下简称合资外贸公司)。  相似文献   

19.
中兴——沈阳商业大厦(集团),是改革开放后沈阳市第一家实行合资经营的大型零售商业企业,也是沈阳市第一家完成股份制改造成功上市的百货公司。目前,公司总部经营面积14.5万平方米,另有2家百货连锁公司和6家超市连锁分店。2008年公司商品销售总额达到28.83亿元.  相似文献   

20.
国家计委制订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措施 国家计委最近制订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措施,一方面要积极利用外贸发展第三产业,适当扩展外商投资的领域,举办中外合资、合作经营的高新技术开发、信息咨询、广告制作、商业零售等项目;另一方面,第三产业应实行国际化经营。具备条件的商业、物资企业可申请出口业务,所有从事外贸的企业亦可以申请国内销售权,鼓励信息、咨询、工程设计、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